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ǒu(音狗)形声字。从艸,句( gōu)声。
本义:草名。也是菜名。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苟,苟艸也。从艸,句声。〔古厚切〕”
“苟”的演变
现代汉语汉语如下:
⒈ 姑且,暂且。如:苟延残喘、苟且。
⒉ 马虎,随便。如:苟合、不敢苟同。
⒊ 如果,假使。如:苟富贵,无相忘。
⒋ 中国姓氏。作为姓氏时读音有四种:gou 、gōu 、gǒu 、gòu。苟姓起源较多,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湖北四省。
茍
读音jì(音记)
含义:自我要求。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茍,自急敕也。从羊省从包省从口。口,犹慎言也。从羊,羊与義(义)、善、美同意。凡茍之属皆从茍。〔己力切〕” 这里的「敕」是警诫的意思,而「自急敕」则有「自省」、「自我警惕」的意味,这与后起的「敬」、「警」等字都有意义上的联系。
“茍”的演变
甲金文从「羊」省,从「卩」,与「羌」字的字形近,「茍」疑象羌族人恭敬跪坐之狀,是「敬」的初文。古代羌人被殷人当作奴隶,故以羌人来表示恭敬。「羌」兼充当「茍」的声符。后引申为谨慎、儆戒、警惕。「羌」与「茍」的分別在于「羌」字的人形是站立的,「茍」字的人形是跪坐的。
字形比较
特别注意的是,「茍」很容易和「苟」相混淆。《康熙字典》「茍」上面是“卝”字,而「苟」字上面是“艹”,古代写作「艸」部。
“茍”甲骨文和早期金文字形近似,象人机警地竖起狗一样的耳朵, 表示警惕、 恭敬, 故有“敬、警、儆、憼” 的含义。后加 “口” 或表示手持武器的 “攴” (pū)会意武装警戒,加 “心” 表示恭敬发于内心。小篆将以上字素综合起来分成 “苟”、“敬”、“儆”、“警”“憼”五个字义相同或近似的字。 《说文》分别释:“苟,慎言也。”、“敬,肃也。”、“儆,戒也。”、“警,戒也。” 、“憼,敬也。”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