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pectingof_inspection_inspecting

摘 要:分析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备、流转、检定/校准、期间核查、档案管理等关键步骤,探讨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以提升实验室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Abstract: Key steps such as configuration, circulation, verification/calibration, intermediate check and file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are analyzed in the paper.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of work safety testing and inspecting organiza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level oflaboratory.

关键词: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仪器设备管理;检定 / 校准;期间核查

Keywords: work safety; testing and inspecting;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verification/calibration;intermediate check

0 引言

仪器设备作为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的基础,也是反映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硬件实力的重要标志。而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对仪器设备管理的水平,将对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愈来愈多的先进精密仪器设备进入实验室,需要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科学的仪器设备管理体系以保证所出具数据的准确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随着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仪器设备实行全面综合管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AQ8006—2010《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对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进行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的能力提供了指南和规范。它包含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为证明其按管理体系运行、具有技术能力并能提供正确的技术结果所必须满足的所有要求。本文结合所在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探讨AQ8006 体系下的仪器设备管理。

1 仪器设备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1.1 仪器设备管理的目的

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是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配备正确的检测检验所要求的仪器设备,并保证其达到要求的准确度,符合相应检测检验规程及标准的要求。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使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同时证实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使用的仪器设备量值能溯源至国家或国际计量基(标)准。

1.2 仪器设备管理的原则

仪器设备管理应遵循“全面、适用、经济、动态” 的原则。“全面”就是把开展检测检验所需的各类仪器设备,即检测检验用仪器、仪表、量具、设备、试验装置、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等都纳入到管理体系当中,避免遗漏;“适用”是指设备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应根据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的业务范围、规模、设备数量和种类、设备使用频率等情况来制定,不能简单地套用标准;

“经济”是指仪器设备涉及较大的经济支出,在符合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应采取成本较小的有效管理方法来节约成本;“动态”是指按照检测

检验机构技术能力和水平变化带来的仪器设备的变化情况,实施跟踪管理,不能一成不变。

2 仪器设备管理应重视的步骤和方法

仪器设备从选型到报废的全寿命过程为:选型→购买→安装调试→验收→检定、校准→唯一性标识→状态标识→使用→维护、维修→降级、调用、报废→档案管理。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在进行设备管理时,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岗位职责和检定/校准计划等制度, 用制度指导相关人员按时完成预期的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管理流程中应对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加以重视。

2.1 仪器设备的配备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应根据检测检验业务范围和规模大小正确配备检测检验所要求的抽样、测量和检测检验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采购首先要根据实验室的发展规划、科研方向、经济水平和供应商的评价结果来制定需求清单。购置仪器设备前应做好详尽的市场调查, 尽可能多地寻求同类型仪器设备的生产厂家,在满足检测检验标准要求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条件下,购置的仪器设备在型号选择上要体现超前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信誉好、售后服务佳的生产厂家或代理商;进口设备应考虑其计量单位是否符合我国法定的标准、配件的可获得性及日后维护维修的可实现性。若购置大型仪器设备,要采取严谨的论证程序,组织专家进行选型和可行性论证。尽量避免因购置失误导致的资金浪费、仪器设备闲置和使用率低等状况发生。

2.2 仪器设备的流转管理

新购置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须由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入库验收,包括开箱验收和性能验收两部分。开箱验收时,验收人员需要对照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制造许可证标志、专用工具和附件等是否与合同一致; 检查仪器设备外观质量有无变形、磕碰划伤或包装、运输不当造成的无法使用的损伤等,如有问题应立即联系供货方解决。

开箱验收后,验收人员应根据相关检测检验标准规范及合同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安装并调试后的性能验收。性能验收主要包括准确度、量程、精密度及稳定性等方面的试验;需要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应送往具有提供溯源服务能力的检定或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或校准。性能试验结束后应提交验收报告,并作出验收是否符合要求的结论。

对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应贴上合格标记,办理建账入库手续;对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应贴上不合格标记, 进行退货或维修处置。无论验收结果如何,都必须有验收记录,用于对供应商的评价考核和今后的查询。

2.3 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管理是一项基础又高频的工作。实验室的各种计量器具,小到百分表、千分尺、温度计、声级计,大到各种实验台,例如托辊旋转阻力试验台、托辊轴载轴窜径跳综合试验台等是否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直接影响到检测检验工作质量, 影响检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仪器设备检定 / 校准是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3.1 检定和校准的区别和联系

检定是按照国家检定规程的要求,通过具体的操作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检定证书是“证明计量器具已经过检定,并获满意结果的文件”,是由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出具,证明被检测量仪器符合国家相关计量检定规程要求的文件。

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给测量仪器的特性赋值并确定示值误差,将测量仪器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 按照比较链或校准链,溯源到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上。

与检定比较而言,校准不属于法制管理的范畴,有更多的灵活性,是使用者自发的溯源行为。校准证书不仅能给出不同测点的校准数据,也给出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报告,表明测量结果以一定的置信概率落在一定的区间内。

2.3.2 做好检定 / 校准工作,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

为了保证仪器设备量值的准确可靠,仪器设备管理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计量法律、法规、规程等,熟悉本机构的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程序,充分了解本机构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和量值溯源情况,熟悉本机构的仪器设备哪些属于强制检定,哪些属于校准, 哪些需要自校等,做好仪器设备量值溯源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合理的仪器设备量值溯源计划还可以节约检测检验机构的量值溯源成本。在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应分出需要周期检定 / 校准的设备、一次性校准的设备和不需校准的设备,有些设备虽然需要检定 / 校准,但由于使用频率非常低,也可以进行使用前检定 / 校准。检定 / 校准计划应充分考虑这些分类,将需要检定 / 校准的仪器设备纳入计划中,使仪器设备的准确度始终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检定 / 校准计划应至少包括:仪器设备编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检定/ 校准周期、上次检定 / 校准时间和计划检定 / 校准时间等,对本年、本季度、本月需要检定 / 校准的仪器设备可以一目了然。

2.3.3开展仪器设备量值的自校工作

对不能溯源到国家基准的仪器设备的量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自校工作。国家有标准的依照相关标准校准;对于无国家检定规程和行业标准的仪器设备,由本机构资质相关人员编写自校的作业指导书,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作业指导书进行评审、确认与批准; 应对执行检测检验设备自校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必要时应持证上岗;执行人员在完成检测检验设备自校后, 应出具符合使用要求的校验证书,保证自校结果能够可靠地溯源,能够给出测量不确定度。

还可以通过购买仪器设备公司的人员定期检查、测试、升级的方式进行自校。也可以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验证及使用标准物质,或用溯源合格的仪器对仪器和仪器某部分进行自校以达到校正的目的。

2.4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工作

期间核查是指检测检验机构对其计量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标准物质以及其他重要计量设备,在两次相邻的校准时间间隔内,一次或多次使用适当的技术、校核方法进行检查,看其是否保持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期间核查不是再次进行检定 / 校准,只需使用具有相当可信度的简单方法,对仪器设备进行核查。

期间核查可以及时发现仪器设备出现的量值失准及缩短失准后的追溯时间,并不是所有的仪器设备都需要期间核查。检测检验机构应对在用的仪器设备进行识别, 对使用频率较高、使用环境恶劣、使用过程中易受损、性能不够稳定、检定 / 校准时接近临界值或脱离了检测检验机构直接控制后返回的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证仪器设备校准的准确度。

检测检验机构应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仪器设备的量值特性和使用情况以及质量活动的成本和风险等因素制定核查方法、核查频次、核查内容,明确对核查结果的判断和处理,规定核查记录的内容和格式。核查方法应包含:使用的核查标准、检查量值偏离与否的方法、检查周期、量值失准的报告等。具体可以采用参加实验室间的对比、使用有证的标准物质或与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另一个设备或几个设备的量值进行比较等技术手段。

在期间核查中发现仪器设备偏离检定/ 校准状态时, 应立即停止使用,做上标记,并将偏离的情况记录在检查表中。检测检验机构设备管理员应组织对该仪器设备进行修复、重新检定 / 校准,直至符合要求后仪器设备才可以继续使用。

2.5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每台对检测检验具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的档案都应该完好保存在检测检验机构中。档案至少应包括:名称;制造厂家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或其他的唯一性标识;核查记录来判断其是否符合规范、验收的技术状况及验收人签字资料;存放位置;制造厂家的说明书;所有检定 / 校准证书的日期、结果及复印件,下次校准的计划日期;维护计划及维护和使用记录;损坏、故障、改装或维修记录;接收时的状态、启用日期及验收记录。

检测检验机构对仪器设备的档案应实施动态管理, 及时将补充或更新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归入仪器设备档案中,并按规定要求完成资料的后续监督管理工作。同类型的多个小型仪器设备(压力表、钢卷尺、温度计等), 可以建在一个档案里,进行统一集中管理。

3 结束语

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项细致、繁琐、综合性强的工作,只有做到仪器设备合理配置、正确使用、合理维护、及时溯源、档案规范,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仪器设备正常运行、所出具数据准确和结论可靠。随着近年煤炭行业市场进入寒冬,与矿用安全产品相关的检测检验机构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要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求发展,就要求检测检验机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仪器设备管理是 AQ8006 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检测检验机构要研究 AQ8006 体系对仪器设备管理要求的实质,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为检测检验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硬件支持。

参考文献

[1] AQ8006—2010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 [S].

[2] CNAS—CL01:2006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S].

[3] 魏宁 . 煤炭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 [J]. 煤质技术,2010

(5):30-32.

[4] 王跃华 . 谈农业环境质量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工作重点 [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

作 者:李丹

电子邮箱:yoyo0831527@hotmail.com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