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视频《女娲文化 非遗传承 民间祭祀》
娲皇宫,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中皇山上,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由服务区、补天园、补天湖、娲皇宫和补天谷五个园区组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 “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是我国建筑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的祀奉人类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 。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时期,初为北齐文宣帝高洋所建离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娲皇宫现今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如今建筑多为明清时期,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共6部,是中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为当地的庙会,女娲祭典之日。是时全国多地的人以及海外华侨前来祭拜华夏族人文先始,是中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为全国祭祖圣地之一。
1996年娲皇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15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2年娲皇宫景区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女娲是华夏人类的始祖。6500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娲皇宫附近的清漳河沿岸就有华夏先民繁衍生息,后迁到山上抗洪治水,设坛祭祀,繁衍人类。后人在此修建庙宇,现有建筑为明清时期重修,道教和佛教建筑并存,成为女娲文化的物质依托。
相传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女娲生日。从农历三月初一开始,到三月十八日,为娲皇宫庙会。庙会期间,中国民间祭祀以摆社为主要形式。周边地区摆社以福建漳州、泉州、山西长治、榆次为主,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组织百余人,全套祭祀器具设备,到涉县娲皇宫寻根祭祖,谒拜女娲。 本地几乎村村有社,甚至一村多社,从清康熙年间后,上顶朝拜的有七道社,分别为:曲峧社、石门社、七原社、温村社、索堡社、桃城社和唐王峧社。农历三月初一,各社组织人员,多则上千人,少则几百人,全副古装穿戴。祭品有三牲太牢、时果三珍、馒首干果等,祭器设备有金瓜钺斧朝天镫、祭旗、功德旗、黄龙旗、五彩旗等。祭祀队伍一字长龙,浩浩荡荡,甚是壮观。传统民俗活动融入了音乐、舞蹈、服装、道具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2006年5月20日,女娲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往期精彩: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