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一环路市井生活圈改造
一期工程已进入尾声。
近日,
又一文化艺术空间——
玉林Bushes正式揭开面纱,
并迎来首场艺术展览。
这一新地标的呈现,
将助力一环路形成有商业氛围、
有生活气息、有文化故事的市井生活圈。
玉林Bushes
Bushes项目一期位于玉林西路2号楼,
与小酒馆隔街相对,
建筑原址为原供电局职工宿舍。
作为成都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城市更新空间项目,
bushes通过“旧改”建筑营造时光感,
金属立面涂装,钢筋混凝土的肌理,
以及底层的落地窗设计,
展现出新旧交融、前卫时尚的风格,
为玉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元素。
如何理解“Bushes”?
1.玉林原称“御林”,历史上是种植防护林保护城市生态的区域,所以在英文Bushes中保留“林”的寓意;
2.Bushes译为灌木,灌木本身有在地原始生长的自然属性,枝干枯死但根部依然存活,亦可做新枝干嫁接。寓意作为玉林在地孵化内容的物理空间,输出的内容却是重新再生的;
3.“林”,繁盛的样子,符合项目初期以打造“共建共享的内容空间品牌”,也指代玉林街区未来的活力景象;
4.“林”字本身在古汉语词典中,形容聚集在一起的同类人或事物,如士林,艺林,寓意项目本身意在打造围绕内容本身,跨领域多形式孵化吸引以“大众/小众/分众”品味自居的年轻人。
新旧相融 打造青年文化平台
作为成都高新区着力打造的城市更新项目,如何进一步更新升级成都玉林街区,同时让社区营造复合文化氛围、活化街区商业及消费人群,是项目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从建筑的改造方式,到未来运营模式,设计师对Bushes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试图打造一个青年文化的社区孵化器,希望它成为一个崭新的文化标志。
Bushes项目改造演示▲
“
我们将Bushes定位为一个跨媒体的青年文化平台,让青年文化和老玉林的特色融合共存,让新来到这里的青年人和玉林本来的居民保持一种对话关系,呈现一个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社区。
——艺术家、Bushes设计师王亥
”
在改造初期,项目便明确以“应保尽保”的建筑手法改造。项目在尽可能保留原始建筑肌理的同时,对不能保留的建筑片段选择了以完全当代的建筑手法做表达,采用波纹铝板等全新的建筑材料,使整个建筑“新旧相融”,营造有时光感的交替与对比,将年轻人的价值符号融入其中。
今后,按照“空间品牌”及“玉林内容发电站”的定义,Bushes将专注于文化赋能实体空间,以文化内容开发+空间运营+艺术创新为旨;以跨媒介艺术IP为内容,整合聚集多领域,多形态输出内容的空间品牌。
文化赋能激发城市内生活力
随着Bushes的正式亮相,它也迎来了首个展览——“街头系谱・到期作废”。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月3日,围绕可持续生活的主题,呈现给大家一次关于“材料再造”“产品再造”“文化再造”的内容分享。作为Bushes的首次亮相,这次展览更是一次从建筑到文化的全面呈现。
“
由于Bushes项目建筑本身属于城市旧改项目,‘应保尽保’的旧改思路也是一次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实践,所以我们将Bushes首场展览定义为一次在‘旧改现场’的关于可持续生活的探讨。
”
破碎的瓷器组群、零散的建筑废渣、多彩的残留贝壳……各种看上去已经结束生命周期的“废品”,在这里得到重新的有机组装、整合,形成全新的视觉体验。展品陈列于Bushes的多个空间之中,以艺术的面貌全新呈现,与建筑完美融合,带给人们无限的思考与遐想。
以Bushes为开端,成都高新区将聚焦青年文化,提供艺术设计、文化展览、新零售等全方位的体验,定期更新主题和内容,让大家通过多种方式,沉浸式感受独属于成都高新区的城市更新空间和品牌魅力。
未来,Bushes还将通过内容创新、体验创新,在进一步挖掘玉林片区文化记忆的同时,不断更新社区业态,增强老市井生活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真正诠释将过去和未来衔接于现在。
温馨提示
如需前往观展,请错峰出行,带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配合做好亮码测温等疫情防控措施。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