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廿八,发小自驾,邀德福归乡。
母年逾古稀,堪忧健康。
德福意欲返乡陪高堂,闻发小言邀,欣喜若狂。
草草收拾,匆匆忙忙,再次返乡(年廿四返广,今又还湘,是否多余且不当?)。
冷雨雪,从天降。
深夜归家,如临冰窖,门内犹有寒霜。
眼神似刀,言语带棒;
炊事已毕,灶前细看,锅内已上凉汤;
言笑晏晏,与你何干;除夕斟酒,没你份量。
自来又去,空欢喜一场。
归家女儿心暗伤,细思量,只不过少奉碎银几两。
亲情若何?不如孔方兄体谅!
悻悻返广。
自撰一篇怯归乡,不料点燃火药棒,兄冷嘲热讽:若敢归乡,候汝战场。故乡已非吾所想,人若失去情感和心肠,何异虎狼?
【说明:文中划线句专为创作绝句押韵所需杜撰,不必过度解读。周一纪老师为专程约稿及发表编年史事宜邀约,特作此文】。
绝句小说旧作
天性
文|王涓
几年前的一天,你救了我,在一个寒风呼号的山间石墩。我瘦骨嶙峋,奄奄一息,是你带我回家,替我取名“阿轮”。
几年来,我为你看家护院,数次摒退贼人。你心存感激,把我当守护神。
然而,我逐渐长大强健的身体,已不满足瓜菜馒头、残汤剩羹。你忌我嗜肉,唤醒捕猎的神经。但我是一只狼,食肉是我的天性。
我常常偷看熟睡的你,幻想肉香四溢,大快朵颐,口涎流了一地。某天,你突然惊醒,看到我贪婪的眼神,在你眼中我读到了惊恐。
于是,饲我的食盆,有了肉、鸡和鸭肫。但是,我分明闻到诱惑的肉里面掺了砷。
饿的头昏眼花,我终于逃离了你的家门。(255字,发表于2015年第2期《儒韵祥通》绝句小说专栏 )
■赏读随评:这篇《天性》写的很到位,尽管写绝句小说尽量少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不过,这篇读着还是很顺妥的,一气呵成,一蹴而就,是一种成功的实践和个例。是一篇很有特色和特性的绝句小说佳作。
彼岸花
文|王涓
暮春,爬山。她见路边一花,花红似火,妖冶美艳,欣喜摘下,送他。
他蹙眉:我有鼻炎。
她笑:不过是红花石蒜,此花无香,不怕。
是年,她方豆蔻,他十八。自幼一起玩耍,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父母经商成功,他随双亲去了加拿大。
远隔重洋,鸿雁相连,无人能阻挡她对他的牵挂!
她发愤:一定一定要嫁他!
毕业直赴加国,他的家。
再见,他竟然被镶在镜框,墙头高挂!
“听说你来,他太兴奋,超速开车回家,撞了护栏,车祸罹难!”
彼岸花花语:分离,悲伤的回忆。
佛经曰:”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红花石蒜亦称彼岸花。
泪如雨下,她悔不当初,给他戴上彼岸花。(字274,发表于2015年7月17日《城市信报》绝句小说专栏)
三角志
文|王涓
晚霞卸妆,孤月临窗。再三思量,她笔端感伤:“我将忘记你的模样!寒风送尽了落叶,月圆了缺,缺了又圆,你走得太远太苍茫!今生与你,少一段缘!不如彼此相忘!你我的相逢,是一痕不吻合也得缝合的刀伤……”
她与他,昔日同窗,互相爱慕,彼此欣赏。
然,他有娇妻,她有悍夫。都不愿钉耻辱柱上。
千里迢迢去看他,说顺道当然是假装。她的一颦一笑,一声轻叹,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冰雪聪明如她,焉能不懂?他眼里炽热如火。她有着自己的坚守与善良。
她难忘,那一天,他妻子搂着她的肩,泪眼凄惶。(227字,发表于2016年第4期《山东文学》“太白文苑”)
石上开花——我写绝句小说
文/王涓
前段时间回湘,在我的母亲河——涟水河畔拣了一兜石头。我想用这些石头画些特别的画。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石头也一样。这些石头从千万年前的远古中走到我面前,历尽千沟万壑的冲刷洗礼,出落得或干净圆润、或奇形异状。每一颗石头上的纹理,都那么与众不同;每一处凹凸的痕迹,都是石头曾与风浪无畏搏击的记忆,也许,每个石头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我望着石头中的某一颗,出神了。它太像一颗心,妙曼的纹路,接近泥土的微褐黄的肌理,一定是拜自然风雨浪淘所赐,它最原始的形态、曾经笨重的躯体、锐利的棱角,早已彻底改变。它坦然接受激流冲刷、历经百转千回,成为了现在的样子。如果我不曾拾起,它可能还会不断改变、继续变小,直到成为砂中的一粒,消失于浩渺的宇宙。我会尊重每一颗石头,尽量保留它从大自然带来的底色。我将在无人的夜晚,静静聆听一个一个石头的故事,用我笨拙的笔,用心写下前世今生的盟约。
我欣喜地看见石头上开花——在石上作画,像我写绝句小说。
绝句于我,可视为是远古走来的石头,有着浑然天成的质和韵。它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朝。唐宋两代,是中国经典诗歌的黄金时代,绝句风靡于世,创作之繁荣,名章佳作犹如群芳争艳,美不胜收,空前绝后。
而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 描写背景、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而写绝句小说,就是在质地上乘的石上作画,善于利用石头上自然的纹理,珍惜它从久远年代带来独特的韵味,因画笔的点染而变得更加生动鲜活,而使石头自己的故事呼之欲出,向世人展示它的完美传奇,真的就像石头上开出了花朵。
■赏读随评:王涓的这篇《石上开花——我写绝句小说》,用诗一样的语言、用哲学一样的锐思、用试金石一样敏感而灵动的慧心,从大自然天工开物、美轮美奂的小石子说起、写起,最后落脚于她对绝句小说创作的联想和思考上。而且,又把古典绝句和现代小说分开来写、对比来写、糅合来写。既是一篇文采飞扬的美文,又是一篇有关绝句小说的理论性佳作。
特别推荐:副会长王涓理论新作《石上开花——我写绝句小说》
学会副秘书长、主编助理王涓理论力作《绝句小说 今生之约》
绝句小说 今生之约
——谈学习绝句小说
王涓
“绝句”二字,从我脑中出现的一刹那间,总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管什么时候看到绝句,必是此两句,好像这情景已经永远定格在我脑海中了,再也无法磨灭,很是奇怪!
机缘巧合,我邂逅了绝句小说。当然,我是先在网络上邂逅了谈吐幽默、妙语如珠的绝句小说创始人纪广洋先生,才得以邂逅绝句小说。
乍看绝句小说,我就被它的短小精悍迷住了。虽然,在绝句小说交流推广群,看过群友们贴出各种自创的绝句小说,但我第一个认真拜读并学习的,还是刘志学老师的《烟》系列十题。当时纪老师把《烟》系列贴在群上,供大家学习时,我便把《烟》打印出来放在包里,上下班的地铁上,反复看、不断琢磨。刘老师巧妙的写作风格、不动声色的起承转合、趣味盎然的用词,行文有浑然天成不加雕饰的自然美,读起来韵律感非常好。于是,我想到了模仿。
在这没有读到《烟》之前,我曾写了一个《阿儿狩猎》:朝朝复暮暮、阿儿懒读书、为裹口腹计,入山撵野猪……倒是通篇押韵,但群友们评论说像顺口溜,我听得心里灰溜溜的。尔后写了散文诗式的《三角志》,幸得纪大哥耐心指导,绝句小说《三角志》才得以成型。所以,纪大哥是我学习绝句小说的良师。
在尝试绝句小说创作前,我写不好任何一种文体的小说,闪小说、小小说都不会。比较满意的只有散文。我自己真正独立创作的第一篇绝句小说是《树父》。从粗微构思到下笔到提交给举芳姐姐、齐老师,只花了三十多分钟。我也喜欢《树父》的干脆利落。这是一个来源于生活的题材,这次创作,令我感受到创作绝句小说的快乐。之后,偶然看到史铁生的《算命》,很是喜欢,便用绝句小说的写法改编了一下,纯粹好玩,但自我感觉挺好。
虽然几个月以来,我写的作品没几个,但我时刻希望能捧出一个自己满意的作品,给纪大哥交一次满意的功课。也想过像刘志学老师那样,一气创作出一个系列。当然目前这个计划也仅在计划中。
自我感觉,绝句小说是一个从古代走出来的女子,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都是端庄得体的。与之交流必须做到目不斜视,非礼勿视、非礼勿动。我还觉得文言文更能促进绝句小说创作的语境,深知自己古文知识的欠缺,我借来《楚辞》、《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及《白居易》学习。我正襟危坐,束衣整冠,像一名君子与该女子交往对话,心内满是虔诚恭敬,大有付出真心,全情投入的决心。
我认定,绝句小说与我今生定有一场不同寻常的约会。既是今生之约,便将不离不弃,好好与绝句小说谈一场深度恋爱。
■审阅札记:王涓小妹的这篇理论作品更绝,她是把理论作品当做散文、当做美文来写的,语言活脱、涵义精当、慧心胜金、芳心可鉴,难得一见的绝句小说理论力作!直接编发于这期的《大运河文学》,而且定能入编《绝句小说年鉴》之类的第一批书籍!
感谢纪广洋老师诚恳邀约并微信发送往期作品、评论,虽然我曾深度学习、接触绝句小说,但深知此行任重而道远,非泛泛几句便能说完。感恩!感谢纪广洋老师记得、提携和对我一直以来的教诲!
作者简介:德福、王德福(本名王涓),籍贯湘乡,定居广州。中国绝句小说学会会员、副会长;中国闪小说学会会员。多篇绝句小说、闪小说、散文发表于国内外刊物。爱好文学创作,喜欢阅读 唱歌,徒步、种菜。喜爱散文,多年深耕于文学土壤,期待一日繁花似锦。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