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_箭在弦上_箭镞

11月17日,央行、金融局、证监会召开了座谈会,会上提了一句力重千斤的话: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与之配套,另提了三个“不低于”原则:

各家银行自身房地产贷款增速“不低于”银行行业平均房地产贷款增速;

对非国有房企对公贷款增速“不低于”本行房地产增速;

对非国有房企个人按揭贷款增速“不低于”本行按揭贷款增速。

实际上,就是“强制”银行继续给房地产行业放贷的意思,哪怕回报不高、哪怕可能有风险,但为了大局着想,银行就“奉献”一下吧

……

这预计对房地产板块、房地产产业链的中期、长期都有比较大的影响。今天聊聊这个话题。

1、为什么重提“三支箭”?

这次三部门的会议,其实是房地产的“新三支箭”;提法不新鲜,只是现在有了更严的要求。

去年10月,监管对房地产发了“三支箭”,分别从“信贷、债券、股权”3方面对房地产进行了松绑。

信贷方面,六大行和多家房企签订战略合作计划,提供“超万亿”的授信额度;

债券方面,央行提供大约2500亿元的民营企业融资债券;

股权方面,恢复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的再融资。

因为这“三支箭”,去年11月房地产板块一口气涨了30%多。

箭镞_箭_箭在弦上

但是大家知道,涨上去了之后,从去年12月开始房地产板块又跌下来。原因在于,效果不及预期!

比如,银行为了风控,只愿意把钱贷给优质企业,优质企业可能不是很需要额外的资金;真正需要资金支持来度过危机的房企,反而贷不到钱;

比如,虽然放开了股权融资,但市场认为房地产“大势已去”,不愿意高价认购股权。今年8月,万科就取消了150亿的股票增发,原因是,投资者愿意出的价太低了,万科觉得不划算。

这就是说,虽然去年10年就出台了“三支箭”,但目前来看,效果并不佳。所以今年要“再加把劲”,重提“新三支箭”。

当然有人可能认为“口说无凭”,凭啥说“三支箭”效果一般?

说组数据。

今年10月单月,房地产境内融资额只有225.7亿,同比大幅下降47.1%。

从净额来看,今年10月单月房地产净融资额为-423.5亿;也就是10月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钱,大概只有偿还额的1/3,远不够“借旧换新”。

从累计值来看,今年1-10月房地产的累计净融资额为1332.6亿;就是说,房企的现金不断流出。

所以可知,现在房企的资金压力有多大。前段时间,万科的美元债大跌;万科已经是国内最优秀的一批房企了,它的债务都让人担忧,何况别的房企?

最后,怎么办?

房地产是“高杠杆”行业,肯定不能出事,不然会出大事。

然后现在销售端比较弱,内部“造血”慢;而且房产不比别的商品,不可能“大降价促销”,卖不动了只能“熬”,花钱、花时间熬。

所以说来说去,唯一能指望的还是从外部“输血”;这就是现在重提“新三支箭”、从融资端支援房地产的意义!

2、“新三支箭”影响几何?

可以预计,中期“新三支箭”能给房企续命!

因为“新三支箭”增加了很多“强制条款”……我们的金融机构多是国企,“听话”;预计这次对房企的资金支持会比去年更“有效”。近期地产债大涨,就是市场预期房地产的资金危机缓解的明证。

箭镞_箭在弦上_箭

但是,聊房地产的长期,就跟“融资端”关系不大了;长期看“需求”。

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假设一个人失业了,如果失业3个月,亲戚支援点生活费,问题不大;如果失业6个月,朋友再支援点,也能度过难关……但是如果失业个2-3年、或者根本找不着工作了,那么,再怎么支援也于事无补。

所以,“找到工作”才是失业人员的解决办法;同样,需求恢复,才是房地产的终极解决办法。

房地产的需求怎么样呢?

说实话,目前不太乐观。

看第一个角度,截止到10月,今年的“房屋新开工面积”已经累计同比大幅下滑了23.2%。最了解消费者的是生产者,现在房地产商都不愿意“新开工建房屋”,说明需求不行。

看第二个角度,2021年中国新增城镇化人口只有1205万人,创历史新低;2022年新增城镇化人口进一步大降为646万,再创新低。

大家知道之前新增城镇化人口有多少?2018年是2090万人,2012年是2248年。都是2022年的3倍以上!

买房的人,很大部分是“农村人口进城安家”;现在进城的农村人口大幅减少,房子能卖得动吗?

再进一步说。

新增城镇人口最终还是取决于“结婚率、生育率”,人们想愿意结婚、愿意生小孩,总人口才能不断增长、才能不断增加城镇人口、才能不断增加对房屋的需求。

但是,2012年中国结婚率还有9.8%,到2021年已经降为5.4%,近乎腰斩;2012年中国生育率是1.8%,2021年降为1.16%,大幅下降36%。

结婚率、生育率都大幅下降,未来购房需求可能大幅增长吗?

总的来说,对房地产的“长期需求”,我认为“降低预期”为妙。

3、未来展望

上面还有一点没说,就是目前我们“对房地产的定位”可能发生了点变化;政策现在着重发展“保障房体系”。

比如10月30日的金融会议上说,“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998年的“房改”,开启了商品房20多年繁荣发展的时代;现在房地产的定位又变了,难道不会开启另一个“新时代”吗?

所以,不能用“旧思维”来看房地产。当然,未来怎么变,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保障房体系的发展,商品房的需求必然会削弱;经济困难的群体有了便宜的保障房,还会买昂贵的商品房吗?

箭_箭在弦上_箭镞

综上,总的来说,地产的空间可能已经不大了……

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房地产板块、和房地产产业链分开;就算商品房的需求不佳,不代表房地产产业链没机会。

房地产产业链包含建筑材料、基建、房屋设计等等,但它们的需求不仅跟房地产板块相关;基建的提速、城中村的改造、保障房的建设,都会提升房地产产业链的业绩。

今年10月,人大批准了1万亿的特别国债。

前些天央行表态,将为“三大工程”(指:保障房体系的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预计规模不低于1万亿)。

用白话说,这2万亿得资金大部分都会用来搞基建、建/修房子,最后都会转化为房地产产业链的业绩。

所以,相关板块还是有机会做一做。

好了,关于房地产就介绍这么多了。

当然,文章所写只是我们研究的一小部分,房地产是“周期之母”,它的兴衰影响非常广,消费、医药、银行、甚至科技,莫不受它的影响;就不一一细说了。

如果大家对我们的研究有信心,想加入“VIP战队”、跟着一起操作,可以联系我。

箭镞_箭在弦上_箭

如需看大盘及赛道估值,看第三条文章。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