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性善、成人,这些关键词,表明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公益性。
爱、善和美,是教育慈善学的出发点和旨归。
孔子讲“爱”,《论语》:“仁者爱人”。孟子曰: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孟子像
儒家的“爱”虽然有亲疏差等,但君子能以“亲亲”为原点,推己及人,广被万物,即由爱亲人进而仁爱百姓,进而爱惜万物。
仁民爱物,就是仁爱百姓,爱惜万物。它是孟子提出的一种思想,宋代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与此不无渊源。清代曾国藩《诫子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这里的“物”泛指一切禽兽草木,而“爱”意思是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孟子认为,人类对待自己亲人的态度是亲爱,对待百姓的态度是仁爱,对待动植物的态度是爱惜,这是自然形成的情感差异。它是一种源于家族本位而又超越家族本位,甚至超越人类本位、遍及万事万物的博大的爱,追求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完满的达成。这也是“成人”理想的达成。
现代教育越开放、个体越自由,从古代社会一路走来的民间慈善公益就越是需要发展。古代社会,教育的公益性主要靠宗教。中国古代,皇权不下县,县域中国是民间草根社会,儒教势力强大,以学塾为代表的慈善事务得到保障。
公益慈善
现当代,公益和中国教育现代化都具有非理性和后发型的特点。
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打痛了,才走上了现代化道路。所以,非理性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被公益慈善事业所发扬,因为博爱是非理性的“另类”举动。现今,党委文明办、团委、民政部门、高校思政教研部门“四条线”同时推进,以志愿精神、慈善文化抵御“商品拜物教”,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要务是智育慈善
智育是指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活动,“智、仁、勇”是孔子所标举的“三达德”。智育慈善学是社会工作嵌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智育教学和公益慈善结合,协同完成智育目标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思潮和知识体系。
据《周礼·地官》记载,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已有“六艺”之教;其后,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到宋代程朱理学兴起,都是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这种智育总是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西方,17世纪以后,教育学的创始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传授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知识的“泛智论”,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
人才问题,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智育慈善学可以在慈善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五育融合”的视角很重要。事实上,智育仍旧是当前基础教育工作最主要的任务。相应的,教育慈善学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智育慈善学理论和实务。如:
1.中小学校内语数外兴趣小组和英语角社团等;
2.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公益性的学科竞赛;
3.社工机构开办的“四点半课堂”,帮助社区里的孩子们完成作业和义务补课,主要与语文、英语数学的学习有关;
4.课后服务工作,有一部分涉及语数外第二课堂教学。
学不可以已
大儒荀子曰: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充电学习、参加继续教育,是作为公益行动者的社工必须做的事。
记得2020年12月3日开班那天,是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央视网在首页做了一个国家主席关爱残疾人的图文报道,从2014年到2019年。
社工督导班(41人减少到38人)在线开班,班长胡剑老师主持。
我们这一期38人,分为7个组,一个组5人或6人。社工需要读书、听课、交流。
作为一名社工,最喜欢像广东省那样的好政策。目前,广东省是中国社工行业的火车头。广东的“双百工程”,涉及事务性岗位和服务性岗位。如果全国其它地方也搞这样的工程,将大大推动社会工作行业发展。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