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针灸心法浅谈》样书出来的第二天,几个学生去老师那里看新书,请老师签名。谈话间说起一件趣事:一个学生的家里打碎了一只杯子,他的孩子为此哭了起来,好长时间情绪过不来。
学生说:我这孩子一直有个毛病,只要看见家里摔坏了什么东西,她就哭。
老师问:摔了普通的碗她也那样吗?
学生:都一样。
老师:那是不是她平时用的碗哪?
学生:不是,就是普通的碗。只要听到家里摔了盘子碗啊什么的,就哭。还有,旧的东西都不愿意扔。
老师:哦,她是跟那个物有了感情了,有了心灵上的联系。这本身呐,是过去很多人修了很多年都修炼不出来的。
听老师这么说,我们都有些惊讶。
老师接着说:这不是毛病,这叫“仁民爱物”。仁义的仁,人民的民。
我插话说:哦,就是对人很慈爱,对物品很珍惜。
老师:对。有这样秉性的人,就容易形成天人一体的整体感,整体的意识和整体的感受。自己的心跟那个物连上以后,那东西一摔,自己那种整体状态受到了破坏,就不舒服了。
什么叫天人整体观哪?就是你自己意识里的气和外界事物的这些气能够联系到一起。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事须渐修。(笔者注:《楞严经》卷十:“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一般来说,理上可以一下子明白,事情,得慢慢一步一步的来。
这孩子呢,是事上已经连上了,理上还没明白。如果再从道理上明白了,那就了不得了。那就能修得水平非常的高。
老师接着说:哪怕一个小的事物,我们都希望保持它的完整性,使它自身体现出它的生命力、或者完美性,也使我们能更多地体验到这些东西(完整性、完美性)。我们成年人练了功,懂得一些气学的道理以后,就能知道:哦,这种情况是个气的联系。
老子讲: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天地万物之间就像一个大风箱一样,我们自己这儿一动,我们自己这儿一呼吸,天地就会受到牵动。你这里一吸,天地都在跟你一块儿吸,一块儿聚。你这儿一呼,气就跟你一起往外散。其实,体会这些东西也并不是太难。懂得我们这个气的道理了,就容易明白。既然周围都是气了,你这里边一有动弹,意识里边一动弹,它就会跟着你动了。
打个比方,你看咱们屋子里边,早晨一开窗,进来一线光线,就会发现空气里有很多尘埃物质。有那么多尘埃在浮游着,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空气里有阻力呢?就是因为它太细微了。当然还有比它更细微的,那就是分子了,空气的分子。空气分子比尘埃更细微,那就应该比尘埃的密度更大。正是因为有这么些客观物质存在,气压才能传递。我们这边一开这个门,如果窗户闭着,窗帘就会动弹。空气里的尘埃,还有空气分子,它们能传递压力,这种压力是个机械力。这个机械力也是比较粗糙的,作用范围也是比较小的。我们说的那个气就更加微细,那么它就更加致密,它就连为一个整体。虽然连为一个整体,但由于它没有空间的占位性,——因为它比分子还要小得多,我们就更感觉不到我们刚才说的阻力现象。那么机械力对于这样的物质就不再起作用了。电磁力对它也不能起作用了。引力对它也不能起作用了。
那得什么对它起作用呢?意念。意念一动,就能对它起作用了。意念里边那么一个开合,那个气就跟你一起开合了。
老师接着说:我们的意识,它是在信息领域里的,所以意识一动,就能牵动这些微细的东西动弹了。
说到这里,老师打着手势,加重语气说:这种情况呢,就相当于佛家所说的因陀罗网!
在《华严经》里边不是讲那个因曼陀罗网吗?
(老师说的《华严经》这段话,大意如下:忉利天王的宫殿里,有一种用宝珠结成的网,一颗颗宝珠的光,互相辉映,一重一重,无有穷尽,这种由宝珠所结成的网,就叫做因陀罗网,也叫做帝网。)
佛经又说,一室千灯,灯灯互映。一个屋子里一千个灯,灯与灯互相映照。一灯摄尽千灯。(笔者注:《阿弥陀经》: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这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气的兼容性。你可以含蕴着我,我可以含蕴着你。
这时老师提高声音说:所以过去讲的“万物皆备于我”,不是说那个实体物备于我,而是万物的那个信息备于我!
我听得有些身心踊跃:哦——
老师接着说:所以说,我们现在可以把古人讲过的很多道理讲得更清楚一些,让人们领会和理解得更实际一点。因为时代不同了。
老师又回到刚才的话题上:这孩子一看什么东西摔了,她的心里就揪了一下。她当时是心里边空的慌。
她为什么心里难受呢?过去讲啊,任何一个物,包括生物,或者非生物,他(它)自己在宇宙中存在着,它也是一个完整的体。这个整体受到了破坏,孩子对它有感情,就不高兴了。
我们要知道,一个物件,它坏了以后,它不是变成更多小的整体吗?不要以为它这么一坏,它就全坏了。它这么一坏,它分成很多的小体了。这也是个自然变化过程。不要以为这个碗、这个杯子才是个整体的,坏了以后就不是整体了。它坏了以后,变成另外一种形式了,那种形式它又是个独立存在,你再对它去爱,不是一样吗?
所以,我们要学会爱天地万物,还要能够正确看待万物的变化。天地之间的万物,除了人之外,它们都是个自然变化的过程。
老师讲了个故事:
有个老和尚跟一个小和尚走路,看见河那边一个老虎正在吃一个兔子。
小和尚就说,师父,咱把老虎赶跑吧,兔子多可怜哪!
老和尚说,什么兔子可怜,是你可怜!
小和尚说,怎么说是我可怜?老虎要把兔子吃了啊!
老和尚说:老虎不吃兔子,老虎不可怜吗?老虎怎么活着?
老师说:那是自然界的事情!自然界有它的自然规律,它就这么个自然过程。它不像人,人有一个主观世界,他有自己的能力,他可以通过自己的预想、预计,创造出许多东西来。动物它不会,动物它只能享用自然界的这些个东西,它没法创造。它只能适应环境,不能改造环境。
说到这里,有客人来了,老师没再说下去。我想,老师的意思应该是:除了拥有主观世界、能够通过劳动并制造工具来大幅度改变客观世界、创造非自然的物品乃至巨大工程的人以外,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变化,都是一个自然过程。一方面,我们要爱惜万物,与万物以意识通之,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我们要从容看待这个过程,不做不当干预,不过分伤春悲秋。这,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境界。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