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康熙逝世,雍正登基后,有关他篡位的传言便一直没有平息过。
因为雍正推行新政得罪了太多人。
这些“篡位”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像什么雍正在参汤里下毒毒杀康熙、隆科多领兵保卫畅春园帮助雍正夺位、雍正把康熙遗诏里“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等等……
后来,忍无可忍的雍正,亲自反驳这些流言,编成《大义觉迷录》一书,向天下颁发。
能想出如此奇葩办法的皇帝,古往今来只有雍正一个。
老百姓自古就喜欢传宫闱秘闻,现在看了《大义觉迷录》,都觉得雍正心里有鬼,“你一辟谣,我不得不信了”。
雍正这一做法,反而亲自推广了流言。
所以雍正死后,乾隆一上位,立刻把《大义觉迷录》禁了。
我觉得乾隆肯定在他心里骂老爹“若智”。
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康熙遗诏,里面并没有修改的痕迹,而是明确地将皇位传给了皇四子胤禛。
那么这份遗诏,能证明雍正是冤枉的吗?
并不能。
因为这份遗诏,是雍正登基后命令人写的。
当然,这也不是说雍正伪造了康熙遗诏,他这么做,其实是中国传统。
一般而已,老皇帝临终前,一般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颁布一份文辞优美典雅的遗诏。老皇帝的遗诏,要么写得很简略,要么就是跟托孤大臣口述。
新皇帝登基后,会以老皇帝的口吻,重新撰写一份遗诏,颁布天下。
那么雍正到底有没有篡位呢?
一般来说有两种观点。
首先说说“继位说”。
有清史专家认为,到康熙朝后期,有可能被康熙立为储君的,只有四阿哥胤禛、十四阿哥胤禵两个皇子了。
康熙快七十岁的老人,却把老十四派到西北统兵。而且西北战事基本平定时,老十四胤禵回京城报捷,却又被康熙派回西北,让他处理善后工作。
这说明,康熙不想让老十四胤禵留在京城这个政治中心。
哪有皇帝年迈,太子还在外地统兵的道理?
然后说说“篡位说”。
另有一些清史专家认为,康熙生前从来没有给雍正委派过重要职位,证明他根本不看好雍正。
康熙任命十四子胤禵做大将军王,让他在西北立功,是为了日后继位做准备。
其实这也是十四爷一党的看法,比如九阿哥胤禟(在八阿哥失去圣心后,八爷党都变成了十四爷党)就很怕康熙把胤禵留在京城,他认为胤禵应该争取重返西北,借善后的机会,进一步树立威望。
康熙虽然年事已高,但他身体一向很好,所以放心地让胤禵去了西北,他以为自己能等到胤禵回来。
可惜康熙没想到死亡来得如此突然,他来不及召回胤禵,便撒手人寰了,所以给了雍正篡位的机会。
到底哪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相呢?
也许,在这矛盾的两种观点之间,还存在着第三种可能。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康熙不太可能是非自然死亡。
所有说雍正毒杀康熙,或是隆科多包围畅春园杀死康熙的观点,都是不可信的。
因为康熙做了六十一年皇帝,一生经历无数风波,早已确立了自己的权威。
康熙一直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他只要活着,没有人敢对他下手。
那么,有人说康熙死得太急,所以没来及把胤禵召回来,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呢?
九山君认为,这种说法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既然康熙不是死于谋杀,而是病死的,那么康熙真有可能在死前一点征兆都没有,嘎嘣一下就死了?
事实上,康熙得病有大约一周的时间才去世,如果他真想让胤禵继位,为什么不传旨让胤禵回京?就算他等不到胤禵,也可以让胤禵以太子的礼仪回来。这样,就算雍正想篡位,也会担心天下悠悠众口。
然而,康熙并没有这么做。
可见,康熙并没有决定让胤禵继位。
那么,康熙是传位给雍正了吗?
这种观点同样存在疑点。
因为康熙去世前,雍正从天坛赶回畅春园,父子之间数次对话,康熙绝口不提传位,同样有悖常理。
因此,九山君做了一个合理推测。
自从二废太子后,康熙对于“传位”这件事,就从心底里有所抗拒和排斥。
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都是他的考察对象,也都没有完全获得他的认可。
直到他生病,他都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或者他还在想,自己能不能战胜病魔。
但是康熙没想到,自己的病情恶化得如此之快。
康熙一死,那皇位自然是先到先得,在北京的雍正就捷足先登了。
所以康熙没有留下遗诏,这给雍正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麻烦。
他无法说出自己继位的真实情况,只能编造“康熙传位给自己”的谎言。
加上雍正推行新政,得罪了天下士绅,所以他篡位的流言才越传越广。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