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产业经济评论”第432篇推送论文

我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基于附加值统计口径

文章信息:我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基于附加值统计口径;王聪;《产业经济评论》2017年3期。

引 言INTRODUCTION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尽管经历了近年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我国仍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然而,需要看到中国的出口贸易仍然大而不强,表现为中国出口贸易附加值不高,出口产品缺乏自主品牌,质量提升缓慢,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面临被低端锁定的风险。结合外部需求不振、全球产业链重构以及中国出口乏力的大背景,本文试图回答我国真实的出口结构及产品的比较优势结构如何、附加值统计口径核算的出口数据下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和比较优势是否发生了质的变化,要想回答上述问题,需要借助附加值统计口径来完成。WTO(2011)认为,增加值贸易(Trade invalue-added)相比传统贸易核算方法能更好地反映全球生产分工演进趋势,并且能较好地体现一国从出口中获利的情况。因此,使用附加值统计口径核算的出口数据分析一国或地区的出口产品结构变得格外有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将对1995-2011年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及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分析,包括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比较优势、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结构,并将分析结果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对我国的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和出口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应产业、外贸政策提供依据。

模型MODEL

本文选取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来测度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可以较好地分析一国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 同时,上述指标在我国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的分析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贸易结构_贸易结构是什么意思_贸易结构包括哪些

结论 CONCLUSION

通过对我国出口的35类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和出口结构的分析,本文得到以下基本结论:(1)在世界市场上,与1995年相比,2011年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种类出现了下降,从1995年的16种下降到2011年的11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变为以低技术和中低技术产品为主,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各类不同技术含量产品间的分布更加合理;1995-2011年间,中等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日益提升,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占比较小,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有所显现,但是比较优势还不明显,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占比有待提高。(2)1995-2011年间,我国对世界的出口产品结构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低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显著下降,中等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比大幅上升,高技术产品所占份额小幅上升。1995年,低技术含量产品在我国占据第一大类出口产品的地位,2004年,中等技术产品超过低技术产品成为我国的第一大类出口产品,除2009年外一直保持该地位至今;1995年,高技术产品是我国出口份额最小的一大类产品,2011年仍保持不变。(3)目前,世界出口的高技术及中高技术产品表现出以服务类产品为主的态势。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2011年我国出口结构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低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过高,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我国的整体出口技术水平与美、日、韩甚至与世界的整体技术水平还有差距,但是这一差距在不断缩小;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相比,我国整体的出口技术水平处于较高层次。(4)1995-2011年间我国出口的各类产品的出口结构呈现出不断优化的趋势,其中,优化程度最高的产品是中等技术产品,远高于其他几类产品的优化程度,优化程度最低的是低技术产品;1995-2011年我国出口的各类产品结构变动最大的是中等技术产品,其次分别为中低技术产品、中高技术产品和低技术产品,变化程度最小的为高技术产品。

摘要:本文采用附加值统计口径,按照技术含量对出口产品进行分类,使用WIOD数据库研究了我国35种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比较优势和出口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与1995年相比,2011年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变为以低技术和中低技术产品为主,2011年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各类不同技术含量产品间的分布更加合理,出口比较优势更加稳定、成熟;(2)原本在我国出口中占比最高的低技术产品在2004年被中等技术产品取代,目前中等技术产品是我国的第一大类出口产品;(3)目前,世界高技术及中高技术产品出口表现出以服务类产品为主的态势,而我国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