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_一则_一则

上次在《贬值中的人民币,太欺负人了》这篇文章里,借着人民币贬值,写了一些总是被自媒体拿出来坑骗粉丝的数据。

于是就有粉丝让我聊一聊最近又火起来的“广州美团都满员,想再找工作有多难?!”这个事儿。

聊!

既然已经得罪人了,就不怕继续得罪。

3月底的时候,有个自媒体发了个帖子,内容是“广州美团满员,本科率接近30%,送外卖已经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

一则_一则_一则

我相信,这条信息本身应该是这位网友的一个吐槽,因为信息发布后这位网友的微博并没有根据这个事情进行什么炒作。

但是后续……

众多公众号和自媒体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迅速在这条信息当中找到了可以挑起矛盾对立的爆点。

然后在毫无调查取证的情况下,仅凭着一个满打满算40个字的吐槽截图,就拉开了新一轮“开篇一张图,剩下全靠编”的流量造粪。

百度相关搜索信息高达208万条。

一则_一则_一则

而且这些解读当中,无不是以激起社会矛盾为目的,不是大学生就业降级,就是暗示社会失业率爆炸。

直到美团通过官方以及优乐、智联等人力资源公司出面辟谣,又有广州当地的美团各个店长接受采访澄清真相,这场闹剧才算平息。

有意思么?

一条没头没尾,全长仅40个字的吐槽贴,竟然引起了这么一场网络狂欢和“全民反思”。

有意思!

悲哀么?

一条没头没尾,全长仅40个字的吐槽贴,竟然都能被炒作出一场网络狂欢和“全民反思”。

悲哀啊!

这不只是媒体的悲哀,也是当代知识分子们的悲哀,更是生活在当代一个个普通人的不幸。

我信任你,拿你当导师,你却拿我当猪仔?

这种例子少吗?车载斗量。

又或者,昨天,某百万级别的网络财经大V徐丰某,鲲鹏计划获奖者,发了一条信息,阅读量高达数十万。

一则_一则_一则

信息里面,怎么讲呢……

义正词严,忧国忧民,风骨俱佳。

他说: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7%,在全世界都是最低的。正常法定准备金率应该是10%~12%……

大家看不出什么问题吧?但我当时就蒙了!

这跟我知道的真实情况完全不一样啊!

我当时深刻地怀疑我这十几年金融是不是白干了?

然后我赶紧去百度搜索“世界平均存款准备金率”。

结果我更懵了,答案五花八门从0%~15%的不一而足,并且每一个都说自己是专业的。

一则_一则_一则

其中“美国存款准备金率是10%”还被百度官方置顶,我当时人都麻了。

就在那一瞬间,我甚至开始怀疑我这一年十几万买来的机构研报,它怕不会是假的吧?我被诈骗了吗?

无奈我只能无限回溯美国存款准备金率的相关新闻,排除掉所有自媒体信息以后,我才算是安心了。

一则_一则_一则

事实上,在2020年3月16日起,以美国为首的很多西方国家,已经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为0,距今已经执行三年有余。

作为一个上百万人都在追捧的财经大V,我也相信他不可能不知道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个业界常识。

但他为什么这么说,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当然,我今天肯定不是专门来骂徐大佬的,他粉丝多……

但是我不禁的想,如果这旗下的百万粉丝,真有人按照这个他给的这个认知去投资的话,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我在上一篇《贬值中的人民币,太欺负人了》这篇文章里,对这些欺负普通读者缺乏金融常识,而肆意欺负人的事情骂得够多了,以至于让我通过那些密密麻麻的举报,震惊的得知关注我的“同行”竟然有这么多。

在这个魑魅魍魉横行无忌的互联网里,还有多少人在用自己的人血,占着馒头喂养着这些“知识分子”呢?

话题拉回最初。

为什么一个“广州美团满员,30%是大学生”的谣言,会被如此炒作?

无非是两个流量点。

第一:经济太差了,无业游民太多了;

第二:就业太差了,连大学生这种天之骄子都去干下贱活了。

大家在联合起来输出一种焦虑,一种危机感,通过恐吓大众获得了肥美的流量,却完全没有想过,在这个巨变的时代当中,那些因为信任他们而被引入歧途的读者们,在被时代淘汰以后又该如何重拾自我呢?

为什么要塑造“送外卖=打零工=失业”这种奇怪的概念呢?

因为如果世界不末日,信徒又如何愿意倾家荡产地供奉教主呢?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餐饮服务员算不算失业人员?出租车司机算不算无业游民?

我想,虽然大家都觉得在酒店端盘子算不得好工作,但绝对不算是无业游民吧?

这就很奇怪了!

美团外卖员跟饭店服务员的区别在哪里?

饭店服务员从厨房将饭菜端到餐桌上算从业人员,那外卖员从厨房将饭菜端到顾客家里就不算从业人员了吗?

你说五险一金什么的,说个犯忌讳的话,哪个饭店的服务员有五险一金和标准劳务合同?

这是整个社会的缺失和痛,是需要改革,需要监管,需要完善的。但它不用来进行证明“送外卖、开网约车、快递员=失业人员”。

事实上,从美团自身以及人力资源公司公布的数据,加上我通过网络和面谈二十多位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的情况来看。

广州美团的一位外卖员,如果努力工作的情况下,月工资基本维持在8000~10000元/月的水平。

二线和准以一线也在6000~9000元左右。

至于跑一会儿耍一会儿的,咱就别往里论了。

这个世界不应该存在“虽然这个人是个懒汉,但他也应该发财”的道理,这种工作态度你在任何一个行业都赚不到钱。

而网约车司机,以准一线郑州为例,不需要像以前出租车一样跑满24小时,以半天运程讲,根据工作强度的不同月收入也保持在7000~14000元/月。

赚钱,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干,这是最朴素的基本常识,怎么到了“专业人士”笔下就不是了呢?

事实上,划时代的新兴技术必然带来新的经济形势,也会创造新的工作形式和岗位。

这是一切历史演进的必然。

你不能因为他是将饭餐从厨房端到客户家里,就认为他跟餐饮服务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性质,就去歧视他甚至把他当做“经济崩溃”的标签。

事实上,外卖从业、网约车从业、快递从业,是新经济时代的进步。

请问:按照老旧经营模式创造出的工作岗位中,一个普通饭店服务员有几个人能月工资做到9000+呢?

将“时代进步的产物”描述为“经济倒退的证据”,如此指鹿为马的“共识”是如何达成的?!

我说句扎心的话,空姐跟外卖员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在天上端盘子,一个在地上端盘子”。

他们两个职业哪来的高低之分?

凭借辛勤劳动赚取报酬的正当职业之间,又是又是谁硬生生把它分出个高低贵贱的??

凭什么大学生靠自己的努力,从事一份虽然辛苦但是收入不菲的普通工作,就叫丢人现眼?!

又是谁,以什么样的目的,要把新兴职业钉在耻辱柱上?

话说白了:以前认为空姐高贵,不就是因为空姐工资高吗?以前认为办公室白领高贵,不就是因为办公室白领工资高吗?

按照“谁工资高,谁就高贵”的逻辑走,外卖员不仅工资比空姐高,而且可能比绝大多数对这类新兴职业存在偏见的人都高。

最后,再说点会被骂的真话。

傲慢与偏见就是人性的原罪!

而依靠培养傲慢与偏见,散播焦虑与恐惧谋取利益的,在古今中外的传说中都无一例外地被描述为:魔鬼!

当魔鬼散播的焦虑与恐惧蒙蔽了一个人的心智,便是这个人的不幸,他就再也找不到走出地狱的路。

当魔鬼散播的傲慢与偏见蒙蔽了大多数人,便是一个时代的不幸,时代将不得不以最野蛮的方式将他们送入地狱。

仔细看看吧朋友们!

天天告诉你“大家都赚不到钱”的那些专家大V,哪一个不是赚得脑满肠肥?

那些暗示你“奋斗没收获,大家在躺平”的大V,那一个不是日日更新,天天直播的卷狗?

那些拿着旧时代产业说“一切都很差,必须要激活旧产业”的大V,又有哪哪一个不是在玩了命地拥抱新产业,奔向新时代?

说“现在就业难,连大学生都去送外卖了”的,知不知道外卖小哥的工资可能是你的两三倍啊?

说“现在经济特别差,连任泽平都去卖酒了”的,知不知道任泽平靠卖酒赚了多少钱啊?!

亲娘呦!

君不见,依靠数字经济完成阶级跃迁的时代新贵们,可是多如过江之卿啊!

连上午KTV的小姐姐们跑去做唱跳、带货,都已经买房了啊?

你之所以在互联网上看到的都是恐惧和焦虑,那是因为正在玩命捞钱的新贵们谁有功夫陪你在这陪你骂街啊?

有空陪带着拱着你骂街的人,要靠你给他们赚流量啊。

醒醒啊!生产原材料们!

错过物联经济浪潮的人,马上又要接受来自人工智能的毒打了。

这就是一场时代淘汰赛啊。

今天晚上就要直播,有一个算一个,能来的你就来,不能来的你也想办法来。

我晚上就是要好好说说现下的经济到底是什么样的,真嘚好好讲讲这场谁都躲不过去的淘汰赛。

时代浪潮,顺昌逆亡啊!

你就问问自己,你是愿意相信那些劝你消极对抗的人,还是愿意相信劝你积极自救的人就行了。

不要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THE END

关注下面的“米筐资本”,这是我们的2号基地,如果哪天我们不见了,请来这里找,不见不散!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