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深秋,微凉中太阳光线依旧强烈,到灵璧,赏奇石,观历史,于是到虞姬文化园,走近楚汉争霸,观看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霸王乌江空逝水 美人芳草自留春
在一个不起眼的路边,默默的安坐着虞姬文化园。简简单单的大门,几个值班人员,三十元门票,顺利进入虞姬文化园。那一瞬间,眼前猛然深邃起来,楚汉战争的情景在脑海里翻腾着,《史记.项羽本纪》里的片段渐渐展现在眼前。
项王军壁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进门左手边是一尊铜色雕像,上刻“虞姬墓”,掩映在绿色的草丛中。再向前虞姬墓的介绍,隶书苍劲有力,圆润和谐,看一眼似乎可以深邃到汉代。读上面的汉字仿佛可以看到,项王垓下被围,汉军四面楚歌,项王夜起饮于帐中,踱步帐中愁眉紧锁……
有美人虞姬,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滔滔江水合璧轩
右边蜿蜒着无尽的长亭,长亭内历代书法家题字,撰写对联。长亭的起点有一块大的石碑,上面雕刻着“合璧轩”三个字。进入长亭,映入眼帘的都是名家的题字,飘逸潇洒,古风汉韵。
长亭曲曲折折,右望是一条宽阔的河,两边垂柳荫荫,微风吹来,柳枝飘飘。想起一首诗来:东边一棵杨柳树,西边一棵杨柳树,南边一棵杨柳树,北面一棵杨柳树,任尔东西南北,怎留得,君舟住!杨柳飘飘,是项羽留住他的江山,还是留住他的虞姬?是虞姬留住挚爱的项羽还是柳树留下那段辉煌的历史?
合璧桥珠联璧合
中军帐中项王拔出他的宝剑,边舞剑边长啸:“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帐外,风乍起,杨柳飘飘,似为项王摇旗呐喊,英雄虽落魄,雄风尚犹在。
河很宽,两岸柳树成荫,远看一座汉白玉桥,横跨南北,和岸边的曲折回廊雕梁画柱浑然一体。“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同心锁千年同心
木制回廊尽头,左边是一古老的石拱桥。拱桥下开满了睡莲,虽至秋日,睡莲依然开放,在碧绿的水面里就那么静静的开着。拾阶而上,是一广场,广场中间一水池,水池里种满荷花。水池边有一大型的黄铜石锁,起名“连心锁”,两边的铁链上挂满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锁。那是相爱的人,永世不分的的信物吧。那是项王和虞姬的忠贞信物吗?它几千年来锁住了两人的爱情?当年项王中军帐中歌数曲,虞姬歌曰:“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性情温柔,知书达礼的虞姬泣血和之。穿越千年时空,每念之感人肺腑!
左拐,一片树林,秋风落叶,清凉一片,项王虞姬之凄美爱情,让人心碎。前行隐隐约约一片光亮,豁然开朗,一广场出现在眼前。广场中间,是项王虞姬骑马铜像,项王气宇轩昂,踌躇满志,横跨乌骓马上,目视项王,一往情深;虞姬英姿飒爽,面朝项王,爱意满满,双目柔光。
项王踌躇满志虞姬柔情似水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项王死了,死亦厚德与人,慷慨激昂,悲愤雄壮。“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心中默念李清照诗,离开广场。
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虞姬怎么死的?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里没有记载。《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八“濠州钟离县”条说,“虞姬冢在县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说“项羽杀虞姬”。《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记载,虞姬当时唱的是:“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虞姬仗剑而起,自刎身亡。
虞姬的死成了一个谜,其实怎么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以来封建社会对女性生命的轻视,为了某种需要,可以毫不犹豫地让她死去。想要把她塑造得完美,就要让她悲惨死去。
历史终归是历史,以史为鉴即可。
一日游览结束,秋意渐浓,日已落山,驱车赶回。
千古巾帼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