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说今年3月以来,高华汇丰(由高盛集团独资控股、国内首家外商独资券商)在A股的持仓汇总。
其中,新进103家,加仓13家,11家不变,减仓20家。
高盛作为美国的顶流资本,在用真金白银加仓A股。
众所周知A股在3-4月以及9-10月大跌,但是高盛在这期间一直在大举买入。
很难想象,给国人印象十分狡猾的高盛,却是身在美国心在中国的“外奸”。
二
这一次外资加仓中国,确确实实地卖在了最底部,然后趁政策反转不得不右侧追高。
一直以来,外资被誉为“聪明资金”。
这个聪明资金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还是17-20年加仓白酒等核心资产、叠加核心资产大涨的滤镜加持。
这在贵州茅台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2013年,贵州茅台遭遇塑化剂和限制三公消费的行业危机。
整个公募,对茅台的持股由12年的14535.99万股减持到15年的3333.04万股。
但是以美国奥本海默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GIC,以及坊间流传的李录席位易方达香港为代表的外资却在大举加仓贵州茅台。
美国前奥本海默基金副总裁李山泉曾点评贵州茅台:
像茅台这种品牌,世界上也没有几个,中国人更愿意相信我们自己的品牌。只要这个企业扎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领域,日子基本都会比较好过。
淡马锡总裁谢松辉曾在博鳌论坛大酒店强调茅台是中国民族品牌的代表。
李录对茅台的评价则是:
价值的真正来源在于公司本身价值的增长。茅台每年产生的利润能力都在增加诱多诱多,这为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提供了更大的增长动力,所以茅台的价值一直在增长。
按三大外资退出茅台前十大股东时的股价粗略估算,GIC赚了近20亿,奥本海默赚了近30亿,而李录的传说席位最为夸张,赚了100亿。
三
但外资的聪明资金属性,在这次大跌中却金身破灭了,这跟曾经减仓贵州茅台的公募基金,并无太大的区别。
如果用“互联互通A股投资指数(931260)”来衡量外资的整体投资水平,与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进行对比。
就会发现,外资近5年的涨幅为28.89%,而公募基金的涨幅为49.08%。
也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从他在上市公司期间和外资投资者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外资真的一点不比内资机构强,研究颗粒度粗太多了……
去年九十月外资撤退中国,由于外资在散户心中的地位特别高,估计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
但事实证明,这一次内资赢了。
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圆,生活如此,投资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