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雅斯顿的原创分享文章,来自撰稿人红糖锅盔。
端午节前,节假日期间,我们又趁热试驾了另一款关注度颇高的中国品牌SUV——吉利博越。
需要说明的是,这次我并没有像试驾H7那样专门借出试驾车,只是趁保养帝豪EC7的间隙去进行了体验,试驾小哥教科书般的流程展示,能够确保我的体验和各位读者去到店里的近乎一致。
我们该怎么理解博越的“好开”?
鉴于此前试驾的哈弗H7,整体素质足以让我黑转粉,短时间内再去试驾博越时,我多多少少还是会带着H7的标准去。
当我表示“博越的动力比起哈弗H7差了不少”时,试驾小哥说到:“每辆车都有不同的性格,吉利博越是一辆主打‘好开’的车,动力方面并不是吉利所强调的重点。”
这话说得这么好,我简直不好意思再驳,只有细细地用短暂的时间去体验。
账面上看,博越1.8T的发动机,动力数值比其对标的途观EA888略强(话说回来,对标一个换代在即的车真的好吗?)。但毕竟同为博字辈的,所以能够理解博越和博瑞的轻量化并不值得期待,其整备质量已经达到了1670kg,135Kw/285Nm的指标只能说够用,称不上多么充沛。
相比前作博瑞,博越的变速箱逻辑有了明显的优化,城市行走时低速的平顺性有了更大的提升;油门的响应也没有一丝的神经质,不论你踩踏油门的深浅如何,博越都不会像某些日韩车型那样给你短暂的快感。可以说,博越是一款适合心平气和去驾驶的车。
相比于哈弗H7精分且好玩的三种驾驶模式,吉利博越的这个功能无法让我提起兴趣。即便8英寸的显示屏上提供了一个sport转向模式,你再把驾驶模式调整到“sport”,整体还是这种不紧不慢的风格。索性,城市行驶时选择更加慵懒的ECO模式,用更加迟缓的油门响应节约更多燃油和提升舒适性呢。
此前有一些声音表示,博越是和全球鹰GX7同平台的车型,所以如何如何不值得买。这样简单草率的唯平台论,我确实不能同意。实际体验下来,博越的底盘质感比起GX7不知道好了多少个Level,甚至比起博瑞也更加让人讨喜。此次试驾的路段多年未整修,路面上许多细碎的震动都能被悬架初段的柔和行程所过滤,而在面对有些深陷的井盖时,传递到车内的晃动都极其轻微,车身的姿态十分稳健。
在介绍博越的诸多安全配置时,吉利让沃尔沃来背了不少书。不过仅仅在底盘的体验上,相比哈弗H7过于柔软导致侧倾过度,以及沃尔沃XC60过于细碎的路面反馈和多余的弹跳,我显然更加喜欢博越的调教。
博越究竟在沃尔沃身上学到了什么?
在一众豪华品牌里,沃尔沃鲜明的卖点无异是“环保”和“安全”。这两点的继承上,博越都有所体现。
IAQS车内空气质量系统是沃尔沃提升车内环保的法宝之一,吉利博越也标配了一套工作原理类似的“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用以监测车外空气质量,适时阻隔外部污染进入车舱。
在吉利博越的配置单封面上,安全性卖点的描述更是直截了当:“会智能刹车的SUV。”众所周知,2008年沃尔沃推出的XC60成为了率先搭载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的量产车,这套系统可以大大降低低速路况下的追尾概率。
正是由于这项技术所带来的好处,这项技术受到了E-NCAP等第三方中立安全测评机构的推崇。当前许多合资车型开始在高配车型上搭载这项配置,东风日产甚至已经把类似配置下放到了12万出头的新Tiida上。因此,我觉得博越在中高配上配置AEB系统是情理之中,我们依然回到日常的驾驶体验上来。
试驾当天,我刚刚连续驾驶帝豪EC7开了400余公里返回成都,腰背部支撑不佳的座椅,让我感觉身体被掏空。自从坐到博越的驾驶座,柔和的座椅填充材料,加上从颈部到腿部的良好支撑,以及Nappa工艺处理的柔和皮革触感,我一路的劳顿得以极大的放松。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沃尔沃就致力于人体工程学座椅的研发,后来干脆让外科医生参与座椅设计,博越这套座椅的贴服,应该少不了沃尔沃的帮忙。
尽管博越有着平和的加速表现,甚至刹车踏板的旷量也比沃尔沃车型更多一些,都能看出其舒适取向,但实际的制动表现完全换了个画风。试驾小哥的温馨提示后,便开始进行40km/h的紧急制动体验,刹车踏板到底后,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博越的制动距离很短,就连ABS工作时的声音和车身姿态都与沃尔沃车型如出一辙。
如果要刨根究底,问问博越对沃尔沃车型的继承到底有多少。我想说,博越的转向模糊、旷量大的性格,也真是跟沃尔沃XC60无异啊。
当然,这里还是得安抚一下不想做冤大头的沃尔沃车主或者潜在车主,毕竟一台沃尔沃SUV至少能买两台以上的博越。安全方面,沃尔沃车型的Intellisafe主被动安全系统是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除了能够避免或减轻事故,也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础所在。而车内环保方面,除了1999年推出的IAQS系统,沃尔沃还有CZIS主动式座舱清洁系统,以及各种有机材料制成的内饰填充物、植物制剂鞣制的皮革……因此,早在2008年,沃尔沃就获得了Oeko-Tex100认证——这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纺织品认证标准。也不难理解为啥舒服哥能给沃尔沃打一个“关上车门是北欧”的广告,而吉利并不能。
舒服哥不也说过,吉利能用沃尔沃多少技术,还得看吉利给得起多少钱嘛。
两款中国品牌SUV,应该作何选择?
按理说,哈弗H7和吉利博越并不太具有可比性。
一个是中型SUV,一个是紧凑型SUV,产品定位上完全不同。最大的相同在于,两者都是公认的中国品牌用心之作,使得我完成博越试驾之后就一直在思考,这两款车到底谁更值得买?
此前的H7试驾文章里,我详述过H7选择中配并增加5000元选装全景天窗的合理性(指导价16.48万)。而门槛更低、配置更丰富的吉利博越,我更加推荐指导价14.88万的1.8TD+6AT两驱智尊型(厂家还会补贴6000元)。这样一来,两者的价差是2.2万元。
毋庸置疑的是,更高一级的哈弗H7,在驾驶体验上也更胜一筹。2.0T+6DCT的动力系统,已经被长城拿捏得非常纯熟,应对各种工况都显得更从容。但请注意,我是将博越和哈弗H7放到一起进行动力对比的,如果把博越放回紧凑型SUV阵营,哈弗H6动力总成公认的烂,GS4的双离合变速箱平顺性欠佳,况且动力上,博越也确实强过二者。这一级别行驶品质与博越水准类似的,也只有长安CS75的1.8T+6AT车型了。
空间方面,吉利博越比起哈弗H7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了横向宽度和后备箱。毕竟宽度小了接近10cm,如果两车均满载5人,吉利博越后排乘客的脸色当然不如哈弗H7的好看。为了营造更大的后排空间,加上备胎和多连杆悬挂对于后部空间的侵占,博越的后备箱空间并没有出现多大的惊喜,对于我这样的长途自驾爱好者来说,只能加装车顶行李箱来解决这个问题。
配置方面,当我说到哈弗H7时,销售MM马上笑着说:“跟哈弗H7不同,博越没有选装包,10个配置已经足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了。” LED大灯、LDW主动偏航警示系统、城市预碰撞安全系统等等,都能体现吉利博越的完胜。
雅斯顿小结
最后说说这次试驾前后本身所带来的体验吧。
曾经做过汽车销售的我,深知许多销售环节中的套路。许多热销车型的销售根本不屑跟你慢慢讲产品,而是利用这些套路去明确 “买或不买,都赶紧”,毕竟这个职业是业绩说话的。
这次试驾,我进店就报明了来意,经销商的两个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常规套路,二话不说就办理了手续并进行了标准化的试驾,回店征询我的意见后才安排了一名销售顾问来进行金融方案的讲解。在此过程中,我作为普通消费者感受到了被尊重,全然没有各种套路所带来的压迫感。
就这个体验而言,我认为吉利已经超越了许多合资品牌,也希望我遇到的不是个案。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