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20日,距离杭州亚运倒计时200天,也是余杭区运溪高架文一西路互通工程(以下简称“文一西路互通工程”)F匝道开始建设的第68天,对于项目工地上的建设者来说,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建成宽约10米,全长约400米的F、G互通匝道,这68天,他们见证的是互通匝道的从无到有……
文一西路互通工程位于运溪路与文一西路交叉口处,是连接上层高架和地面文一西路快速路的纽带,建成后,余杭区核心地区的主要交通网络体系将得到极大提升完善,区核心区块快速路网实现全覆盖,加速带动区内以及临平、富阳等周边区县的经济产业链发展。
# 日日接续,茬茬压紧 #
锻造善于坚守的“先锋队”!
8点,此时的空气温度只有0℃,寒风刺骨,但是钢筋班组的江东法的额头上却淌下汗水,他从天蒙蒙亮时就开始绑扎钢筋了,几个小时的连续作业让他汗流浃背,“最冷的时候下着雪,零下6、7度,寒意就像浸到骨子里,手会变得僵硬,但是项目正在加紧赶工期,我们都不敢松懈,今年过年我也没有回去,就是希望能快一点,再快一点。所谓‘道路通,百业兴’,我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个工人,但也知道这条路的重要性!”
“我们这步的前期准备工作比较费时,但越是复杂就越要仔细,万无一失才能保证下一步操作顺利进行!”墩柱模板安装需要模板支立准确、支撑牢固,每架装一节模板就要检查一次垂直度及几何形状,无误后才能继续拼上层。
他们,敢打硬仗,甩开膀子放开干。
# 步步盯牢,环环紧扣 #
厚植高效建设的“主力军”!
“滋滋滋……”“电焊的话,要一直盯着这个点,时间久了就很累,但是为了让自己打起精神,大家就会互相鼓励,有时候还给自己找乐子,你看这个‘火花’像不像烟花,而且每一次的闪耀都是在为工程助力”,电焊工高宗全是项目上的老人了,他所在的班组跟其他班组一样,也是24小时不停工,在井然有序中加快速度,三班倒的施工方式,诠释着交通精神。
夜间寒风中,项目部测量人员在现场架起全站仪精确定位承台边线后,“这个地方再回来一点,再测一遍,千万不能有一点差错”。测量后,迅速组织挖机、打拔机等机械指挥承台围护及开挖作业,为后续下部结构高效率、高精度无缝衔接作业打下坚实基础。
他们,夙兴夜寐,大干快敢拼命干。
# 拳拳之心,孜孜不懈 #
吹响共同冲刺的“集结号”!
如果说文一西路互通的建成,是向杭州2022亚运会的“献礼”,那么对于每一个项目建设的参与者来说,就是对自己、对家人最好的交代和证明。正在挖机上操作的是曾秋革,“我的工作相对于其他人来说看上去要舒服很多,但是我也不会有一丝一毫松懈,从开始到建成的最后一刻,只要需要我,我都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好每一步。等到通车那一天,相信我们所有人都会感到骄傲的!”
“来来来,雨小了,浇筑继续不要停!”下部结构混凝土浇筑工作在24小时内见缝插针进行着,一旦具备浇筑条件,调控拌合楼就会第一时间出产混凝土,确保及时进行浇筑,争分夺秒抢抓进度。
他们,志在必得,激情追梦促通车。
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文一西路互通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设备及人员,目前已投入10余台设备全速24小时开动,已完成49根钻孔桩,3个承台浇筑,竖起5个墩柱钢筋。项目上的工人大多来自五湖四海,100余名参建者这个春节没有回老家,选择响应“留杭”号召,坚守岗位一线,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投入到交通项目建设中。
即使近日杭州多有雨雪天气,对建设不利,但他们见缝插针,吃饭问题都在工地解决,加紧施工,保证进度,丝毫没有耽误工期。在寒冬中,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谱出一曲义勇向前的交通赞歌。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站在新起点,全市在建交通工程按下建设“快进键”,跑出赶考“加速度”,开启蓝图“新征程”!
来 源|余杭交通
往期精彩回顾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