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养孩子,总喜欢把孩子养的胖嘟嘟的,脸上都是肉,捏起来都是软软的感觉。胖对他们来说,不是“胖”,而是“福相”。
但是肥胖现在已经正式被定义为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以上定义来自度娘)而且在柳叶刀的子刊The Lancet Diary betes and Endocrinology中也明确引用了世界肥胖联合会的主张—“儿童肥胖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应等同于疫苗管理”,政府应该采取行动,通过积极的政策预防疾病。
而在物质水平进步飞快的今天,儿童肥胖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健康的大问题。肥胖的儿童比同龄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而且由于肥胖还会引起脂肪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非常容易从肥胖延伸到糖尿病。除了这些身体上的影响,过度肥胖的孩子还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体重产生自卑,孤僻甚至抑郁的情况。
而且儿童肥胖就预示着成年肥胖,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肥胖儿童直到成年的成长曲线模拟》,文章收集了来自五个国家的41567名儿童和成年人的176720项身高和体重信息,建立模拟成长曲线。并创造出代表一百万名19岁儿童的1000个虚拟数据,预计他们在35岁时的身高和体重信息。模型预测大多数(57.3%)肥胖儿童在35岁依然会肥胖,对于严重肥胖的儿童,35岁不肥胖的几率从2岁时的21.0%降到19岁时的6.1%。无论怎么说,肥胖都不是什么好事情,过度肥胖更会对孩子从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伤害,甚至会影响以后的身体健康。
现代社会,儿童肥胖的大多数原因都是吃出来的,独生子女政策让孩子成为了每个家庭的掌上明珠。也正因如此,父母对孩子在饮食方面需求完全不会拒绝,所以挑食,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喜欢吃油腻煎炸的食物以及甜食,不运动等不良的饮食习惯成为了孩子过度肥胖的元凶,而父母的纵容更是加深了肥胖的程度。
因此,在预防和调理儿童肥胖这件事上,解铃还须系铃人,父母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儿童与成人不同,儿童还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能用过激的治疗方法,比如断食。而且儿童心智不成熟,也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及营养师进行体重管理。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介入。由父母引导,教育和管理孩子的日常饮食,杜绝高脂肪,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并保证孩子每日摄入的足量、均衡的营养,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纠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固定三餐的用餐时间,多给孩子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督促孩子多运动。在为肥胖儿童进行饮食调整中,切忌极端地控制热量,这样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还会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导致孩子对体重控制产生抵触情绪。
除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的肥胖以外,在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中发表的文章《早期的微生物接触与肥胖风险:因果关系的证据?》中提出了另外一个观点。儿童高热量的不良饮食使肠道中的有害菌增加,促使低水平炎症发生,破坏肠粘膜屏障功能,造成肥胖和代谢疾病。根据这一观点,肠道菌群可能也是影响体重以及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也可以通过调节儿童体内的肠道菌群,使产酸的有益菌增加,抵抗炎症,提升肠粘膜屏障功能,从而抑制肥胖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产生。
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最重要的都是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胖嘟嘟”的孩子虽然看上去很可爱,但是可爱底下埋藏着的都是定时炸弹,为了孩子的健康,从现在开始关注肠道菌群,开始管理孩子的日常饮食,开始对孩子进行健康管理。
欢迎点击下方“写留言”与小编交流心得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