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宇宙大品牌Louis Vuitton为首的奢侈品牌(Luxury),卖品牌的旅行DNA已经卖了一百年。
2009年为庆祝人类登月40周年,当年Campaign绘画出品牌对旅行永不止境的向往,与人类登月联系到一起。不过一只陪你旅行的手袋,所展示的世界观让人看得饱含激动的泪水。
2011年的Louis Vuitton又有温柔的一面:在柬埔寨的女侠客安吉丽娜·朱莉娴静地坐于竹筏上,和一只她本人已经用过很多年的旧手袋。在全球发布的季度Campgain甚至不夹带新货,宇宙大品牌气定神闲之势,已远远不是鸡飞狗跳的设计师品牌能比。
类似概念是不是都很似曾相识,反正打旅行牌的品牌多如牛毛。Goyard,Gucci,Prada等等都是做旅行箱包起家,偷懒的设计师也在发布会后说这一季灵感来自去了什么地方旅行。
2014年Anna Wintour在接受采访时被问:你希望时尚界停止使用的一个词是?女魔头写下:Journey。
于是时下的时装品牌的关键词是Contemporary。在这个词出现前, 比较类似的标签Modern(摩登)是比较常见,比如Nicolas Ghesquière执掌的巴黎世家,宫廷式的架构搭配科幻意味的印花,未来感十足,摩登又贵气。
(Vogue China 2008年四月)
另一个时常与Modern挂钩的川久保玲,十年如一日的复刻自己,而你我都知道日系设计师哪有那么清高,都靠几件日常爆款T恤衫和撞色钱包撑。
Contemporary最早在2013年前后被小范围提出,是不是填补2012年金融危机后奢侈品市场困境的时装仙丹且不说,它如字面意思一样让人眼前一亮:Dating from the same time,belonging to the present,一种更实穿的摩登,狄更斯说过的半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时下那些时髦品牌口径统一挂靠Contemporary。一来它们不会贵到离谱,二来它们年轻,做不到倚老卖老。
是时候在这个时代穿上Contemporary的衣服了。
The Kooples
这只法国品牌用了英文发音“The couples”,品牌的所有大片均由真实情侣拍摄,并注明他们在一起已经多少年。从大片看颇有Hedi Slimane for YSL时期的酷。
这家男装偏Slim剪裁。
女生的则像酷酷的男生,但又很性感。
同性情侣也是有的,这种俯拍的Campaign在它家很是常见,已远远把让摄影师挖个洞站里面拍两米大长腿的素人甩在了后面。
Joseph
回到六十年代,它还只是一家精品买手店,是伦敦最早发售Prada的地方,Kenzo和Yohji Yamamoto也是因为它而被世界瞩目。
(Kenzo in 60s,在2010年Kenzo转型降价开始做潮牌之前,它一直是大胆浪漫的印花闻名于高级时装界)
1972年,Joseph后来开始有了In house的设计团队,做出了自己的品牌。2005年品牌被日本的Onward Kashiyama收购,在过去的五年,品牌的销量有20%的提升,现在已贵过Paul Smith这样的老牌。
(Joseph 2017 Resort)
Joseph对时装的潮流保持距离,鼓励发掘剪裁和混搭,并稳步扩张产品线。杂志编辑公认它家的好单品已经罗列:小西装、美丽奴羊毛的针织衫、绵羊皮的皮裤、美丽奴和开司米混的冬日大衣。
它家另外值得关注的还有用Nappa皮的鞋履,男士小配件也是有品位又有质感之选。Joseph的东西穿久会有生理上的上瘾,实在是太舒服,简单美好不作妖,人为什么还要去穿那些大牌T台上拔下来的不好穿的季节款?
Joseph关注当代摄影作品,不久前还刚回顾了过世的中国摄影师任航;在一片悼念中,Joseph专注于回顾任航艺术生涯晚期的作品。
品牌非常自豪地专注于守卫优雅,店铺保持一贯的摩登和视觉美学;并做出欢迎设计师、消费者和时装编辑去它家找寻灵感的艺术姿态。
Sandro
源自法国艺术商业区Marais的Contemporary品牌,近年来也是很火。模特儿和大片都颇有(嗑过药)的Parisian婊气。
做出来的东西倒是简单大方,春和秋的东西有保证,打底衫也是好东西。衬衫慎买,摸着感觉一洗就坏。
(Sandro Men2016秋冬)
(Sandro 2017春夏)
秘诀是脸够臭,呈现不稀罕、不费力时髦。
(Sandro 2017秋冬)
Maje
Sandro的姐妹Maje,也是差不多的活泼和异域风情。
(Maje 2017春夏)
依靠Alexa Chung的脸,从欧洲传到了纽约。
顺便说下Alexa Chung也在本月联手私募基金推出个人品牌,并且是一口气全线全系列超过145件单品,非常有其本人风格。自己出任品牌模特,也是号称Contemporary Fashion。
Cefinn
暂时只做女装的新牌,创意总监是前英国首相大卫·卡梅隆的太太Samantha Cameron。
在(《政治的时装牌》)里已很多次写过,Samantha Cameron在成为第一夫人前就是皇室御用品牌Smythson的创意总监(后执行董事),其本人衣品也绝佳,常年登最佳着装榜单。所以她推出自己时装品牌时我没少看她的采访,“顶级的美丽奴羊毛更胜开司米”一语点醒曾只信奉开司米的我,确实一些开司米的线衫几季后便沦为居家服。
品牌按创意总监本人自己的说法是“定位在Whistles和Joseph的中间,是目前市场上的空白”。
第一季出来,除了颜色略沉闷(喂这是春夏啊),款式非常有Samantha Cameron本人的优雅风情,已在高级百货和在线商店铺货。
Whistles
Whistles比起以上全部都更加明媚,已荣升我们许多人的心头好,有份看着它这些年从Karen Millen一个档次升起来的感情分。
2012年起,品牌已初现Contemporary的端倪。
一个显著提升是缩减铺货数量,从High Street的快时尚越来越做到少而精,但它又并不会跟大牌T台一些古怪的风。
(Whistles 2017 Resort)
无数人已实践证明,无论是街上、餐厅里、活动上、发朋友圈,穿Whistles是被人跑来追问最多的一个品牌。
在试水男装后也大获成功,它家男装微妙在比女装更轻快,Whistles woman和Whistles man在一起,很像姐弟恋。
最新动向是,它家试水婚礼市场,推出了婚纱和伴娘礼服。
Reiss
七十年代,Reiss是在伦敦金融城给男士做西服起家,一直到2000年才正式进入女装市场,十八个月后即开始盈利,到现在女装已是比男装更庞大的业务。
Reiss最大的一次爆炸是2011年,凯特王妃宣布订婚时挑选了它家价值159英镑的一条裙子。品牌CEO回想起那天说,“我本来在飞机上,一下飞机涌入的千万条信息和邮件直接让手机死机”,当天Reiss官网彻底瘫痪,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个品牌。
王妃在过去几年还蛮爱穿它家,也是伦敦女白领爱穿去上班或鸡尾酒会爱选的品牌。
品牌至今仍为家族私有,从铺货、品牌成列和价位来看,Reiss在从High Street到Contemporary的升级阶段。
L.K. Bennett
L.K. Bennett最早从创办鞋履起家,开始成衣业务也不过十几年。早年定义自己是“Bond Street和High Street之间”,如今比Reiss更大气,比Hobbs更年轻。不一定件件都是Everyday wear,但每季都能找出Statement Piece。
主要也是王室很爱了。凯特王妃穿它家这双裸色高跟鞋的次数彰显王室多么节俭,它是王妃出席活动最爱穿的一双鞋,没有之一。
衣品一贯大胆出位的首相大人常用LK Bennett和大牌混搭。
现两家私募基金持有品牌70%股份,近年来东西越来越往少而精发展。
***
Contemporary理念很好,但也不好做。巴黎起家的Calla履历不错,曾就职于Rochas和Nina Ricci。早年发布自己品牌一鸣惊人,被视为印花女王Mary Katrantzou和Erdem的竞争对手。如今已做不下去成衣系列。
打Contemporary牌的Viktor & Rolf,No。1,Stella McCartney,Carven和Victoria Beckham,成衣的样子也都是很好看很Contemporary。
而Stella McCartney售655欧元的尼龙(???)书包?此外还售标价70欧元一双的袜子,为什么不去买更有趣更好穿还便宜一半的Paul Smith?已是奢侈品,请不要来凑Contemporary的热闹!
(Stella McCartney Men2017春夏)
Bloomberg说Contemporary是新的时髦,不一定要奢侈,而是强调生活方式和激发灵感。
Contemporary品牌不着急跟你卖货,Whistles每周告诉你最近我们都在听什么音乐;L.K. Bennett把广告放到Design Museum去拍摄,鼓励市民多去这家新的博物馆;Joseph跟你聊摄影师,时下谁比较受杂志偏爱,又有七十年代的谁值得被缅怀;Samantha Cameron很爱花了,典型英国人的爱好,衣服和鲜花都值得被歌颂。
Contemporary的衣服不会做Logo和老花,全靠剪裁和印花,一眼认不出品牌来。现在的Contemporary就是未来的Old Master,再过五十年后平凡人都看懂了高迪和毕加索,一些Contemporary时装品牌也上了百年历史。
以上所有Contemporary品牌,也统统表示和机场上班的带货明星“不约”。轻奢(Coach,Micheal Kors,Tory Burch)什么的太作妖,Contemporary品牌给不了买家爆款,不过我家设计团队有用心,品质还不错,不然进来看看?
衣服买到Joseph差不多了。
Zara,Topman和River Island固然是好看,但低于价钱摆在那里多少质量也打了折扣,到All Saints也是要具体到单品,且近年来质量下滑。
那些东伦敦的明日之星、Vivienne Westwood一类的老艺术家、买手店内精选的新锐纽约和欧洲大陆的先锋,做出来的东西贵不说,面料和做工还让我伤心;再往上要具体到单品和设计师,27岁后越买越少,总说不出哪里不对,直到有天看报告Dior的顾客平均年龄是53岁,忽然明白了点什么。
综上,Whistles和Joseph应该是属于尝过了爆款、喜欢小文艺、认真工作和生活、30岁至45岁值得消费的位置,只要不发福,30岁的模样可以多停留几年。
以上是刚过完30岁生日的我的经验(不然我为什么去阿姆斯特丹),写不出30岁要做的五十件事;没有别的鸡汤,一点买买买的心得,供参考。
(完)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