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恶人自有恶人磨》。
汉文帝刘恒临死前有交代,他对儿子景帝说:“如果有什么麻烦,中蔚周亚关可任将领兵”。从这个临终嘱咐看,文帝对诸侯造反是有心理准备的。一边给可能要造反的吴主赐个拐棍,让他踏踏实实养老,意思很清楚:年纪大了,别瞎折腾了;一边又给儿子准备好了带兵的大将,这叫有备无患。
晁错不知道文帝深谋远虑,还以为众人皆醉我独醒,卖弄聪明,天天嚷嚷:吴王要反!吴王要反!只有小聪明不请世事者才精神抖擞,哇哇乱叫。诸侯坐大朝野,有识之士人人见之,大家不挂在嘴上,皆以为此事甚大,能做不能说,宜缓不宜急。
晁错只看见大家不吭声,就以为别人都是傻瓜,犯了严重的幼稚病。晁错一副以天下为己任的模样,慨然道:我就要这样做,事关刘氏江山社稷,天下安危,我要不管就麻烦大了。俗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强人自有强人锉。对付晁错的热晕症要用袁盎的阴泄之药。
袁盎在吴王那里做过相国,按照晁错“刻深”的逻辑,袁盎做到吴王的相国。吴王要反,袁盎一定参与策划;即使没有参与也一定知道;知道而不检举揭发和参与策划罪恶相等。这种逻辑杀伤力极强,罗织罪名就要这么办。
袁盎不是吃素的,他托了窦婴的门路,找个借口,比如自称有破吴良策,需要直达上听,于是得到了景帝的接见。景帝问袁盎:“有何良策?”景帝以为吴王是只病猫,没有想到病猫扑过来,居然有些虎威,内心有些怯,但又不能有所表示。袁盎说:“有些话只能对您一个人说”。
景帝一挥手,两旁的人全部退下,只有晁错站立不动。晁错早就以为自己和皇上好得和一个人似的,袁盎坚持:“就只能对皇上您一个人说”。景帝示意晁错,晁错不得已只好退出。空旷的宫殿里只能听到晁错咬牙的声音,袁盎这才沉着地说:“您知道吴王刘濞为什么造反吗?”景帝脑子有点乱:靠!不就是因为老子要削藩吗?还有别的原因?袁盎说:吴王他们造反的口号是清君侧,他们说了您是皇上,他们是诸侯王,大家都是神仙,突然冒出个妖怪,就是晁错同志,他破坏了朝廷安定团结的和谐局面,所以他们是要来找晁错算账的。把晁错杀了发个诏书给吴王,说明一下以后皇上不会秋后算账。
袁盎做了个抹平一切的手势的,“一切都会恢复,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景帝正在悔不当初,一听能恢复到和过去一样,心里已经认可了:这样对晁错本人来说是不是有点不公平?袁盎知道景帝这种人劝不如激:您找我问平定反叛的计策,我的计策就是这样,其他的您看着办。
皇帝一般犹豫不决时就召集大臣们开会讨论,看看大家的态度。大臣们一听说“舍晁”计丢晁能不能退吴已经不重要了,大伙儿的共识是先把晁错杀了再说。说实话景帝心里还是不忍犹犹豫豫地:那么···同意的···话还没说完会议室里手臂如林,有的人还举起了双手,景帝决定立刻下手。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