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炳银,男,1950年8月8日出生,寿县寿春镇人,是一位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普通建筑工人。
他没有华丽的辞藻向人们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20年来默默无闻地照顾自己的内兄,始终不离不弃,无怨无悔,他的这种超乎常人的无私奉献在当地传为孝亲爱亲的美德佳话。
风和日丽的春季,当没有家务负担的老人想着出去游玩的时候,胡炳银却依然围绕着他的家不能离开,而这种情况已经有20年了。20年,7300多个花谢花开、云卷云舒的日子,他只有默默无闻地生活,为了尽一份常人不能理解的责任,就是为了照顾一个人——杨宏勋。
杨宏勋,1946年出生,胡炳银内兄,长胡炳银四岁。周围邻居称为“活死人”。解放前,杨宏勋出生后不久就生病发烧,无钱医治,造成精髓灰质炎后遗症,从此告别了正常人的生活。他口吃,双手动作迟缓,双腿严重变形,年轻时只能做些简单动作。由于残疾,不但没有成家,更没有简单的自理能力。
1996年,杨宏勋父母去世后,杨宏勋就一直和胡炳银生活在一起。由于年龄越来越大,最近十几年衰老的厉害。早在15年前,杨宏勋连给自己抓痒都成一种奢望了。就在这种情况下,从1997年以来,胡炳银始终把他的生活放在第一位,不抛弃,不放弃。
每天胡炳银四五点钟就起床,给杨宏勋穿好衣服,帮助他解大便,过后才能有一时空闲,紧接着还得做早饭,喂好他后才能自己吃饭。明天早晨伺候大小便和喂饭就得花去三个多小时。白天还有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得一次小便,让人哪里都去不了。
胡炳银每天把杨宏勋从床上到椅子上的抱上抱下,杨宏勋的视野就是窗户和椅子旁的电视机,连开窗、按遥控器都要借助他人。对于胡炳银来说,每天只有买菜的时候才是“放风”时间,他所有的活动必须在30分钟内离这个残疾人不超过50米,这样才能保证杨宏勋能有正常人的动作诉求——喝水,抓痒,转身,上床,看电视等。这一切在春秋天还好一点,冬天衣服厚,穿衣服是最头疼的事。由于杨宏勋肢体长久无法运动,所有机体萎缩得特别厉害。没有办法,他只能尽量穿开衫式的衣服,每次穿衣都特别困难。夏天按说应该好一点了,但是一天几遍擦澡,仍然是痱子满脊梁。遇上最热的那几天,还得到处找黄蒿,用鸡蛋清给他满脊梁揉,才能解决痱子问题。
每每遇到特殊事情,时间不够用,妻子都发牢骚的情况下,胡炳银却默默不语,耐心忍受。就这样,胡炳银一做就是二十年,无怨无悔。二十年来,即使有朋友、亲戚聚会,他都不能离开,他放弃了所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爱好,围绕这个比自己大4岁的老人转。
有人劝说胡炳银,把杨宏勋送去养老院,付个半年抚养费就不要问了,胡炳银没有这么做。也有人出主意,把他丢在社区门口,胡炳银也没有这么做。有亲戚常常这么问:老胡,你图他什么?他无权,无势,无儿,无女,只会拖累你,你不是他的父母兄弟,你没有扶养他的义务。你今年都快70岁了,准备干到什么时候?
胡炳银只是笑笑说:做人嘛,总该有点同情心!似乎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饱含了他二十载的汗水和辛勤付出。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