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7期总82期
作于2021年8月,2023年6月,2023年9月
摘要:读文章,即使是出自著名文科教授的,也常常看到词不达意、错的离谱、风格不佳的。本文再举两例。用意在提醒行文要讲究,用词要准确。要用启功的办法,多查字典。文章草稿,要请同行审看。知耻近乎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等懂得这个的时候,作文算入门了吧。
目录:
一、“一见嗜痂”
二、“上下其手”
三、近距离观察实物、接触、触摸、撫摸、触碰
四、彩蛋:作者小楷抄杜甫诗《四松》
五、参考文献
往期相关链接
一、“一见嗜痂”
2021年8月某天读文章,赫然读到一句:“与X老师认识于4年前,对其书画,我一见嗜痂。”
整篇文字是正儿八经的语气,并不是在戏谑,不是在追求个性化表达。嗜痂这词用错了。作者是在表达对于这个老师书画的钦佩,他并非在高级黑,不是认为X老师的书画是伤口上的脓肿疮痂。
《宋书·刘邕传》:“邕所至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鰒鱼。尝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灸疮,疮痂落牀上,因取食之。”
这个典故鲁迅先生在《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中用过:“但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嗜痂之癖”。
二、“上下其手”
2023年6月又读同作者另一篇文章:
用看着很有文化,但是他未必很明白如何用的词,会出问题。书画圈里,对于用手打开书画真迹俗称“上手”,可是作者明白“上下其手”是来用表示“玩弄手法,通同作弊”吗?
抄一段微信文章(参考文献3):
“这是一则发生于春秋时代的故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这样的记载:
楚侵郑。郑皇颉戍〔shù〕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xū〕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伯州犁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
这段记载,译成白话,大意是:
楚国侵犯郑国。郑将皇颉带兵守御,出城和楚军作战时,不幸大败。楚国的穿封戌活捉了皇颉,可是公子围(即楚共王之次子,楚康王之弟,亦即后来的楚灵王)向穿封戌争俘虏(他硬说皇颉是他俘获的)。两人争执不下,便到“太宰”伯州犁那里去评理。伯州犁说:“这最好问俘虏自己。”于是把俘虏皇颉带来。伯州犁向上髙举起一只手,恭敬的指着公子围,对皇颉说:“这位是公子围,是我国国君宠爱的兄弟。”然后,把手放低,向下轻轻指着穿封戌说:“这个人名叫穿封戌,是我国边远外地的一个县官。究竟是谁把你捉住的?”皇颉见伯州犁介绍时,手势语气,大不相同,心里早已明白了他暗示的意思,便趁机逢迎,撒谎道:“我皇颉遇到王子,就大败被俘。”
由于这个故事,后人形容玩弄手法,通同作弊,就叫做“上下其手”。
《旧唐书•魏征传》:“昔州黎上下其手,楚国之法遂差。”
参考文献4讲得更全面。我很赞成。
三、近距离观察实物、接触、触摸、抚(撫)摸、触碰
如何表达第二节作者想表达的意思?直接用“近距离观察实物”即可。用“接触”、“触摸”也合适。“触碰”的碰字可能损害被碰的一方,因此不合适。“抚”是古人会用的词,当今带一点价值判断,表示由于对被接触的物品的喜爱而小心翼翼,不太适合需要客观理性观察的研究场合,而如果有机会接触巨迹,那么用抚(撫)摸则完全合适了
说到“撫”,那么不妨谈谈这个学书法的人应该知道的字。“撫”既是一个正字,又是“摹”的异体字。作为正字,音”fu3”, 集王圣教序,祭侄文稿里都有。
然而这个字形,也是“摹”的异体字,如张大千在一张画作的题,应读“摹”:
而下面即为“抚”。
就“撫”字,感谢与书友米克超、王颖盈的讨论。
四、彩蛋:作者小楷抄杜甫诗《四松》
学习书法,当切身从心里认识到经典之好的时候算登堂入室了吧,从此可以一步一步攀登。
五、参考文献
1、
2、
3、
4、
5、
往期相关链接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