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延禧生于辽道宗太康元年(1075年)四月十九日。 是辽道宗耶律洪基之孙,昭怀太子耶律濬之子,母贞顺皇后萧骨浴。辽道宗时期,重用耶律乙辛、张孝杰等奸佞,自己不理朝政,并听信耶律乙辛的谗言,相信皇后萧观音与伶官赵惟一通奸而赐死皇后,其尸送回萧家。而同时耶律乙辛为防太子登基对自己不利,故陷害皇太子耶律濬,大康三年(1077年)十一月,耶律乙辛便派萧达鲁古、萧撒八前往上京杀害耶律濬, 耶律濬死时年仅二十岁,上京留守萧挞得谎报耶律浚是因病逝世。辽道宗很哀痛,想要召见耶律濬的妃子,耶律乙辛暗里派人杀死耶律濬的妃子。
太康五年(1079年),辽道宗外出游猎时,耶律乙辛请求把皇孙耶律延禧留下,以便乘机谋害。北院宣徽使萧兀纳等提醒辽道宗注意皇孙耶律延禧的安全,辽道宗醒悟,携皇孙耶律延禧同行,才避免了一次暗杀。
太康六年(1080年)三月二十七日,辽道宗封耶律延禧为梁王 ,加号守太尉,兼任中书令。 并派勇士六人严密护卫他,并命令萧兀纳教导他。太康九年(1083年)十一月初五日,耶律延禧被进封为燕国王。 在此期间,他一心要报复害死其父的契丹诸臣,“故欲依倚汉人,托附本朝(宋朝),为自固之计”。
大安七年(1091年),耶律延禧被加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北、南院枢密院事,加任尚书令 ,并确立为皇储的身份。
寿昌七年(1101年)正月十三日,辽道宗去世,耶律延禧奉遗诏即位,群臣上尊号为“天祚皇帝”。 同年二月初一日,改年号为乾统,大赦天下。 天祚帝登基之后第一件事便是为祖母及父亲报仇雪恨,对耶律乙辛及其同党严加惩治,”诏为耶律乙辛所诬陷害,复其官爵,籍没者出之,流放者还之” ,”诏诛乙辛党,徒其子孙于边,得里待之墓,剖棺、戳尸,以其家属分赐被杀之家”。祖母宣懿皇后萧观音和父亲耶律濬得到昭雪,受耶律乙辛陷害的大臣也得以平反,耶律乙辛的党羽被诛杀。三月,天祚帝以南府宰相斡特剌兼南院枢密使。加封宋魏国王耶律和鲁斡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北平郡王耶律淳进封郑王。
天祚帝虽决心很大,但其昏庸无道,好佞人,远忠直,也存在严重用人不当之处。在处理耶律乙辛案时,竟任命耶律乙辛同母弟耶律阿思和萧奉先。萧奉先乃天祚帝皇后与元妃之兄,为人狡诈,这两人均为贪赃枉法之徒,收受杀害天祚帝之父的凶手萧达鲁古,耶律挞不也等人贿赂,而”多出其罪”, 以获赦免,使之逍遥法外。天祚帝不辨忠奸,竟然加封耶律阿思为”于越”,萧奉先为北院枢密使,封兰陵郡王,成为天祚帝的宠信之臣。错用奸人为日后天祚帝的杀妻灭子埋下祸根。
十月十七日,天祚帝追谥父亲昭怀太子耶律濬为大孝顺圣皇帝,庙号顺宗,母亲萧骨浴为贞顺皇后。 十二月,以枢密副使张琳知枢密院事,翰林学士张奉珪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乾统二年(1102年)四月,天祚帝下诏诛杀耶律乙辛党羽,将其子孙发配边疆;掘乙辛、得里特之墓,剖棺戮尸,将其家属分赐给之前被冤死人员之家。
天祚帝继位后,错误地罢黜了萧兀纳。萧兀纳对天祚帝忠心不贰,且倾尽所能,精心辅佐天祚帝,但兀纳刚正不阿,逆言纳谏,却引起了天祚帝的反感。贬为辽兴军节度使,守太傅。 就这样敢于忠言直谏的老臣萧兀纳被昏庸无道的天祚帝罢黜了宰相之位,其最终被降为节度使。这些都使得对天祚帝忠心耿耿的萧兀纳郁郁不得志。同时秉性忠厚,循章善守之人,亦遭废黜,忠臣不得善终。总之,天祚帝用人不当直接导致了辽朝末期统治不稳,人心大乱。
同时,天祚帝在位时期,一味游猎,生活荒淫奢侈,不理国政。如乾统二年(1102年)正月,巡幸鸭子河(今吉林扶余),二月,巡幸春州(今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等地游猎。六月,因为大雨罢猎,驻跸散水原。七月,又在黑岭游猎。 乾统三年(1103年)正月,巡幸混同江。乾统四年(1104年)正月,巡幸鱼儿泺(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又在木岭游猎,七月又在南山游猎。 乾统七年(1107年)正月,钓鱼于鸭子河。二月,驻跸大鱼泺。十月,谒乾陵,在医巫闾山游猎。 天祚帝的昏庸致使宗室贵族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人民起义此伏彼起,各部族首领也纷纷起兵反辽,辽统治趋于崩溃。
在应对外部的潜在危机上,天祚帝对有识之士防范女真的建议置若罔闻。萧兀纳因屡屡向天祚帝直言进谏,被贬为宁江州(今吉林扶余北伯都纳古城)刺史。宁江州辖境接近女真人崛起的按出虎水地区,萧兀纳目睹女真势力快速扩张,上书说:“自萧海里亡入女真,彼有轻朝廷心,宜益兵以备不虞。” 天祚帝不以为然,未作答复。天庆元年(1111年),萧兀纳任知黄龙府(今吉林长春农安县)事,进一步侦查到女真“力农积粟、练兵牧马” 的证据,复上书称“臣治与女真接境,观其所为,其志非小。宜先其未发,举兵图之”。 萧兀纳连上数道奏章,天祚帝皆置之不理。
天庆二年(1112年)二月初十日,天祚帝到春州(今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召集附近的女真族酋长来朝,在“头鱼宴”上,醉酒后的天祚帝令女真酋长为他跳舞,只有完颜阿骨打不肯。 天祚帝注意到阿骨打“意气雄豪,顾视不常”,担心“必贻后患”,密令枢密使萧奉先找借口杀掉他。萧奉先却认为阿骨打不过是不知礼仪的蛮夷,即使真有异志,“蕞尔小国”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这一番说辞正中天祚帝下怀,让他又放松了警惕。后来天祚帝非但没有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反而因女真贵族完颜吴乞买、完颜宗翰等在随从围猎时呼鹿、刺虎、搏熊的精彩技能而大喜,给他们加官进爵。 从九月开始,完颜阿骨打不再奉诏,并开始对其他不服从他的女真部落用兵。
从混同江头鱼宴归来后,因天祚帝荒废政务,对阿骨打节度使的任命久未下达,阿骨打担心天祚帝知晓他心怀异志,“遂称兵,先并旁近部族。女直赵三、阿鹘产拒之,阿骨打虏其家属。二人走诉咸州,详稳司送北枢密院。” 天祚帝竟把它当作一件平常事,让地方官负责调解,使阿骨打顺利完成了起兵的准备工作。
女真的兴起形势
天庆四年(1114年)春,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东北路统军司报告阿骨打进攻宁江州的紧急军情时,天祚帝正出猎射鹿,“闻之略不介意” ,仅派遣海州刺史高仙寿率少数渤海军前去支援。 天祚帝的战略误判,认为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劫掠性活动,从而体现出了一种轻视,因而导致了首战的失利。但是,从女真攻陷的地点来看,就可以得知这不是一般的劫掠活动。宁江州失陷后,萧陶苏斡建议:“女真国虽小,其人勇而善射。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也。为今之计,莫若大发诸道兵,以威压之,庶可服也。” 天祚帝却视其为怯懦,轻信萧奉先“但发滑水以北兵,足以拒之” 的虚言,以萧嗣先领兵屯驻出河店(今黑龙江大庆肇源县),结果招致大败。卒如萧陶苏斡所言,经此一役,女真兵员满万,不复可制;而辽朝自此诸部离心,战事每况愈下。
天庆五年(1115年)正月元旦,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天祚帝开始觉察到金朝的威胁。正月,天祚帝下达诏书,表示要亲征女真,但却没有真正的行动。诏书下达后,便没有了音信,反而继续射猎。天庆五年(1115年)正月至六月,天祚帝多次派耶律张家奴、萧辞剌等人出使女真。天祚帝放不下皇帝的架子,在诏书中粗暴地直斥阿骨打姓名,威胁其速降。这种蛮横无礼的态度使和谈毫无成功希望。辽朝使者直言:“臣前使,依诏开谕,略无所屈”,“不肖适异国,必无生还。” 随着女真不断攻城略地,阿骨打的立场也日渐强硬,回书亦直称天祚帝姓名。九月,金军攻陷黄龙府(今吉林长春农安县)后,形势的急剧恶化终于使天祚帝有所震动,天祚帝亲自统领大军前去征讨,但契丹将士却心生畏惧,军心不稳。同时,天祚帝率先临阵败逃,于是辽军士四处溃逃。女真士气高涨,乘胜追击,夺取了辽朝的大片领土。 天祚帝进退失据,仓卒回军讨叛,金军追及于护步答冈,辽军溃败。天祚帝逃至长春州(今吉林白城),从此丧失了战略上的主动权,辽亡金兴的局势不可逆转。
金军节节进逼,辽军几无还手之力,天祚帝无奈,只得向阿骨打求和。阿骨打听从谋士杨朴“自古英雄开国或受禅,必先求大国封册”的建议,要求册其国号“大金”、事金为兄、册封阿骨打为“大圣大明皇帝”。但天祚帝只改其国号为“东怀国”,册仪也只用诸侯礼。阿骨打盛怒之下拒受天祚帝的册文。
上京等地也相继陷落,辽军到处被金军击败,与此同时辽朝国内也发生叛乱,耶律章奴在上京叛乱,虽然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但是这场叛乱分裂了辽朝内部。此后位于原渤海国的辽东京也发生叛乱自立。这场叛乱一直到1116年四月才被平定。但是在同年五月金朝就借机占领了东京和沈州。
天庆七年(1117年),金朝攻春州,辽军不战自败。天庆十年(1120年),金攻克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留守降。国势江河日下,大片国土沦入金人之手,契丹内部有志之士对天祚帝的不满日益加深,企图废黜天祚帝的阴谋不断出现。
保大元年(1121年),统兵副都监耶律余睹等图谋废黜耶律延禧,立耶律延禧次子晋王耶律敖鲁斡为帝。事情败露。一部分将领不肯再为天祚帝尽心竭力,当耶律余睹逃往女真,天祚帝遣知奚王府萧遐买、北宰相萧德恭、大常衮耶律谛里姑、归州观察使萧和尚奴、四军太师萧干追捕。 契丹上层犹如此,普通百姓和士卒更不待言。 二月,耶律延禧到达鸳鸯泺(在今河北张家口张北县)。五月,又到曷里狘。七月,到达炭山,九月,至南京。
天祚帝的流亡和辽朝灭亡
保大二年(1122年)正月,金军攻克中京(今内蒙古赤峰宁城县),进而攻下泽州。耶律延禧闻讯逃出居庸关,又至鸳鸯泺。 耶律余睹引金兵袭击驻扎于鸳鸯泺的耶律延禧。萧奉先献计说:“余睹此来不过是为了夺取晋王,干脆把晋王杀了,他就死了心,自然会退兵回去。”耶律延禧就处死了无罪的晋王。这使贵族寒心,纷纷思叛。 而耶律余睹非但没有退兵,反而引导金军直逼耶律延禧行帐。耶律延禧只得率领卫兵五千人逃往西京(今山西大同)。耶律延禧着急逃亡,连传国玺也丢到了桑乾河。 辽军的溃败和契丹内部的权力斗争削弱了契丹作为统治民族的力量,加之天祚帝痛感契丹人心不附,产生了依赖汉官维持统治的想法。无奈当时执政的吴庸、马人望、柴谊等汉官大多年纪老迈,“皆昏谬,不能裁決”。吴庸、马人望等被罢免后,天祚帝又任命李处温、左企弓代替,一直到辽亡。 三月,耶律延禧听闻金军将出岭西,逃亡到了白水泺(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北黄旗海),之后又到了女古底仓。 听说金兵将要到达,计不知所出,乘轻骑逃入夹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逃亡之前,以不忠之名遣散萧奉先父子,萧奉先父子被人抓获送往金朝。
由于战场上消息不通,辽朝内部又以为天祚帝在前线阵亡或被围,于是在南京立耶律淳为皇帝, 改元建福,史称“北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降为湘阴王。北辽政权占据了燕、云、平及上京、辽西六路。耶律延禧占据的地区,只有沙漠以北,西南、西北路两都招讨府、诸蕃部族而已。 而辽朝的大臣也各不自保,有的与北宋大臣童贯通气打算投降宋朝的,有的则想投降金朝。四月,西南面招讨使耶律佛顶降金,云内、宁边、东胜等州都投降金朝。西京之战后,沙漠以南的部族都投降金朝。于是耶律延禧逃亡讹莎烈。 六月,耶律延禧传檄天德、云内、朔、武、应、蔚等州,合并诸蕃精兵五万,相约到八月进入南京。并遣人到南京索取衣裘、茗药等物。耶律淳听闻后命南、北面大臣商议如何处置。不久,耶律淳病死。众臣商议立其妻萧普贤女为皇太后,主持军国大事,并奉遗命迎立天祚帝的次子秦王耶律定为帝,太后称制,改元德兴。 十一月,居庸关失守;十二月,南京被攻破。
保大三年(1123年)二月,耶律延禧诛杀萧普贤女,降耶律淳为庶人,尽释其党。 四月,金军至居庸关,擒耶律大石。金兵围辎重于青冢,秦王、许王、诸妃、公主、从臣都被金军俘获。金兵送耶律延禧族属辎重东行,耶律延禧与金兵邀战于白水泺,赵王习泥烈、萧道宁都被金军俘获。耶律延禧遣牌印郎君谋卢瓦送兔纽金印,伪降金朝,同时向西逃亡云内。 五月,西夏崇宗李乾顺遣使请天祚帝前去西夏。同时军将耶律敌烈等在半夜带梁王耶律雅里奔西北部,立梁王为帝,改元神历。
保大四年(1124年)正月,耶律延禧逃亡都统马哥军中,金军来攻,耶律延禧弃营北逃,马哥被金军所获。 七月,耶律延禧率诸军出夹山,攻下渔阳岭,取天德、东胜、宁边、云内等州。南下武州时遇到金军,在奄遏下水大战,又被金军攻溃,于是率军逃亡山阴。
保大五年(1125年),耶律延禧经天德军(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过沙漠,向西逃窜,路上水粮断绝,只能吞冰咽雪以解饥止渴。二月他好不容易逃到应州新城(今山西省怀仁县西)东60里处,被金将完颜娄室追上俘获。 八月被解送金上京,被降封他为海滨王。不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金皇统元年(1141年)二月,追改豫王。皇统五年(1145年),葬于广宁府闾阳县乾陵傍。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