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_居士_妙音居士新闻网

居士_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_妙音居士新闻网

南无阿弥陀佛!尊敬的界源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上午吉祥!阿弥陀佛。应该来的都是宁波的居士吧?是。大家善根深厚来东林大佛,据说今天早上都三步一拜了是吧?是。那很难得,随喜大家。

阿育王寺跟我们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都有甚深的法缘,我们从祖师的著作当中对阿育王寺更有亲切感。省庵大师带着很多居士在阿育王寺做了十年的涅槃斋大供,而且发四十八大愿,尤其写出了著名的《劝发菩提心文》这么一个彪炳千古佛教的文献、净土宗的文献。

所以这也说明净土法门在末法的时候,也在我们南阎浮提有甚深的法缘。大乘的佛法又分通途的自力法门和净土的佛力法门的这样的一个区分。这个区分首先是来自于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他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对佛的一代时教的判释。判释的角度可能我们天台家有五时八教,藏通别圆四教。华严也有判教系统,当时我们中国的判教系统分了十个流派来展开的。

妙音居士新闻网_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_居士

那龙树菩萨有一个特别的角度来判释,就是从一个菩萨初发心修行,最初就要瞄准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得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的意思。如果用大乘圆教来说,就是至少是破一品无明以上的菩萨才能称为阿鞞跋致,也就是圆教初住的水平。

那获得阿鞞跋致的目标,走什么样的道?道就是道路,门的意思。通过什么样的道路抵达这个目标?有一种是通途的自力法门,就是靠自己修戒定慧,断烦恼开智慧,消业障,得到阿鞞跋致。那就是次第的破见惑、思惑、尘沙惑。那圆教初住类似于善财童子在文殊师利菩萨座下,以十信满心发真菩提心然后广参善知识。在第一位善知识德云比丘那里得念佛三昧,就证得了圆教初住位,那就是开始了三贤十圣的这个菩萨道的阶位。

三贤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再到十地,这是十圣。十圣之上就是等觉菩萨。所以,善财童子示现一生成道的过程就是跟念佛法门有深刻的法缘。第一位善知识德云比丘就修行念佛三昧,最后,又蒙文殊师利菩萨的教示,再参的一位善知识就是普贤菩萨。这时候善财童子已经证得了与普贤等,与诸佛等,就是是等觉菩萨了。在等觉菩萨的这个阶位上,普贤菩萨跟他讲毗卢遮那的无尽的、无量的功德,并且说毗卢遮那佛的功德,不仅是因地的菩萨穷劫称说不可穷尽,乃至于十方诸佛在果地上来称扬赞叹佛的功德亦不可穷尽。这样引发善财童子所代表的一切菩萨行人对佛果的神往。

妙音居士新闻网_居士_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

那为了获得这个佛果修什么呢?要修十大愿王。《普贤行愿品》——著名的: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乃至普皆回向。这十大愿王最后是要导归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华严经》以十大愿王导归西方极乐世界的结学归根。所以善财童子蒙普贤菩萨的教示,以他等觉菩萨的身份,以及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这样就意味着善财童子,他参的最后一位大善知识就是在极乐世界去参阿弥陀佛,这就是第五十四参。

大家看大佛我们塑的一个善财童子,五十四参到东林大佛来参阿弥陀佛,这一参阿弥陀佛他就能成佛。也就是善财童子示现一生成佛的最后的归宿,他成佛在哪成?就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佛果。所以净土法门真的是非常广大。如果说《华严经》是佛的一代时教大小乘一切经卷的皇冠的话,那净土法门就是皇冠上的明珠,一切的导归。所以阿弥陀佛对我等众生非常的重要,重要就是由于阿弥陀佛悲心广大,知道十方众生的根机,思维五大劫,称性发了四十八大愿,要建立一个庄严清净的刹土,安立十方一切发菩提心修道的行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修行。

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_居士_妙音居士新闻网

因为我等众生虽然发心,在秽土修行很难,自身烦恼重,业障重,外境又是种种的五欲的陷阱,修行常常是进一退九,常常退转,甚至常常堕落。佛是现量亲证到这种情况,所以一定要让众生先离开这么一个不好的环境,这环境《法华经》告诉我们就是火宅,就是牢狱,就是茅坑,无一可爱之处。所以首先要出离。

《法华经》说先诱引火宅当中的子女们出来,是三车诱引,用羊车、鹿车、牛车。最后一旦通过三车诱引出来之后,再给这些子女们大白牛车,那就不是一般的三车了,乃是佛的果地上的大乘的佛果。所以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称合十方诸佛度化众生的本怀,就是以成大乘圆教的佛果来作为他的本怀的。

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一去从莲花出来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马上我们的身体就如佛那样的身体,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紫磨真金色,金刚那罗延身。马上我们就实现了由凡转圣的一个华丽的转身,都是在莲花里面完成的。从莲花出来我们就不是这样丑陋的身心了,而且具有着像佛那样的内在的功德,六种神通,种种智慧,辩才无碍,能够分身散影到他方世界去,上供诸佛,下化众生,那就获得了大自在、大逍遥的这种心能转物的境界和功德。

居士_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_妙音居士新闻网

所以净土法门就称为一切众生了脱生死轮回——这个生死有两种生死。一个是分段生死,就是我等凡夫,见思惑没有断的众生在三界六道不能出去的这个生死。还有一种是变易生死,就是声闻、缘觉菩萨、权教菩萨,他们的尘沙惑、无明惑,没有断尽的那种生灭的状态。那也就是说九法界众生都在两种生死苦海当中,佛要平等的普度。而且这种了脱生死它称为易行道,龙树菩萨讲易行道就是靠佛力来离开三界。

如果靠自力离开三界的话,一定要断见惑、思惑,证到人我空、阿罗汉的水平,你才能说“长揖三界,不受后有,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但现在末法的众生没有哪个能证到阿罗汉的水平,就是证一个初果都是不可得的一个时代,更何况四果。所以这个时代就更需要一种靠佛力叫带业横超的法门,虽然见思惑没有断,但你以信愿称名感通阿弥陀佛的愿力。

阿弥陀佛曾经有一愿“临终接引愿”,只要称念我的名号,愿意往生我的刹土,叫“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于是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和净土的圣众拿着莲台来接引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时候哪怕是见思惑没有断,乃至于你甚至是五逆十恶的罪人,只要具足信愿持名,感通佛力,都能够平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不过是到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里面那个莲花开放的时间有早一点、晚一点的差异而已,总之都能够出来。

下品下生可能最长的时间十二大劫,那十二大劫是我们这个世间的时间概念,不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时间概念,实际上也是很快就能出来。生到边地疑城,能在那个疑城里面滞留五百年。所以这个法门就是叫易行道。可能有种种比喻,难行道是到达目的地,你自己要步行走,一步一步走。那易行道就像水路,你乘上船,扬帆顺风很快就能去。这个船不是我们制造的,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大愿船,又有十方诸佛的护念。这就类似于给了你一个顺风,扯上满帆,又有顺风,再加上释迦牟尼佛的发遣、护佑,很快就能到达极乐的彼岸。

妙音居士新闻网_居士_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

从修行的过程来看也有个比喻,就好像一根竹子里面有一只虫,这个虫怎么出来?有两种方法。这个竹子有很多节嘛,越来越高,一种是一节一节咬破,有多少节,你咬破多少节,直到咬到最顶端一个节,你咬破了出来了,比较难。还有一个就是从旁边咬个洞就出来了。而且从旁边咬还不是你一个人在咬,还有帮助的力量。这是一个比喻。

还有个比喻,就类似于你爬那个108层的高楼,像世贸大厦这样的。那难行道就是你一层一层楼的爬,爬了第一层楼,再步行第二层楼、第三层楼,一直你自己爬到108层,估计要两个小时,这就是难行道。但是还有一种易行道,可能你就坐上电梯了。这个电梯而且是有纳米技术,中间还能压缩,唰,很快就上去,可能不到一分钟。不到一分钟,这个电梯就到了楼顶。

你到美国纽约曼哈顿,他有一个世贸大厦,他就有这个电梯,很快就上去。一上去,登上顶上一看,整个纽约市的全景都尽收眼底,自由女神在哪里,什么的。一般不相信的人,他只相信只有步行,爬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屋顶。但是有个捷径,坐上电梯,不要两分钟就上去了。

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_居士_妙音居士新闻网

所以这个净土法门就是我们了生死成佛道的捷径。径路,是个径中之又径,捷径里面的捷径。如果跟通途佛法相比,念佛法门是捷径。通途佛法是很难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悍劳忍苦的修行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当中,中途常常会退转。这一退转不是退一世、两世了,要退很长时间。所以《法华经》有一品,大通智胜如来座下曾经发过菩提心的行人,那这尊佛是尘点劫又尘点劫前早已成的一尊古佛,在那么久远的时候已经发了菩提心,然后尘点劫以来还堕在声闻位,他会退转。

你退到人道里面修行还可以,可能退到三恶道里面去了,所以修行很不容易。是由于我们的烦恼太重,你比如就一个持戒,谁能把这个戒律持得清净呢?可能一个居士五戒,你严格的考量一下,我们可能持得都不是很清净。那你持不了五戒,就意味着从因果的角度,你是不能得人身的,要失去人身。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手上土。所以要真正出离生死很不容易,才会有净土法门的施设。这乃是两土世尊,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以他的大悲心、大智慧、大善巧方便,给我们施设的一个法门。

所以我们好不容易今生得到人身,又能闻到佛法,得人身就很难,盲龟值木。在人道里面能闻到佛法的也是比例不高,尤其闻到佛法当中的大乘佛法,比例更低。更进一步,闻到大乘佛法的极为圆顿的净土法门,那概率更低。闻到之后又能够产生确然不拔的信愿,一定今生要把念佛往生作为头等大事,真为生死,去办这个事情的人,可能层层淘汰,就没有多少。所以为什么《观经》讲真正的念佛人就是人中芬陀利华,他是稀有难得。他真正真修实干,也就说明他今生了脱生死、成就佛道的因缘成熟了。这是我们生命当中的一件大事,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

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_居士_妙音居士新闻网

如果还是泛泛悠悠的话,真为生死的心发不出来的话,一心归命,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的信愿不坚固的话,那常常是在这个浊世当中被五欲六尘、恩恩怨怨、人我是非所完全地缠缚着,出不去。3月份我们寺院的法主和尚上传下印长老,用他出家70多年的修行经历,来实践净土法门。虽然他是从禅宗道场出来的,但是告诉大家,他从出家到现在都是一心念佛,没有搞其他的。而且在往生之前,跟我所交代的,也是传达给一切有缘的众生,以他出家70多年的阅历来证明一句话“唯有阿弥陀佛能救我们。”

如果不一心靠倒阿弥陀佛,在这个世间上,你修任何法门想出离三界的分段生死绝对是不可能,这个是没有讨论的余地。所以他老人家临命终时很自在的往生,没有生病。前三天断食,往生之后身心柔软。在龛里面放了7天也没有任何味道,荼毗7天就烧出了400多颗舍利子,各种颜色的都有。这就是一个当代的净业行人给我们树立的一个楷模。

那我们阿育王寺的这些护法居士能有这个因缘来祖庭拜慧远祖师,在净土苑来礼拜阿弥陀佛,这就跟净土法门结上更深的因缘。结上这个因缘就得要开始真修实干。每天要读诵净土经典,至少要念阿弥陀佛名号一万声,一万到三万声,念得越多越好。在我们剩下的生命当中,就把念佛求生净土作为“唯此为大”的一件大的事情来办,其他的世间所有一切都是梦幻泡影,都是不真实的。所以,一定要办这件生命当中最有价值的事情。

南无阿弥陀佛!

2023年11月15日

讲于东林祖庭香光讲堂

居士_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_妙音居士新闻网

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_妙音居士新闻网_居士

▽可单独放大扫码进入页面

居士_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_妙音居士新闻网

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_居士_妙音居士新闻网

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_妙音居士新闻网_居士

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_妙音居士新闻网_居士

居士和皈依弟子的区别_居士_妙音居士新闻网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