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是孔子的弟子,伯鱼是孔子的儿子孔鲤。陈亢以为老师教给亲儿子的东西,可能不太一样吧,有没有什么秘籍传授的?于是好奇的问伯鱼,你听到的恐怕不一样吧?
这一段我还是挺有触动的,孔子教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别的办法。到了孔子的年代以后,读书是基础的,古人的智慧都留在了书里,十年寒窗苦读,谁要逃不过,孔子的儿子也不例外。
伯鱼有一个那么博学有德的父亲,还是要从学《诗》、学《礼》开始,也就是自学,先背过再说。伯鱼很听话,父亲一说就去做,这是很赞叹的。多数的小孩不一定自觉认真学习,这就是差距。当然,这也是圣人之家的福德所阴。
现在的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知道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很好,愿意主动认真去学习的人并不多。你要是问孔子,我如何成长呀?孔子也许告诉你先把经史子集好好读读,再来问对。
这是基础功夫,每个人的基础功夫都是一样的。有了这个基础,基本就明理了,还有些实践的过程中不清楚的,需要与师友问对。师者是可针对具体的人来给方案的,所谓当机指点。
孔子对自己的儿子,与对其他弟子,方法何态度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偏心、袒护,所谓“君子远其子”。实际上,圣学无秘法,都是坦途大道,古之圣贤说得都记载在书上,后学要想入道,读其书切己实践即可。
你好,我是子善同学,自学《论语》受益者。我很想告诉有缘的朋友,《论语》是人人读得懂、用得出来的经典。
为了帮助更多人树立信心自学《论语》,我们发起了贤人里实践派《论语》读书会,我会把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分享给你。
群里还有其他躬行做得好的学长,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切己体察,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应用出来。如果你感兴趣,欢迎免费加入共学社群。
为了避免不诚心学习,只想进来打广告的,不开放群码。
加此微信(备注:共学论语,可通过),邀请入群。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