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一词是时尚界的顶级噩梦。灵感耗竭几乎就意味着你的创作生涯结束,被捧为潮流引领者、座上宾的时代一眨眼消失。于是时尚界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别人的东西抖落灰尘,加些小小的改动,重新出炉,对外界的说辞则是“垫付原创的创新”、“致敬某位大师”。
有人警惕发问,这是抄袭么?大艺术家毕加索给了个回答,good artists copy,great artists steal。于是,抄袭还是借鉴,成为了一个难题。
例如Supreme,潮流界地位难以撼动的潮牌,被众多明星追捧,势头高涨到连LV都与之联名,一时风光无限。
也许是树大招风,ins出现了一个账号,开始乐此不疲地扒Supreme发售的商品和其它品牌中类似的细节,并且连人家的logo都不放过,扒出了其灵感来源,芭芭拉·克鲁格(Barbara Kruger)的标语艺术。
看了Barbara Kruger的设计,是不是有恍然大悟之感?
红底白字,显眼至极。Supreme是否侵权,还一度闹上法庭,不过Barbara Kruger不屑于追究,吃瓜群众也就不了了之。不过这件事,让Barbara Kruger连着一个并不新的名词重新进入公众视野:“挪用艺术”。
Barbara Kruger是一位美国的设计师,她的设计多半取自过期的杂志和广告,裁剪加工,添上文字。她也承认,自己的工作就是一种替换性的工作,用自己的话语来替换旧广告上的广告语。
她常常选用反差极大的色彩来进行创作,最突出的就是红色与白色。她的作品一直与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女权主义批判联系在一起,这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主题也不外乎商品、女性、身体与政治。
△ 对消费主义文化的辛辣嘲讽
许多艺术杂志将其不厌其烦地进行介绍,同时也有不少人以她的创作为灵感进行新的颠覆。或许真的应了那句话,nothing is original。
颠覆其创作的新创造:
而我们一瞥她的创作,就能发现挪用艺术在其身上留下的深深痕迹。挪用艺术与讽喻、象征相关联,具有反讽、先锋的意识。
我们知道,符号学强调符号的不确定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事物都可以被定义成符号,一种被抽离的个体,可以拥有一种语境,也可以被重新解构,放置入另外一种语境中。譬如杜尚的《泉》,他男用小便池命名为《泉》,成为挪用艺术的经典。
挪用(Appropriation art),是一种当代艺术的创作手法,简要定义是“在创作中直接使用现成物品或现成艺术品”。这种创作挑战原有的艺术著作权、创意和剽窃的观念,随着艺术家越来越介入政治与社会,挪用艺术开始成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媒介,反而弱化了图像艺术本身的内涵。
其余挪用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如安迪沃霍尔,他挪用各种商品包装,打破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借鉴,我们能说他抄袭了一个番茄酱的罐头么?
还有周铁海的《假封面》,他挪用了常见的周刊封面,加入了艺术家本人的照片。
以及Sherrie Levine直接复制他人作品作为个人创作、Elaine Sturtevant以临摹复制方法描绘艺术名作、Richard Prince翻拍万宝路香烟广告或新闻照片。
回到Supreme,也许这个logo也能成为挪用艺术的经典之一呢。
▼
某种意义上,艺术是最高明的诡辩家。也许你说他人是抄袭、侵犯原创,但在西方的后现代艺术语境中,这却是属于“挪用艺术”的新创作。抄袭也好、借鉴挪用也罢,我们都希望,艺术家能够不断推陈出新,给我们带来新的作品,这,才是正经事。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