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来,总有一些人故意把共同富裕的话题与“杀富济贫”联系在一起,甚至还有一些人把共同富裕与娱乐圈接连出现的风波联系在一起,我不得不说,这些人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我们姑且认为这些人的想象力丰富或者说理论素养不高,而不是别有用心。
赵薇
第一:什么是“饭圈”文化?
“饭圈”是网络用语,其中的“饭”字来源于英文的“fans”,“饭圈”就是指粉丝圈。中国的娱乐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明星的片酬过高,但是,出不了好的作品,没有哪一部作品具有世界影响力。近些年来,拍摄的电视剧、电影,究其艺术水平,甚至还不如20年前的作品。
通知原文(部分)
中国的明星越来越过多地通过参与综艺节目,并且在微博上炒作自己的私生活来维持自身的热度和知名度,随着粉丝圈的壮大,逐渐形成了“饭圈”文化,而“饭圈”文化又越来越产业化,比如:诱导粉丝打榜,运用签到、点赞、评论等指标影响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的评价,通过引发粉丝互撕、拉踩引战的方式维持明星的知名度等等。
因此,此次整顿“饭圈”乱象有利于引导娱乐产业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与共同富裕的话题无关。
第二:共同富裕
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都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机制来运行的,三次分配,也是基于自愿的原则,“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过个人资源捐赠而进行的分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是与经济制度紧密联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关于初次分配、再分配与三次分配的问题,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早在1994年出版的《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一书中就已经明确提出来了,他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包括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的分配,第二次分配是由政府按照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侧重公平原则,通过税收、社会保障支出等这一收一支所进行的再分配。第三次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过个人资源捐赠而进行的分配。”
现在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基本上都是现代市场经济,而不是过去的自由市场经济了,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自由竞争是自由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但是,二战结束之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人民的福利得到显著提高,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了社会公正与民主,同时也扩大了社会消费,刺激了经济增长。发达国家的居民没有多少储蓄的习惯,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居民没有储蓄的习惯呢?因为这些国家都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一般来说,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橄榄型的,即中产阶级的数量最多,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的比例最少。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结束后之所以会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实与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工人阶级的斗争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千万不要把社会主义简单地理解为无产阶级专制和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应该关心所有国民的就业、教育、健康、幸福、安全等问题,关心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民的生活,社会主义社会是全体国民幸福安康的社会。
近现代历史上,欧洲有三场政治革命,分别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场政治革命产生了三大主义,分别是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起源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最初是作为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的对立面而产生的,自由主义强调的是个人和个人的权利,而社会主义强调的是社会和社会的集体福利。自由主义者认为社会是自然法则的产物,鼓励自由竞争,而社会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理性和实践能够决定人类自己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
罗伯特·欧文创立的新和谐村
现代社会主义之父是马克思,现代社会主义又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
第二:马克思的预言与社会党人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爆发,马克思还担心当欧洲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时,各殖民地仍然维持着资本主义,这样一来,殖民地的资本主义会进攻和扼杀新生的西方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后来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恰恰相反的,社会主义革命不是首先在西方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而是在资本主义并未充分发展的俄国爆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进入到19世纪的中后期,西方的工人阶级逐步获得了选举权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生活水平改善了。第二,西方国家把阶级矛盾转移到了第三世界,工业制成品与初级工业品、原材料之间是有剪刀差的,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进出口交换比率”的问题,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价格高,而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工业品和原材料的价格则比较低,发达国家的居民越来越富裕,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则越来越贫穷,发达国家的企业主相当于把对本国工人阶级的剥削转移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人身上。
马克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美国家的社会越来越富裕和稳定,工人阶级不再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变革社会生产关系了,而是通过议会斗争和组织工会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权益,于是,欧美国家就形成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的国家还成为了福利国家。实际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的社会党人就不再主张暴力革命了,而是主张议会斗争。社会党人的主张,我们以前将其称之为“修正主义”,但是,客观地说,“修正主义”确实符合欧美国家的国情。
英国的宪章运动,工人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二战结束之后,英国长期是工党执政,美国也实行了“公平施政”“新边疆”“伟大社会”等改革方案。社会民主党在北欧国家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并且长期在北欧国家执政,欧美国家福利制度的典型就是北欧模式,其中,瑞典的福利水平最高,社会民主主义的政策最为完善,被称之为“福利国家的橱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北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更加受到社会党人的推崇。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苏联解体有许多的原因,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联的意识形态失去了理论创新的能力,理论与实践越来越脱节,苏联人始终把社会主义简单地理解为无产阶级专制和消灭私有制,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又企图一步跨越到社会民主主义,致使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一片混乱的景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具有生机勃勃的创造精神,我们表现出巨大的理论勇气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将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行得更好,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是全体国民幸福安康的社会,也是共同富裕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北欧的社会民主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绝不会后退,也绝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时刻将它与实际情况相对照,不断丰富理论,并与时俱进地进行实践。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学习欧美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企业管理经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不断丰富我们的理论与实践。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