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坐落在江苏省徐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试点高校、中国光伏工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理事长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大学生桥牌协会主席单位。
徐州工程学院办学肇始于1959年,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7年,学校成为江苏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徐州工程学院有丽水路校区(中心校区)、东校区(建设中)2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米,校舍面积76.72万平方米;下设19个教学单位,开设7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8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25万人。
学校前身
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959年徐州市业余科技大学创建;
1965年徐州市业余科技大学更名徐州市职工业余大学;继而发展为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979年徐州干部学校创建;
1983年徐州干部学校更名徐州市工业干部学校;
1985年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建;
1986年徐州市工业干部学校升格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992年徐州职工大学并入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彭城职业大学
1983年彭城职业大学创建。
徐州教育学院
1956年徐州专区高师函授辅导站创建;
1959年徐州专区高师函授辅导站升格徐州专区教师进修学院;
1963年徐州专区教师进修学院改建徐州专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
1966年徐州专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撤销;
1975年徐州地区教师进修班复校徐州地区革委会教育干部学校;
1978年徐州地区革委会教育干部学校升格徐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3年徐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徐州市教师进修班合并组建徐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1983年徐州市教师进修学院更名徐州教育学院;
2007年徐州教育学院并入徐州工程学院。
合并以后
2002年6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两校合并筹建徐州工程学院。
2005年3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建立徐州工程学院。
2007年6月,徐州教育学院整建制并入徐州工程学院。
2020年3月17日,徐州工程学院东校区规划通过审查。
2022年4月,学院东校区一期大部分单体投入使用,城南校区师生整体搬至东校区,实现了一个校区集中办学的梦想
2023年9月8日,发起成立徐州市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暨技术创新联盟
院系专业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9个教学单位,开设70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理、工、农、文、经、管、教育、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博士学位540余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省级以上人才249人次;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创新团队、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中国工程院吕志涛院士受聘为徐州工程学院名誉教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荣誉会长、前驻德国特命全权大使卢秋田、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吴知行教授、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林连连博士、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维维集团董事长杨启典、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邢婉丽教授、渤海大学副校长兼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励建荣教授、中国台湾辅仁大学统计信息学系暨应用统计所博士生导师、商学研究所所长兼创新育成中心主任、中华资料采矿协会理事长谢邦昌教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生化研究室主任周捷博士、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电子技术大学副校长弗拉基米尔·巴甫洛夫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清华大学傅水根教授分别受聘为徐州工程学院客座教授;美国新泽西工程学院Jay N.MEEGODA教授、江苏大学博士生导师刘荣桂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茅献彪教授分别受聘为徐州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类别
名称
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团队
江苏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
新型工程机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
学科建设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徐州工程学院拥有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4个。
类别
名称
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
“十四五”省重点学科
工商管理、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学建设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3个、住建部认证专业2个、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8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牵头成立中国光伏工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入选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
学生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3项,荣获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亚洲区域银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奖项,学校在2017-2021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位列第35位、江苏省第3位。
类别
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统计学、工程管理、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视觉传达设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物流工程、电子商务、环境设计
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
财务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机械制造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软件外包人才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蓝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江苏省特色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电算化、工程造价
江苏省重点专业
机械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经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机电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软件与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土木工程综合训练中心、化学化工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园
荣誉称号
2019年以来获批国家基金项目29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时间
奖项名称
2019年12月7日
被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校园”称号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5月,学校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常州大学、中国建设银行徐州分行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东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16所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与美国、俄罗斯等18个国家(地区)的39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承担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入选江苏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获评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先进单位。
学校是“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留学江苏培育学校”、“留学江苏优秀人才遴选计划”单位。自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以来,国际学生教育事业已走过十余年,学校推进本科学历教育为主的同时,不断扩大校际交换、汉语进修、短期游学规模,每年都有来自亚、非、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在校学习。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学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子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两个中俄合作办学项目致力于构建“专业+俄语”的人才知识素养结构,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高素质、国际化特色专业人才,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
科研机构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4个、省重点建设实验室4个、省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建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省统计研究基地、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省抗震防灾科普示范基地、省高校社科普及基地、省地震灾害工程防御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学校大学科技园入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平台类别
平台名称
国家高新技术研发机构(联合共建)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食品安全工程实验室分中心
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省食品资源开发与质量安全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省大型工程装备检测与控制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省工业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省智慧工业控制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食品安全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高性能结构材料与安全控制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机械先进成形技术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智慧物流云平台技术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机械检测与控制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食品生物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工程装备数字化设计及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农药中间体光气化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杀菌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还原染料及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车载多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秸秆生物质成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采煤机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
徐州市工程车辆外观及功能设计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技术转移中心
徐州工程学院联合技术转移中心
江苏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江苏省统计研究基地
江苏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
徐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生物质燃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珍稀植物快速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工程装备检测及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生物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物流技术与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工程结构诊断改造与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古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工程机械虚拟仿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太阳能驱动LED照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环保涂层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水环境生态修复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机器视觉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工程车辆外观及功能设计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有色金属新材料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电化学与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橡胶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工程机械可靠性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州市重点实验室
徐州市大型工程装备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徐州市农药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
徐州市虚拟现实与多维信息处理
徐州市农业资源质量监测及产地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徐州市新型电池材料重点实验室
徐州市工程机械用材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
徐州市结构安全与工程防灾重点实验室
徐州市物流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徐州市光电工程重点实验室
徐州市特种符合材料与安全实验室
徐州市工程实验室
徐州市物流技术与管理工程实验室
徐州市虚拟现实与多维信息处理工程实验室
产业研究院
苏北农村发展研究院
徐州市现代物流发展研究院
科研成果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二五期间,徐州工程学院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32项、成果奖82项,新增各类授权专利849项。
学术资源
图书资源
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由中心校区逸夫图书馆(建筑面积27700㎡)和城南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7001㎡)组成,总面积44701㎡。有纸质文献183.36万册、电子图书178.99万种、数据库45个(自建数据库5个)。“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信息中心”、“徐州文库”、“学位论文数据库”、“教学教参库”等是图书馆的特色文献资源。
学术期刊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资料库》等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来源期刊,本刊主要刊载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主要开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文学与艺术研究》《教育研究》《历史研究》《哲学研究》《女性主义与性别研究》等栏目。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机械电子、建筑科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知网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
校园文化
群团组织
国际生态联盟(中国区)徐州办事处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桥牌分会
学术团体
徐州市管理学会
徐州市化学化工学会
徐州市工艺美术学会
徐州市外国经济研究会
徐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
徐州市民族管弦乐学会
校训
格物致知,敬业乐群
校风
勤奋 守纪 求实 创新
校歌
《放飞理想》
彭祖悠悠,九州莽莽
千古龙飞故地
桃李正芬芳
格物致知,蓬勃向上
谱写着青春华彩乐章
啊!亲爱的同学同学
我们在这里进德修业
从这里扬帆远航
云山苍苍,龙湖泱泱
今日传承薪火
明日为栋梁
敬业乐群,共筑辉煌
谱写出人生和谐乐章
啊!亲爱的同学同学
我们在这里进德修业
从这里扬帆远航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