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问:君子亲亲仁民,仁民爱物,施之有序。戒杀放生,先务其末矣。

答:孟子所言,是亲疏次第,非先后次第。若必尽此而后及彼,则幼失父母,而利济苍生;未登仕版,而放生修善者,反得罪于君父矣。孟子岂作此执滞之论耶?又况亲仁爱,理本相成,不宜分之为三。有子以孝弟为仁之本,是亲与仁不可分矣;孟子称以羊易牛为仁术,是仁与爱不可分矣;孔子谓断树杀兽非孝,是亲与爱又不可分矣。譬之元首股肱,虽有高下之殊,然其间血脉贯通,相依为命,岂可过为区别耶?

又问。

答:政惟仁民之故,劝人爱物。子之爱人也以口腹,仁民之小者也;予之爱人也以心志,仁民之大者也。

【译白】

问:君子由爱自己的亲人,进而以仁心对待民众,进而爱惜万物,实施起来有一定的次序。提倡戒杀放生,不是先从最末做起吗?

答:孟子所言,是亲疏次序,不是先后次序。如果一定要按照此次序去做,那么从小失去父母而利济苍生的,未入仕途而放生修善的人,反而是得罪于君父了!孟子哪里会有这样呆板的言论呢?又何况亲、仁、爱,意义本来是一样的,不宜分之为三。孔子的学生有子认为应该以孝弟为仁之根本,这就是说亲与仁是不可分的;孟子说以羊换牛是为仁术,这就是说仁与爱是不可分的;孔子说断树杀兽不合乎孝道,这就是说亲与爱是不可分的。譬如头与臂腿,虽有高下之分,但它们血脉贯通,相依为命,难道能把它们分割开来吗?

又问。

答:真正要实行仁政,必然是先劝人爱惜物命。你认为的满足百姓口腹之欲就是仁政,其实这是小仁小爱;我说的以平等之心、慈悲之心,去爱惜一切生命,这才是大仁大爱。

【原文】

问:儒门戒杀,不过谓见生不忍见死,闻声不忍食肉。佛教必欲一虫不伤,与墨子兼爱何异?

答:墨子当日,何曾有戒杀之说?考之古书,皆未见也。况其学术之谬,在薄亲,不在兼爱。若以兼爱为非,则孔子谓泛爱众,孟子谓仁者无不爱,试问泛与无不,何异于兼耶?至于摩顶放踵之说,乃好仁不好学所致,与从井救人,同其流失。彼既杀身无补,势必反归其咎于仁。孟子极其流弊,所以斥言之,此语不可向无智慧人道也。

【译白】

问:儒门戒杀,不过说到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佛教必定要一虫不伤,与墨子兼爱有什么差别?

答:墨子在世时,何曾有过戒杀之说?考证古书,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何况他的学术错谬的地方,是在“薄亲”,而不是在“兼爱”。若认为兼爱不对,那么孔子说“泛爱众”,孟子说“仁者无不爱”,那么请问“泛”与“无不”与“兼”有什么差别?

至于“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摩伤)〗之说,是好仁不好学所致。这与孔子所讲的“从井救人”〖君子救人奋不顾身,但不能作无谓的牺牲,险入井中,同归于尽,于人于己都无好处。身在井上,乃可以救井中之人;若跳到井里去,则不能救矣〗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说既要勇于救人,又要善于救人,智勇双全,才能称得上是真仁者。不然的话,自己已死却无补于救人,势必会归咎于仁,这样就有过失了。孟子看到了其中的流弊,所以予以斥责,这些话是不可以向那些没有智慧的人说的,以免错会其意。

【原文】

问:孟子谓人爱其兄子,与邻之子,本有差等;而佛氏有平等之说,故谓其近于墨耳。

答:孟子此言,论情也,非论道也。不观仲尼之言乎。仲尼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又曰,大道之行也,某未之逮,而有志焉。观此,则孟子所微言弹击者,正孔子所咨嗟叹慕,为不可及者也。

充孔子之言,则如天之无私覆,地之无私载,日月之无私照。充孟子之言,则爱其兄子,又不若自爱其子矣。故孔子一念,可扩充;而孟子一念,不可扩充也。况名教所以坏者,皆由争名夺利,过于私之患,非过于公之患。则孔子所言,乃吾儒救时良药;而孟子所言,不过以水济水耳。论道者,当以孔子为正。

问:然则夷子,反过孟子乎。

答:燕雀安能拟鸿鹄。爱邻犹兄子,孟子之言也。信为夷子实事,误已。

【译白】

问:孟子说人疼爱自己的侄子,与疼爱邻家的孩子,本来是有差别的。而佛家有众生平等的说法,这与墨家学说不是很相近吗?

答:孟子这段话是从世情来说的,不是从道的本质来说的。没有看过孔子的言论吗?孔子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因此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亲人为亲,而是以自己之亲推及别人之亲;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儿子为子,而是以自己之子推及别人之子。现在大道已经渐渐隐没,天下划分成为一个个小家庭,各以自己的亲人为亲,各以自己的儿子为子。孔子又说,大道实行,我没有看到,但有志去实现它。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孟子所极力抨击的,正是孔子所慨叹仰慕立志想要实现的。

把孔子的言论进一步发挥,那么就如上天无私地覆盖大地,大地无私地厚载万物,日月无私地照耀一切。把孟子的言论进一步发挥,那么疼爱自己兄长的孩子,又不如疼爱自己的孩子了。因此,孔子一念,可扩充;而孟子一念,就不可扩充了。何况名教之所以被破坏,都是因为人人争名夺利,过于自私,并非因为过于公正的缘故。那么孔子所言,正是我们儒家救时的良药,而孟子所言,不过是以水济水罢了!论道者应当以孔子为正。

问:夷子的德行难道超过孟子吗?

答:小小燕雀怎么能与胸怀大志的鸿鹄相比呢?疼爱邻居的孩子如同兄长的孩子,这是孟子的反问。如果认为这是夷子所做的实事,那就错了。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