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洞见
来 源| 洞见
·点击收听本文音频·
以为刀郎封刀了,原来是在磨刀。
沉寂十年,刀郎携新专辑《山歌寥哉》王者归来。
一首《罗刹海市》更是如深水炸弹,炸翻了华语乐坛。
无数人从这些歌中听出了刀郎“对往事的复仇”,乐此不疲地解读,谁是“马户”,谁是“又鸟”,谁又是“自古公公好威名”……
我明白人人都有一颗快意恩仇的心,但刀郎10年巨制,真的未必是为了报复伤害过他的人。
正如南大文学院的苗怀明教授评价:“我愿意解读为刀郎对社会丑恶现象的嘲讽,不是具体针对哪个人。”
我也喜欢《山歌寥哉》的社会性。
蒲松龄笔下的罗刹国,是一个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的国度,以丑为美、以美为贱。
蒲松龄在文末以十六字作盖棺定论: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世态与鬼蜮无异,都有着以丑为美的癖好。
刀郎心有戚戚焉,所以《罗刹海市》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与其把这首歌当作对某些人的反击,不如把它当成对当今社会的思考。
因为颠倒黑白的事,刀郎遇到过,你我也遇到过。
我还喜欢《山歌寥哉》的艺术性。
何为山歌?
刀郎在专辑封面上写道:书契以来,代有歌谣,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之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
何为寥哉?
既音同“聊斋”,也是在说我们拥有灿烂的民间音乐,呈现在大众眼前的,却寥落无几。
因此,刀郎想给我们提供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
《罗刹海市》以靠山调为主旋律,融合西河大鼓和东北二人转的音乐节奏;《颠倒歌》借用长江流域流行的民间小调,栽秧号子的音乐元素。
歌词引经据典,却不堆砌。
《罗刹海市》有二十多处用典,环环相扣。
《颠倒歌》中的采薜荔,水呀来呀,树梢搴那芙蓉花,出自屈原《九歌》;
《未来的底片》中,昨日犹似羽衣舞,今朝北邙狐兔窟,取自《菜根谭》。
……
作家张丰才会说:“流行乐坛需要像刀郎这样的声音,需要一首《罗刹海市》来荡涤心灵,欢迎刀郎归来,是因为人们对以丑为美的风气已经忍受太久了。”
一张《山歌寥哉》,把刀郎推到歌手生涯的新高度。
细剖这专辑,你会发现刀郎的文学艺术水准让人惊叹,如此歌词,恐怕真不是为了针对任何个人。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一部艺术作品有着极高境界的时候,解读那是受众的事情。
如果说刀郎有过报复,那么不解释、不理睬,才是他最狠的报复。
01
李月亮☽
《山歌寥哉》的《序曲》中,有这样的歌词:
九州山歌何寥载,
一呼九野声慷慨。
犹记世人多悲苦,
清早出门暮不归。
“犹记世人多悲苦”,这是刀郎对音乐的追求。
他曾经说过,他的音乐一直在传达每一个普通人想说的话,与每一个普通人产生灵魂共鸣。
有人说他的歌没有审美观点,他不去争吵。
有人说刀郎现象是流行音乐的悲哀,他保持沉默。
俗也好,雅也罢,刀郎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心里何所求,何所为。
这就是刀郎的报复:我只知路在何方,只管行我所行。
一个人内心有了锚,即使风吹雨打,也岿然不动。
莫言从步入文坛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直备受争议和批评。
许多人诋毁他的作品充斥着黑暗和色情。
比如《丰乳肥臀》,同行认为书名让人羞耻,内容多是糟粕,有太多东西不符合主流价值观。
比如《檀香刑》,评论家认为写得太过残忍和血腥。
然而对于以上种种,莫言不为所动。
创作《丰乳肥臀》,是他“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是歌颂和回忆母亲。
写《檀香刑》,是他受到鲁迅的启发,想借此批判国人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
对于外界的闲言碎语,他说:“外人的评价是很难进入内心的,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你。真正对自己评价最准的,还是你自己。”
正视自己内心,比什么都重要。
02
李月亮☽
刀郎有两段采访,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件事,是小品《不差钱》里有一段恶搞:
“我唱个刀郎的吧?”“你唱个屎壳郎的吧。”
后来,有主持人问他被开这样的玩笑会不会不开心。
刀郎淡然一笑:“没事儿这个。”
第二件事,是有记者曾问刀郎,怎么看待那英说听他歌的都是农民。
刀郎反问:你亲耳听到的?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