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行不便,到交通直通药材基地,近年来,城口县明通镇乐山村打通了“产业路”,带动村民种起了药材,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24年,乐山村种植党参、云木香、大黄、独活等中药材共计600余亩。

从城口县城出发前往明通镇,第一站就是乐山村。

全县第二大河流–前河从村边顺流而下,村内自然资源丰富,山地林地较多。在海拔较低的地方,以种植洋芋、红苕、玉米等常见农作物为主,在海拔较高的山上,以种植中药材为主。海拔2400多米的安乐山常年云雾笼罩、昼夜温差大、地势平缓、土地肥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有少数村民自发种植党参、大黄等中药材。

安乐山海拔高,交通不便,有的村民已陆续搬到山下修房居住,只有少数人还留在山上。因为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大,效益发挥、生态保护等方面要求高,所以修建过程坎坷曲折。2012至2023年期间,通过分段修路、逐渐连通的方式,从前河边的主公路修通至了曾家梁,共约18公里,其中已水泥硬化约13公里,为村民出行、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方便。但从曾家梁到安乐山顶药材基地3.8公里仍是步行小路,也就是村民们口中的“断头路”,上山下山全靠肩挑背扛,大的重的物资只能请骡马驮运。

为了进一步发展中药材产业,明通镇持续向上争取,在县乡村振兴局、县交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乐山村产业路项目于2023年11月动工建设。在新公路开挖过程中,乐山村综治专干曾国孝带头让出自家林地优化公路线型,乐山村村社干部、驻村工作队员走进农户、深入现场,积极调解途径的占林占地矛盾纠纷,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营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经过上下努力,只用了2个月就挖通了这段地势陡峭、树木丛生的“断头路”,直达安乐山药材基地。

近年来,明通镇根据城口县“两种两养”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在乐山村重点布局了中药材种植。2024年,乐山村动员村民种植党参、云木香、大黄、独活等中药材共计600余亩,其中安乐山药材基地就约占70%。

种植大户朱维建表示,产业路修通以后,种子、肥料、农具以及其他物资等都能够用车直接运送到山上,大大节约了经济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率。

在安乐山药材基地,附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务工,每到翻地、种植、除草、施肥等农忙时节,种植大户按照150元/天/人(另提供三餐)的标准,雇请村民就近务工。2024年已兑付村民务工费4.9万余元,其中脱贫户、监测户4户约2.1万余元。中药材种植不仅为村民们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还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

目前,云木香正处于拔苗阶段,党参已牵藤至半人高,长势良好,绿意葱茏。它们与洋芋等常见农作物不同,生长成熟期是2至3年,其后销售周期则能达到1年,可在地里持续生长,且生长时间越长价值也越高。

靠着多年种植中药材积累起来的关系,种植大户曾国孝表示,今年党参价格鲜货25元/斤、干货150至160元/斤,云木香干货价格12至13元/斤,和往年相比有小微上涨。党参、云木香在中药材市场不愁销路,采挖晾晒后,即可电话联系客商来村上门收购。

“兴一个产业,富一村百姓”。下一步,明通镇将常态化向县交委报告乐山村产业路作用发挥情况,尽最大努力争取逐步硬化;将积极对接县林业局,主动为种植户提供栽培、疫病防治等技术支持,同时组织乐山村种植大户及更多群众到其他中药材产业发展得好的地方去感受参观、学习经验,逐步引导村民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途径,为明通镇产业振兴注入新的发展动能。(高秋生、廖丹)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