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旧时婚姻没有彩礼、三金,但有一套繁琐的过程。中国自古是农耕社会,农耕是一户一家单干,完全靠人工,种田要有劳动力,尤其是男丁,人们祈望多子多福,所以旧时,时兴早婚早育。因为如果女孩能在十七岁左右结婚,到了三十岁左右,可以生育五至六个小孩。
古代的婚姻大事全由父母包办,通过媒人介绍,周旋两姓之间取得双方同意后,从小即行订亲,交换写有男女双方生日的年月日时的红纸庚贴,名叫“拿八字”。
男方还得向女方送衣料、首饰、喜酒、喜饼等物,订亲以后,两家男主人年年逢年过节来往送礼,普遍是男家给女家送的礼物较多。到了结婚年龄十七、八岁,男方通过媒人商得女家同意测定婚期备好礼物,抬送到女家。礼物有单夹棉衣、喜饼、鱼、肉、糕点猪食、好酒、金银首师,数量质量皆祝贫富状况而定,所请“门当户对正是此时,名曰“报期”婚期前三天男家要给女方抬去喜饼、糖食,各类成衣和衣料、各类首饰化妆物品,鲜肉类(或为活猪活羊)、成担的大鱼,成对的鸡、鸭、鹅、成坛美酒。女方送到男家的有新房内的一应床、桌、椅、凳、箱、笼、盆、桶、柜子,以及床上被衾枕头帐子,桌上妆奁摆设(贫家免掉家俱),统名日:“过礼”。
婚前一夜,夜亲朋邻居纷纷前来道贺吃垫席(四盘荤素常菜),主人从中得悉次日正客多少,以便整备宴席,次日门前搭有迎宾棚,中请东队吹吹打打迎送宾客。并设礼桌,专人登记收纳送来锁贺喜线利礼物。内外开筵荽客。中午男家有十弟兄(年龄相近的男青少年)陪新郎吃饭,行褶令致贺试,女家有十姊妹陪新娘吃城,不行酒令,新娘和其母多半是哭泣难分,陪者也相劝落泪。
徬晚男方率真迎新队、鞭炮、火铳,抬来花轿迎亲,女方关门收礼物后,开门让花轿抬入内室,新娘盛装上轿,兄弟送亲,也有姊妹同时送亲的。
旧式花轿
一路吹吹打打、鸣鞭炮、放火铳,抬到男家大门外场地上歌下,新郎盛装在堂屋内迎拜喜神。场上有专人(多为十多岁的青少年)于桌上燃香烛,口中念念有词(多为祝福致贺之句),“一面将桌上盘内盛放的五谷红纸屑一把一把撒向花轿,名叫“撒花轿或拦车马”。念完撇完,拍走桌子,锣鼓喧天,鞭炮震耳,花轿抬到新房门日,有伴娘开轿幔挽出新娘与早已立换门旁的新郎一同走到洞房中抽屉桌前叩拜喜神。礼毕然后并坐床沿上,放下帐子,由伴娘交换所穿之鞋,名叫“坐帐”。
等房外锣鼓打奏完毕,挂上帐子,伴娘先用盘子递两杯酒,新娘端而不饮,新郎交换二杯各饮一口,又遂上糖水“吞破”蛋二碗,每碗四个,喜娘也只端端碗,仍由新掷交换各食蛋二枚,此名日“饮交杯酒”“吃交杯茶”。既毕由伴娘端过椅凳,使新郎与新娘对坐,这时两人才互相偷看,第一次见面相识,然后开门放出新郎,稍息,贺客拥入新房“闹房”,作出许多令新郎新娘尴尬羞丑的活动以博一笑。夜深客散,夫妻第一次同房同床。次晨新夫妇由赞礼入引导行礼,给所有长辈成年长亲友叩拜,常常闹上半天,礼毕双双给长辈和亲友送东,即糖水石蛋一碗(四个),受茶者须拿出一定数量的钱放入盘中,这是新夫妇自己的第一次共同收入。三天或个月后,新夫妇一对回娘家,名叫“回门”,女家请客相陪,设宴款待,玩三五日即回。
生儿育女
婚后以生第一胎子女札节最为隆重,女家用四层方盒送来大排鸡蛋糯米、小儿衣料,男家大宴宾客,名母“送祝米”。旧时对第一胎特别重视,首先希望生儿子,旧时妇女生产一般在家由接生婆接生,生子报讯,生儿叫弄璋,生女叫弄瓦。是中国民间对生男的古称。始见周代诗歌中。弄璋,指古人生下男孩子把璋给男孩子玩,璋是指一种玉器,希望儿子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后人因此称生男孩为”弄璋”。后来就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而把生下女孩子称为“弄瓦之喜”。
抓周
孩子满周岁,女家也送来各种小孩衣帽鞋袜玩具。男家敬罢家神,地上铺上席毯,上面罗列各色物件,既有文房四宝、算盘、度量衡器,又有化妆品食物美酒还有镰刀、屠刀、小乐器及赌具、枪箭等这是颈测小孩长大后会走向那种为人。
然后将小孩抱着行礼如仪毕,放于毯上看他(她)抓哪些东西,
如果抓文房四宝,则一家不胜欢善,如果抓那些耗财之物,则惊讶不乐。此名为“抓周”,也设宴待客。等到孩子长到10岁,又请客受礼为孩子做十岁。
参考文献:
1、朱翰昆《荆楚研究杂记》;
2、网络文章《《诗经.小雅斯干》原文及注释》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