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美丽少女宝拉的姑妈艾丽丝被离奇谋杀,给宝拉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就在这时,继承了姑妈大笔遗产的宝拉结识了潇洒而体贴的格里高利·安东,并与他结了婚。婚后,丈夫以保护宝拉为名让她白天都不要出门。而居住在姑妈留下来的凶宅中,宝拉日渐感到恐惧。每到晚上的时候,家里的煤气灯就忽明忽暗,并且经常出现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丈夫交给宝拉一些小东西,让她收起来,过一段时间问宝拉东西在哪,宝拉始终无法找到。渐渐地,宝拉开始怀疑是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陷入一种精神恍惚中,濒临崩溃的边缘……

这些听起来扑朔迷离的情节出自由乔治·库克(George Cukor)执导,查尔斯·博耶(Charles Boyer)、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约瑟夫·科顿(Joseph Cotten)出演的美国心理惊悚片《煤气灯》(Gaslight)(国内常译为《煤气灯下》)。

undermine是什么意思_undermine刷钱种子_undermines

影片里隐约闪烁的煤气灯光,仿佛是一根无形的针,吊起宝拉的神经,使得她精神紧张、日夜处在一种对自我的怀疑和无力感之中。也是从这部电影开始,gaslighting 就开始成为一种情感操纵的代名词。

其实我们国内目前最熟悉的一种情感操纵方式,应该是 PUA。PUA 是一个英文缩写,它的全称是 Pick-up Artist,搭讪大师,pick up 表示搭讪。PUA 起初原本只是个中性词,指的是教不善社交的人如何去和自己中意的人搭讪、聊天。但是后来社会上开始出现非常低俗的 PUA 培训班,培训师对学员进行包装,帮助他们创造自己的人设,并且去利用女性对象的一些弱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PUA 这个词也随之变成了情感操纵的代名词。

比起 PUA,本文要介绍的“煤气灯效应”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广泛的普及,以至于很多“煤气灯效应”,都被一并归为 PUA。事实上,如果说 PUA 是一种短期的情感欺骗行为,那么“煤气灯效应”就更接近一种长期的情感控制。

那么,到底什么是“煤气灯”呢?我们是“煤气灯”的受害者吗?我们用“煤气灯”去操纵过别人吗?今天我们就借着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理解了煤气灯这个概念,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现象,以及两性关系、家庭关系中的各种问题。

学完今天的文章,你会了解到:

• “煤气灯” 和 PUA 有什么区别;

• 为什么扭曲一个人的现实感被称为“煤气灯效应”;

•为什么煤气灯的受害者往往是自愿的,甚至认同这种情感操纵。

先看一遍节选原文,看看自己能读懂多少:

原文

Turn off the gaslight

The term gaslighting derives from theatre and film。 Patrick Hamilton’s play Gas Light (1938) was adapted as the British film Gaslight in 1940 and the American classic of the same name in 1944。 To this day, Gaslight, a reference to the flickering gaslights featured in the drama, remains a masterclass on how one predatory partner captivates and then slowly undermines the other。 The play and films introduced the term ‘gaslighting’ into our vernacular to refer to a specific type of manipulation — one in which a person’s reality itself is hijacked by another。

This can also be manifested by minimisation, deflection, denial and coercive control。 The term is now ubiquitous, and we apply it not just to close relationships but also to any reality-bending that is generated by institutions, media and leaders。 The genius of the films was to remind us that gaslighting is actually a grooming process, not just a singular event。 It’s a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nd then exploiting trust and authority to achieve an endgame of control and dominance。

讲解

标题叫做:

Turn off the gaslight

关上煤气灯

undermines_undermine是什么意思_undermine刷钱种子

从这个标题就可以看出,本文就是一篇反情感操纵,教大家如何拒绝“煤气灯效应”的文章。

那么我们进入正文,首先看下这个词的词源介绍:

The term gaslighting derives from theatre and film. Patrick Hamilton’s play Gas Light (1938) was adapted as the British film Gaslight in 1940 and the American classic of the same name in 1944.

“煤气灯效应”一词来源于戏剧和电影。帕特里克·汉密尔顿的戏剧《煤气灯》于 1938 年问世,并在 1940 年和 1944 年分别被英国和美国改编成同名电影。

gaslight 指“煤气灯”这种操纵行为,那么 gaslighting 就是指“对别人实施 gaslight 这种操纵行为”,但为了避免冗余,在本文中我们就直接将其译为“煤气灯效应”。

derive from 是起源于,来自的意思。相同意义的短语除了我们熟悉的 come from 以外,还有 stem from,originate from 等。

“煤气灯”这个词之所以能出圈,正是由于 1944 年的这部美国同名改编电影,女主角就是风华绝代的英格丽·褒曼。

undermines_undermine是什么意思_undermine刷钱种子

To this day, Gaslight, a reference to the flickering gaslights featured in the drama, remains a masterclass on how one predatory partner captivates and then slowly undermines the other.

《煤气灯》的名字所指向的,是电影中煤气灯闪烁的光影。时至今日,这部电影仍然是一部大师级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剥削成性的伴侣是怎样虏获对方的心,再慢慢摧毁对方的的故事。

masterclass /ˈmɑːstəˌklɑːs/直译是大师课,就是某些领域的名家教授的课。比如,郎朗教的钢琴课,李安给人上的导演课,都叫大师课,可以指那些很重要、非常经典的课。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不仅仅指真正的课堂,而是经常被用来称赞某个作品技艺高超、水准一流,属于大师级作品、范本。

predatory /ˈpredətəri/ 来源于名词predator,predator 原义是捕食性动物,也就是自然界靠捕食其他动物为生的动物。相应的,被掠食的对象,就叫 prey 猎物。后来 predator 这个词常被引申为专门喜欢剥削他人、损人利己的人,或者是靠兼并其他公司来实现扩张的公司。那么在两性关系中,predatory partner 指的就是那些通过伤害、控制伴侣,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的人。

captivate/ˈkæptɪveɪt/ 本义是抓住、捕获,引申义就指迷住,使着迷,to keep sb.’s attention by being interesting, attractive, etc. 比如:The children were captivated by her stories. 孩子们被她的故事迷住了。

前两句先通过《煤气灯》电影介绍“煤气灯”这个概念的起源,接下来,作者会进一步介绍这个概念本身——

The play and films introduced the term ‘gaslighting’ into our vernacular to refer to a specific type of manipulation — one in which a person’s reality itself is hijacked by another.

这部戏剧和改编电影把“煤气灯”这个词引入了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来指代一种特定的操纵行为——一个人的现实本身被另一个人所劫持。

vernacular/vəˈnækjələ/ 可以指方言,地方语言,就类似于 dialect。但在本文这里它的侧重意义是日常用语,the language or dialect spoken by the ordinary people in a particular country or region,也就是说强调的是语言的「日常性」,区别于非日常的书面语。

hijack /’haɪdʒæk/ 本义表示劫持,引申义就表示强行控制,操纵。当我们把自己现实认知的钥匙交给他人,是真是假都由他人来告诉我们,使他人操纵我们所认识的现实,这就是一种不由自主被劫持的状态。

undermine刷钱种子_undermine是什么意思_undermines

This can also be manifested by minimisation, deflection, denial and coercive control.

这一点也可以通过矮化对方、推卸责任、否定现实,以及压迫性控制等方式显示出来。

这句出现的四个名词(短语)均属于心理学的术语:

首先,minimisation/ˌminimai’zeiʃən/本义是最小化,在心理学中它可以呈现出两种形式:

一种形式是一个人在做错事后,通过弱化自己行为的严重性来逃避指责或歉疚感,downplaying the significance of an event or emotion—is a common strategy in dealing with feelings of guilt;比如说当“熊孩子”闯了祸之后,其父母不正视其错误,却用“他才是个孩子,不懂事”来轻描淡写地为其开脱。

另一种形式是通过贬低、矮化对方,或者轻视对方的想法、感受,从而让对方觉得自己的想法不正确,不合理,或觉得自己一文不值。最典型的就是在吵架中,一方会说“你不要小题大做”,或者“你就是在胡思乱想”。

undermine刷钱种子_undermine是什么意思_undermines

deflection /dɪˈflekʃn/ 本义是偏离、转向。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当一个人犯错时,非但不承认错误,反而还会怪罪和攻击对方的行为,the act of attacking or blaming another person rather than accepting criticism or blame for your own actions。用我们中文的话,就是“倒打一耙”或“恶人先告状”。

undermine刷钱种子_undermines_undermine是什么意思

denial /dɪ’naɪ(ə)l/表示否定,否认,它在心理学中指的是一个人为了逃避某种焦虑、痛苦而拒不接受现实。而在操纵性的关系中,它也是一种常用的工具,也就是否定对方的现实,否定对方的感受,以至于让对方觉得自己的认知和理智出现了紊乱。

undermine是什么意思_undermines_undermine刷钱种子

coercive /kəʊˈɜːsɪv/ 是强制的,胁迫的,尤其指用威胁或施加高压来使对方就范,using threats or orders to make someone do something they do not want to do。coercive control 就是通过一种胁迫性的方式来给对方洗脑,从而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undermine刷钱种子_undermine是什么意思_undermines

比如在《煤气灯》这部电影中,丈夫故意调整了煤气灯的亮度,而当宝拉问起煤气灯是否变暗了,他却矢口否认,从而让宝拉对自己的感觉和判断产生质疑。

undermine是什么意思_undermine刷钱种子_undermines

同时,丈夫还以爱为名,建议宝拉多休息,白天不要出门,事实上就是想对她实施人身控制。当操纵和控制裹上了爱的外衣,就会变得格外隐蔽,因而尤为危险。

The term is now ubiquitous, and we apply it not just to close relationships but also to any reality-bending that is generated by institutions, media and leaders.

这个词现在无处不在,我们不仅将其用于亲密关系,还用于形容各种扭曲现实的行为,无论这些行为的主体是机构、媒体还是领导。

ubiquitous/juːˈbɪkwɪtəs/ 是指无处不在的、十分普遍的。比如,如今好像遍地都是咖啡馆:Coffee shops are ubiquitous these days.

The genius of the films was to remind us that gaslighting is actually a grooming process, not just a singular event.

这些电影的天才之处在于提醒我们:煤气灯效应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而不仅是一次性的事件。

groom/ɡruːm/ 作动词是培养、训练,常用的搭配有groom somebody for something或者groom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比如:Our junior employees are being groomed for more senior roles. 我们的初级雇员正在接受培训以承担更重要的职责。这里的grooming是现在分词作定语,表示一个进行中的、训练的过程。

这就告诉我们:煤气灯效应在生活中非常不易觉察。因为它是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让受害者信以为真,最后成为一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结果。所以,它跟身体上的家暴不一样,你甚至没法报警,因为它是一种软暴力,是温水煮蛙的渐进过程,它不断地摧毁你内心对于现实和自我的想象,击碎你的自尊自信。被煤气灯长期控制的这些受害者往往会高度认同施害者的做法,接受施害者的这些暗示:我无能,我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我是一个失败的伴侣……。一旦受害者认同了这些暗示,施害者就会进一步对 ta 实施控制。

undermine刷钱种子_undermine是什么意思_undermines

It’s a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nd then exploiting trust and authority to achieve an endgame of control and dominance.

这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它会逐步建立并逐渐利用煤气灯受害者和施害者之间的信任、依赖和权威的关系,从而达到操纵和主宰的最终阶段。

endgame /ˈendɡeɪm/ 表示(战争、争论、竞赛等的)最后阶段。比如,政治活动的最终阶段就是 political endgame。

煤气灯行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受害者交出自我,把认知乖乖地留给别人去主宰。在整个过程中,受害者从一开始的疑虑,到慢慢开始质疑自己的记忆、想法、感受,最后甚至会彻底失去独立的判断能力,怀疑自己真的出现了幻觉和精神失常,以至于完全只能把自己交由施害者来掌控。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和 PUA 一样,“煤气灯”这种操纵行为,可能是有意为之,但也可能是施害者的无意识行为。但这并不能抵消这些操纵行为所给人带来的伤害。所以我们每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加强自己对于这些现象的意识,这样当我们成为受害者或是施害者时,甚至不自觉地对自己进行 self-gaslighting 时,我们才能及时地意识到并拒绝这种行为,果断地关上这盏“煤气灯”。

undermines_undermine刷钱种子_undermine是什么意思

最后,送给大家一些“煤气灯效应”的典型迹象清单,供大家参考:

undermines_undermine是什么意思_undermine刷钱种子

参考译文

Turn off the gaslight

关上煤气灯

The term gaslighting derives from theatre and film。 Patrick Hamilton’s play Gas Light (1938) was adapted as the British film Gaslight in 1940 and the American classic of the same name in 1944。 To this day, Gaslight, a reference to the flickering gaslights featured in the drama, remains a masterclass on how one predatory partner captivates and then slowly undermines the other。 The play and films introduced the term ‘gaslighting’ into our vernacular to refer to a specific type of manipulation — one in which a person’s reality itself is hijacked by another。

This can also be manifested by minimisation, deflection, denial and coercive control。 The term is now ubiquitous, and we apply it not just to close relationships but also to any reality-bending that is generated by institutions, media and leaders。 The genius of the films was to remind us that gaslighting is actually a grooming process, not just a singular event。 It’s a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nd then exploiting trust and authority to achieve an endgame of control and dominance。

“煤气灯效应”一词来源于戏剧和电影。帕特里克·汉密尔顿的戏剧《煤气灯》于 1938 年问世,并在 1940 年和 1944 年分别被英国和美国改编成同名电影。《煤气灯》的名字所指向的,是电影中煤气灯闪烁的光影。时至今日,这部电影仍然是一部大师级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剥削成性的伴侣是怎样虏获对方的心,再慢慢摧毁对方的故事。这部戏剧和改编电影把“煤气灯”这个词引入了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来指代一种特定的操纵行为——一个人的现实本身被另一个人所劫持。这一点也可以通过矮化对方、推卸责任、否定现实,以及压迫性控制等方式显示出来。这个词现在无处不在,不光存在于家庭或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中,还出现在由机构、媒体或领导者等造成的任何人为的扭曲现实行为之中。这两部电影的天才之处在于提醒我们:煤气灯效应实际上是一个养成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这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它会逐步建立并逐渐利用煤气灯受害者和施害者之间的信任、依赖和权威的关系,从而达到操纵和主宰的最终阶段。

你是否也曾是“煤气灯效应”的受害者或施害者?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