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身在紫禁城的咸丰心中惊慌失措。 肃顺、端华等军机大臣极力劝说皇帝立即离开北京,去承德热河暂住一段时间。
咸丰一筹莫展,只能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出去躲藏。
今年八月初八,咸丰与皇后、宜妃、丽妃、载淳亲王、肃顺、端华等120余人,日夜赶赴承德热河避暑山庄。
这次去避暑山庄,名义上是为了探望木兰。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游览花木兰”只是一个掩饰自己匆忙逃跑的借口。
离开的时候,为了减轻负担,宫里的排场自然不如以前了。 每个后宫只能带三四个宫女,五六个太监。
临行前,咸丰命令奕欣留在宫中,继续与外国人谈判。 他对自己的祖先深感愧疚,但仍然盼望着回到金碧辉煌的紫禁城。
但令咸丰没想到的是,他再也回不来了,也再也没有活着回到京城。
经过一段坎坷的旅程,几天的行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热河宫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规模宏大,风月无边,四季如春。 过去,康熙皇帝每年四月来到这里,十月离开,在避暑山庄度过了整整一个夏天。 后来,乾隆皇帝、嘉庆皇帝也经常来此。
现在,咸丰皇帝已经逃到了这里,但他的心情当然与他的祖先有很大不同。 在他看来,这里的宫殿并不是避暑胜地,而是避难所。 当晚入住“烟波致霜宫”,这是清代的一座宫殿。 热河皇宫,嘉庆皇帝驾崩的地方。
由于旅途坎坷、惊吓,咸丰皇帝到达热河宫当晚就因感冒、感冒痰喘而病倒。 而且,咸丰从去年开始就经常感到小腹疼痛,有时往往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 经过太医诊治,肝、脾、肾都很虚弱,应该静下心来照顾自己。
然而,太平天国运动肆虐,清军战败的紧急消息频频传来,让咸丰帝坐立不安。 益新与洋人谈判的一次次失败,让他更加心碎,他心里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仿佛预感到灾难即将来临,整天闷闷不乐,心情不好。情况变得越来越糟。
此时,恭亲王奕欣留在宫中。 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他组织太监转移财宝和奇物,以防止英法联军攻占宫殿并进行抢劫。
宫中的宝物保住了,恭亲王奕欣却忽略了另一件宝物,那就是圆明园。
果然,当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烧杀淫掠后,又赶往北京西郊的圆明园。 他们洗劫了圆明园内的所有珍宝、古董、典籍后,烧毁了圆明园。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所剩无几,只剩下废墟和荒凉。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并威胁炮击清宫后,恭亲王奕欣为保住皇宫,无奈紧急投降,并签订了另一份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这是对国家的侮辱和羞辱。
当奕辛将这一切详细地向热河汇报时,咸丰看到奏折后心态彻底崩溃了。 一种难以形容的怨恨让咸丰帝几乎无法忍受。 他似乎感觉自己拼尽全力支撑的“天堂”已经不复存在了。 它崩溃了。
他本来就虚弱无比,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 他的心像刀割一样疼痛,他吐血了。 他喊道:“我们祖先创建了200多年的大清王朝即将灭亡,我该如何面对?” 祖先在哪里?”
咸丰越想越恨自己。 他越想越觉得羞愧。 他干脆闭门一两个月,连审阅接二连三的奏折都懒得看。
咸丰此时并不是不想回京城。 他从小就熟读历代经典。 他不是不知道圣驾长期离开京城的危险。 他本想尽快返回六安,安抚人心。
然而咸丰帝对外国人的猜疑太深了。 在这种心理障碍下,当留京大臣向他尽快回宫上访时,咸丰决定推迟回京,并下令王公大臣不要再向他上访。 北京很重要。
面对半壁江山的崩溃,咸丰的意志急转直下,就像他的健康一样,迅速崩溃。 按理说,他应该好好照顾自己的。 然而,咸丰皇帝仍然没有忘记纵情享受。 他在热河日夜沉迷于四件事,这让他的身体更加糟糕,一下子崩溃了。
一、贪图美色,放荡不羁
清朝的皇帝大多都是勤于政事的。 即使没有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也足够自律,很少沉迷于声色。 咸丰皇帝是清朝皇帝中的另类。
在避暑山庄里,咸丰帝一味逃避现实,依然只想自由快乐。 虽然他有很多妾,但他仍然不满足。 他还保留了许多汉族美女和名演员,以随时招来运气。 由于纵欲过度,吃各种各样的东西,他喝各种补品,终日沉迷于狗马的享乐之中。 咸丰帝的身体越来越虚弱。
二、沉迷于看戏、听音乐
咸丰痴迷于看戏、听戏,尤其是当他面临内忧外患,眼见自己无力拯救濒危的清王朝时,便投降沉迷于戏曲,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甚至在逃往避暑山庄的时候,咸丰帝也不忘记下令把宫廷戏班迁往热河避暑山庄。 有时他还请一些北京的民间剧团来园演出,并先后从京城调来了两百名演员。 许多人被调到避暑山庄为他代理。
当剧团到达避暑山庄时,咸丰开始了他的狂欢生活。 他上午唱《华唱》,下午唱《阿卡贝拉》。 天冷的时候他在屋里表演,夏天的时候他在《如意洲》表演。 心情好的时候,咸丰帝也得盛装打扮上台唱两句诗,用淫乐来宣泄内心的郁闷,每天都乐呵呵的。
咸丰,居热河,自号“其乐道士”。 他不仅喜欢看戏,而且还非常研究戏曲。 他甚至观看艺术家向太监传授技艺。
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已进入生命的最后时刻。 这次他病得很重,不过身体状况稍好一些。 十五岁时,咸丰拖着病体听了十一天的戏。
避暑山庄共有三处戏台,一处在勤政殿前的福寿园,一处距离咸丰行宫最近,另一处在如意洲。 如意州三面环水。 舞台临水而建。 咸丰最喜欢。 我在这里听了一场戏,去世前两天,我拖着病体去如意州的依依云霄剧场看戏。 他告诉我“如意洲的花儿还会照常歌唱”,并安排第二天演出。 可以说,到死也不会罢休。 改变你的声音和外表真是太好了。
三、贪美酒
在避暑山庄逃亡期间,咸丰每天都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 由于精神紧张,咸丰皇帝经常失眠。 每天晚上,他睡一会儿就会被噩梦惊醒,只能靠喝酒来摆脱。
虽然咸丰很喜欢喝酒,但是咸丰的酒量却很不好。 他一喝酒就醉了。 酒后经常醉酒,打骂太监,体罚宫女。 清醒之后,他不禁自责,可自责之后,他又忍不住又喝醉了。 喝醉后,他不断地做出醉酒疯狂的场面,一遍又一遍,导致他的精神整天处于崩溃状态。
四、贪吃鸦片
据史料记载,清初几代皇帝都严格禁止买卖烟草和鸦片,道光时期更为严格。 然而咸丰继位后,不仅没有禁鸦片,还违反了不吸鸦片的祖训,带头吸食鸦片。
到达热河后,咸丰更喜欢吸鸦片来麻醉自己,并委婉地称之为“一龙寿如意膏”、“紫霞膏”。 这也是他身体虚弱,体力不足的原因。
据相关史料记载,咸丰小时候体弱多病。 当他还是一个王子的时候,他在狩猎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经过太医精心治疗,骨病虽痊愈,却成了残疾,成了跛子。
文宗体弱,善骑。 当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在南苑狩猎,追赶一群动物时,从马背上摔下来,摔伤了臀部。 到思医院正骨治疗后,他的余生都难以出行……
——民国·赵尔巽《清史稿·文宗年谱》
根据上述史料记载,咸丰皇帝本来身体就不好,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再加上他在京城时,因酗酒淫乱,精神空虚,脸色蜡黄消瘦,经常咳嗽。
如今咸丰帝还在热河避暑山庄里如此放纵、折磨自己,自然离死也不远了。
后来,咸丰的身体一天天垮下来。 虽然御医们声称咸丰帝的龙体只是轻微不健康,但咸丰很清楚,御医们不敢发声,留给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关于咸丰的死,史书上还有一个关于“停止喝鹿血”的故事。 据说,咸丰在北京时,酒色劳累,面色蜡黄消瘦,经常咳嗽。 太医诊断他的病情时,说可以用鹿血来补“阳虚”。
咸丰同意用此方来治疗此病。 当时,圆明园内饲养了数十至数百只鹿,每天采集鹿血供咸丰饮用。
逃往热河之前,咸丰原本想下令将鹿带走,但当时很多大臣都劝说他,英法联军已经逼近京城,逃走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又怎么会在意呢?这些鹿?
后来咸丰到达热河时,鹿群就留在了京城。 结果,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 圆明园里的鹿死了,逃走了。 然而身在热河的咸丰却不懂得休养生息,终日沉溺于声色之中。
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晕倒时,尝试服用鹿血救命。 然而,急忙没有鹿血滋养他,咸丰帝已经濒临死亡。
“宗文宗病重,命取鹿为祭品,但急不可及,遂崩。”
不管是不是因为不再喝鹿血,咸丰已经到了断气的地步。
咸丰去世前夕,他自己也明白自己已接近生命的终点,是时候让他一个人呆着了。 他倚在龙榻上,命召朝臣,断断续续地说,应该让载淳立太子,肃顺等八大臣联手。 协助处理政府事务。
1861年8月22日清晨,哭声震动承德热河宫。 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至爽殿病逝。 他去世时年仅31岁,是清朝唯一一位异地去世的皇帝。 死后葬于清东陵定陵。
咸丰即位以来,只平静地生活了几天,最后在逃亡中死去。 他也算是一个悲惨的皇帝了。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