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内兄》
烟雨清明悼内兄,悲情万分泪蒙蒙;
广州南宁互置换,文武殊途皆英雄。
廖 文、廖 球是广西武宣县县城下北街人,我夫人的大哥和二哥,也是我的内兄。
一、廖 球
廖 球
大校军衔
廖 球和弟妹
廖 球和母亲在广州合影
《武宣县志》资料
廖球于解放前的1942年6月24日在武宣出生,2000年5月20日在南宁病逝,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他活的时间虽不足甲子,但他活岀了质量,活出了了精彩,活出了乐观自信。他去世前自比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小战士而十分知足。
他生前官至南宁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师(副厅级)职,大校军衔。
《武宣中学》资料
1958年,廖 球在武宣中学初中毕业,三年后胸怀“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的雄心壮志,以高分考取当时热门的广西农学院农机系。
他在就读大学期间,投笔从戎,先后在广州军区、广西军区、南宁军分区服役。单位职级虽逐级下降,但他却步步高升,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亲赴前线,运送物资光荣负伤,荣立三等功。
他通过自学获得大学本科文凭,善于笔耕,写字漂亮,岀口成诗,多有论文,编写过电影剧本。
1972年9月,他三妹(后成为我夫人)上大学。在校期间,廖 球前往明阳校区探望,为他妹及同学拍摄了如下照片。
前排左1是三妹
1990年8月1日,建军节,武宣大桥通车,县委、县府诚邀他回来参加了通车庆典。期间,他到我家中探望,为我们拍摄了如下全家福。
他与武宣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后任县人大副主任)韦雄鸿、政委(后任副县长、政协副主席)李永彬多有来往,组编过民兵史丛书。
他转业后,分到广西公安厅从事政治部工作。
在南宁,他曾是武宣老乡的“老大哥”。他热情待客,乐于助人,广交朋友,深受好评。记得我有一次出差南宁后乘汽车返回武宣,车上有一个普通士兵与人交谈时多次提到“廖 球”,可见他深得人心。
他受过苦难,一生节俭,从不倒剩菜剩饭,菜盘上的油渍,他会用开水冲净喝光。
我和大女儿于2000年1月春节前去广西大学参加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他已病得相当虚弱,与生病前的高大威武形象相比,判若两人,这是最后一次见他。四个月后,他因肺癌晚期不幸辞世!生前,他自认为身体健康,从未去医院体检,以至毎年都有的免费体检表全是空白,延误了最佳治疗期,令人惋惜。
青秀山低头,邕江水流泪;双狮悲情祭英杰,仙城沉痛悼子孙。家乡仙城又失去了一个优秀儿女!
二、廖 文
廖 文
2017年11月18日上午,我的大内兄廖 文在广州因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2岁。山河哽咽失语,亲友悲痛欲绝;珠江水垂泪,花城花失色……
我家和廖 文家直线距离约200米,仅中间隔着一座北门城楼。我很小就知道廖 文上北京大学读书,北京,当时是我们遙不可及的美好京都;还听闻他放假回来,到大石塘游水,与下北街小屁孩开泥团仗,童真童趣十足。
1972年9月,他三妹低我一届和我同在南宁市南郊的明阳(今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读广西农学院林学系,她带我第一次上他家时,廖 文一见面就说:我也是读柳高的。后来我与三妹结婚成家,廖 文,就成了我的内兄和学长。
妻家七兄妹,4男3女,妻排第五,上有廖 文、廖 球两个哥和两个姐,下有两个弟。双亲文盲,父亲于1959年因饿早逝,母亲单独坚强撑家,生活十分艰难,对男女同视,培养出四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二个初中生。亦属光荣军属之家。
廖 文于1955年柳高毕业,考取北京大学俄语系,后改为中文系,1961年毕业后本可分配在北京工作,但他为方便照顾家庭而回广西南宁工作,每月领55元工资,寄30元回来,全力接济家庭,抚养弟妹。
他夫人是上海市斜土路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支边到广西兴安县教书,廖文是去那里搞“社教”与她相识并成婚的,后随廖文到南宁生活,因转不来个人档案而无正式工作。当时,廖 文生活很艰难,加上他身体有病,家庭生活更是捉襟见肘。我于80年代初曾送四张自制的小靠椅给他,他也欣然接受;我去他家时,常见他病躺木椅,虚弱无力;还见他买武鸣烤烟丝,自已用小卷烟机卷烟卷,能以假乱真。
他后来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工作,因有人嫉贤妒能、拉帮结派,他竟选副社长落败,被迫远走他乡。恰巧有同学在广州花城出版社召唤他,而去了广州。因此,与从广州军区调回南宁在广西军区工作的廖 球置换分离。
1985年2月的一天,我刚任武宣县林科所所长时因胃病到广西医学院一附院住院,抽空去他家拜访。当晚,正值他离开广西前宴请三对大学同学夫妇,我坐了正席,“先喝汤、后吃饭”是我第一次知道的广东风俗,用鸡蛋切花摆大盘一圏的佳肴,我至今难忘。那桌菜,全是廖 文亲自掌勺、精心制作的,他秉承父技,厨艺精湛。
廖 文到广州花城出版社工作后,入了党,当上了“中篇小说办公室”主任,技术职称升任副编审。他夫人为副教授,多年任广州市政协常委,多次出国交流联谊,还出了几本书;并任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他和夫人回过武宣一次,我通过在港务站卖船票的黄小龄好友为他俩买了难得的三等仓船票,他俩很感激!
1990年6月,他母亲患脑血栓住院,他多次从广州回武宣探望并主持照料事宜。
1994年10月,他慈母病故,出丧那刻,他才赶到家。
柳州高中百年华诞资料
2007年11月11日,是柳高百年华诞,他因身体欠佳,让大内弟廖 彦到广州亲自护送他坐飞机往返广州到柳州前往参加,拜见了不少老同学。而后,回武宣住了约一个月,他走访和宴请了许多老同学和老朋友;他还单独宴请了老朋友刘茂奇,去拜访李国英好朋友时顺路探访了我们。
廖 文回武宣那一个月,我们一同去钓鱼,一起打麻将和朴克“拖拉机”,乡音未改,兄弟情长,兄妹情深,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他还带回了他夫人写的书和他编印好的《廖氏家谱》,组织兄弟姐妹分别为父母亲立了高大上的墓碑,并亲撰碑文致奠。
2013年6月端午节期间,小女一家从南宁自驾车载我俩到广州拜访廖文两老,得到他们一家人的盛情款待。席间,谈及如果不迁徙广州,内嫂不久将获组织考察,极可能当上南宁市副市长,而后升任区政协副主席或区人大副主任。
2013年10月6日,武宣中学百年华诞,廖 文组织一帮老同学捐款刻碑为母校祝寿,他亲书七律一首镌刻于碑,并赋长联一副祝贺。
校史资料对他赞赏有加!
武宣老县长覃春佐曾是廖 文的老师,生前多次对人说,廖 文是他的得意门生!
2017的11月11日,是柳高110周年校庆,热闹非凡。但是,她的优秀学子廖 文没有回来……校庆过后一个星期,他走了,永远地走了!离开了他无比眷恋的亲朋好友,离开了这风景如画的美好世界……
让我们永远怀念他,祝愿他和廖 球两兄弟,在天堂陪伴亲人,永远安息,再无伤悲!
王荣生,昵称:仙榕!1949年4月出生在武宣县城老街,见证了共和国的风雨沧桑。六十年代末毕业于广西柳州高中,七十年代初毕业于广西大学林学院,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经济师,全县第一个中国林学会会员和唯一的广西能源研究会会员。曾任武宣县林科所所长,属正科级公务员在武宣县科技局退休。
长期爱好文学、与笔为伴。工作时,曾在国家、自治区、地区级报刊发表过十多篇科技论文及文章并获优秀论文奖励;退休后,在县内微信公众号发表二十余篇忆旧文章。并自创公众号《仙城榕迹》,己发表了378篇纪实图文。
随着县城老街历史的渐行渐远,作为土生土长老街人的仙榕,决心在有生之年,为振兴家乡事业尽绵薄之力。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