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彩内容
屈咆爷的故事
屈咆爷是马桥街出名的机智人物,家里很穷却很要面子。咆爷他常受生产队安排出点儿公差顺便做点儿小生意,因此常在乡下农村转悠。在农户吃了饭喝了酒后,总是很执意地叮嘱:“上了街,可一定要上我家!”高桥河村王老二家是他常落脚的地方,王老二上了好几次街,也没好意思到屈咆爷家去做客,只是知道了屈咆爷的住处。此话按下不提。
有一次,王老二还真钻进了屈咆爷那破烂的小屋,正当做晌饭的时候,屈咆爷一人在家。屈咆爷一见王老二非常高兴,连忙招呼坐下:“莫走了,到我这儿吃晌饭,我去摘菜。”说着就往外跑。屈咆爷这一走足有两个小时没回家。王老二一人坐在屋里等得着急,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实在饿极了,只好把门掩上走了。没过几天,屈咆爷因事又来到王老二家。一见王老二就抱怨:“那天不是叫你到我那儿吃晌饭的吗,你怎么偷偷地跑了?那天,我去摘菜,不知谁的两头牛正在我菜地里吃菜,等我把它赶走,摘了菜回来,就不见你了。”王老二信以为真,红着脸连忙解释:“我有急事,顾不得。”说着又连忙招呼妻子做饭招待屈咆爷。说实话,王老二家也不富裕,只是劳力多不太缺饭吃,酒、肉、蛋却是常缺。王老二家里过活很仔细,常把酒、肉、蛋备着招待客人,自己绝对舍不得吃。就是在招待客人时,自己也是常常不能搭着吃,让客人吃格饭(方言,自己舍不得吃的饭菜)。有时确实没有酒、肉、蛋了,就只有杀鸡。屈咆爷是街上人,又会吩咆,是个面儿上人,得好生招待,不能马虎。这次屈咆爷来,家里确实没有肉了,王老二就杀了一只鸡。屈咆爷吃了饭喝了酒,还是跟往常一样很执意地叮嘱:“上了街,可一定要上我家,可别巧(方言,固执的意思)!”然后,像往常一样打着酒嗝拄着棍蹒跚地走了。
又过了好几个月。一天,王老二又上街赶集。到了中午时分,饥肠辘辘。想到屈咆爷每次说得那么诚心,就找到屈咆爷家。屈咆爷家正吃罢午饭,老婆子还在收捡碗盘。屈咆爷一见王老二就问:“吃了饭没有?”王老二说:“没有。”屈咆爷就责备道:“你这娃子!在我这儿可要放直巴点儿,要说实话!你到底吃了没有?”王老二说:“没吃。”屈咆爷火了,责备道:“看你这娃子!我不说了嘛,到我这儿要搞直巴点儿,要说实话!”王老二见屈咆爷一再要自己说实话,反而搞得不好意思,只好说:“吃了。”屈咆爷一听一下子转怒为喜:“对!在我这儿就是要说实话!”
屈咆爷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穷啊(那时街上要比乡下还穷),他一无肉二无鸡三无蛋四无酒,拿什么招待人家呀?他在人家那儿可是吃着格饭呢!
一天,屈咆爷从街上经过,走得很急。在街旁歇歇儿被社员看见了,喊道:“咆爷,莫走了,吩个咆再走。”屈咆爷头也不扭,仍急匆匆地走:“我哪儿还得闲跟你们吩咆!屋里有四十几人除鸡粪,等着我呢!”屈咆爷一副煞有介事的神情,还真把人搞信了呢!等人们反应过来,屈咆爷已经走远了。他能有好多鸡?能有好大的鸡笼?能有好多鸡粪?要那么多人除鸡粪么?这不是吩咆是什么?
一天,屈咆爷在河边放牛,看到一群做活的社员扛着农具正向他走来,便大声招呼:“河里有条门板大的鱼,我从上河撵到下河,最后钻到石包底下去了。”社员们说:“你怎么不把它逮到?”屈咆爷急道:“怎么逮?石包底下连手指头都持(方言,“塞”的意思)不进去。”社员们一愣,随又恍然大悟,知道咆爷又在吩咆!(来源:马桥百姓论坛)
不要走开,底部留言更精彩!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