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国著名神魔小说,其塑造的封神世界,人设清奇,法宝神异,场面恢宏,想象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某些方面甚至至今还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俗。
封神描写的是,周武王在姜子牙的辅佐下,讨伐无道昏君纣王,许多修道的能人异士参入其中。结果形成阐教弟子与截教的对决,最终以纣王失国亡身而结束,姜子牙玉虚封神成功。
书中把纣王描写成一位荒淫无度、不辨忠奸的昏君,实际上,纣王勇武有力,辩才无碍,积极作为,是位难得的人王。
那么,为什么最终又造成众叛亲离、失国亡身的悲剧呢?
这还要从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绝地天通说起。
人类诞生以来,经过许多实践以及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形成部落统治与占卜鬼神行事的模式。
占卜鬼神,获取天意,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有专门人员从事,我们姑且称之为“神人”。渐渐,他们就形成一个特殊阶层,我们姑且称之为“通天阶层”,代天宣言,权力很大。
这就造成一种矛盾,统治部落的人王与通天阶层之间关于权力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无可调和。
所以,颛顼在当政的时候,对此进行了雷厉风行的改革,那就是取缔鬼神占卜这个通天阶层,不允许他们随便来诠释天意。
天归天,地归地,各按其序,不得相杂,这就是绝地天通的现实意义。
古书记载:三苗乱德,民神杂扰。帝尧既诛苗民,乃命重黎二氏,使绝天地相通,令民神不杂。
颛顼的强硬手段在当时凭借强大实力获得成功,史称:绝地天通。
但是,这不代表一劳永逸。
通天阶层此前属于既得利益者,他们的势力也是十分强大,始终没有放弃复辟的努力。
颛顼成功,不代表他人也能成功。
整个商朝其实始终上演人王与通天阶层的博弈,其中记载就有纣王先人帝乙射天的行为。
《史记·殷本纪》:(帝乙)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逮到商纣时期,二者矛盾达到白热化,致使社会矛盾丛生,争斗不断,反叛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削弱了纣王的统治。
此时,处于西岐的武王集团趁机发难,征伐纣王。
内忧外患之下,纣王没能力挽狂澜,最终失身亡国。
所以说,商周封神,纣王失国亡身,并非纣王多么荒淫无道,这都是后来的胜利者周人给他的强加之词。深层次原因,其实源于跟上古颛顼绝地天通一样的矛盾。区别在于:颛顼赢了,而纣王输了。
正所谓:败寇成王岁月稠,亡亡兴兴几时休。始皇未见传千古,王霸终归化古丘。
多谢赏阅,欢迎吐槽。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