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放到十几年前,却又截然相反。
冯远征在2001年演家暴男安嘉和成名之后,20多个类似的角色找到他。
可他都一一拒绝,再多片酬都不演。
在他眼里,倒不是害怕留给观众的“童年阴影”形象加深。
而是对他来说,没有突破的角色,他为什么要演?
老演员心里门儿清——
同一题材或角色演成习惯,不仅人没有了神秘感,还会给观众一种套路性。
这其实是把自己和观众推远。
前不久,就发生了杨幂粉丝公开高举反对标语,要她弃演嘉行自制剧的事。
▲65万关注的大站,带头diss自家偶像工作室
早期,杨幂也是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类流量型电视剧大爆过的。
然而同样是古偶大女主,到了去年《扶摇》就明显后劲不足。
今年更缩产到,只有一部槽点颇多的《筑梦情缘》。
是杨幂演技退步了吗?
当然不是。
而是神秘感退却,偶像剧大女主人设固定,观众在她身上看不到新东西。
此次粉丝大规模的“揭竿而起”,便是对杨幂转型的一次催促。
其实去年,32岁的杨幂也想过换条路再出发。
在《宝贝儿》里,她做出了出道以来最大的牺牲——
用残疾女孩江萌这个角色,扮丑扮惨扮沧桑。
但遗憾的是,这部电影无论口碑还是票房,效果都并不好。
可见当演员人设十分鲜明,神秘感消失,有天再想挑战自己转型,而演技又不够颠覆,便很难再躲在角色后面了。
03
好演员都会捉迷藏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坚持把这个演员当做自己的初心和梦想的。
在他们心里,自己从事的是事业。
他们不把拍戏当饭碗,因为事业和饭碗是两回事。
还是说老演员冯远征。
作为表演老师,他在给年轻学生上课时就讲过:
“如果你把现在做的这个事当成饭碗的话,那好的,同时有三个戏来了,哪个戏给的钱多就接哪个;
你要把它当做事业的话,你就必须看这三个戏,哪个对你未来有好处。
可能是给钱最少的那个,但你一定要选择它,只有这样,你的路才能走得长远。”
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真的很难。
演员王传君就曾因他的100万言论而被热议。
他说没戏可拍的时候,他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看着银行卡内的余额,发现仅剩100多万。
虽然够用,但这让他觉得很慌。
100万的数额,或许已足够普通人多年的花销。
只是演艺圈太不正常了,金钱观方面,有一种扭曲到变态的心理。
这是王传君之前从未意识到的。
而当他清醒过来时,毅然决然就把自己660万粉丝的微博卸载了。
为此他解释道:
“演员收了钱,就该认真拍戏,然后藏起来,下一部戏在被大家看到,这样观众花的钱才值得。”
对这类年轻演员来说,给他们最大的褒奖不是透支神秘感带来的人气、流量。
而是在神秘感的助攻下,成功让观众对他们的角色展开想象。
就说王传君,大多数人知道他是从《爱情公寓》的关谷神奇开始。
到了《罗曼蒂克消亡史》,却发现他还能和一口上海话的黑帮小混混完美匹配。
抱着来看关谷神奇的心态,得到了意外的惊喜。
去年的《我不是药神》中,他又化身形态佝偻的白血病患者吕受益。
医院清创的那一幕,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痛苦。
今年撤档的《兰心大剧院》,也有王传君的身影。
神秘感的光环,让他与各种有血肉的角色兼容。
也让他在关谷神奇后,大胆走出了自己的戏路。
追求神秘感的演员们,大都玩得一手好戏:藏。
不是为了掩盖什么破绽。
而是为了限制观众的目光。
对演员黄轩来说,怎么藏?
他选择把步调放慢,不过度曝光自己。
几年前,高产期的他一年也能赶出来不少一言难尽的电视剧。
而如今,他选作品更慎重,拍一部就死磕一部。
拍冯小刚的《只有芸知道》,为了能更贴近人物原型,黄轩一直穿着隋东风这个角色的衣服。
也一直将自己沉浸在人物中。
直到演完最后一场戏,他才正式与隋东风说再见。
作品告一段落,他会反问自己:
生活全都放在片场与酒店,辗转各大剧组,诠释一个又一个的人物。
有这么多的精力吗?
有这么多的能量吗?
呈现出来的人物与作品有质量吗?
所以《只有芸知道》后,黄轩说自己打算休息半年,充充电。
藏,对另一个演员胡歌来说,则意味着离开。
2010年那会,在看电视的胡歌连续调了三个台。
分别在播《仙剑奇侠传》《仙剑奇侠传三》和《神话》。
他说那一刻,他的心情很复杂。
当他以观众的视角看待自己,明显感觉到自己演技在退步。
倾注在角色中的感情,也在一点一点减少。
所以他离开了电视圈,去学着演一个八小时的话剧——《如梦之梦》。
三年后,胡歌重新回到电视剧《琅琊榜》中。
此时的他,不再追寻李逍遥的影子,而是自带一番全新的精气神。
可他因梅长苏大火后,却再一次离开了观众的视线。
如此看来,今年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也只能算是他短暂回归的阶段汇报。
像这样的演员,事业心都写在了作品中,而不是微博上。
他们因为摆脱人设,诠释不同的角色而表现畅快,自我满足。
观众也会为看见他们的进步,感到值回票价。
04
出名一定要趁早?
想真正做个好演员,首先就必须为了护好神秘感而耐得住寂寞。
但也有人会觉得,你都不出名还要保持神秘感,这不就直接凉了吗?
事实上,所谓的出名、顶流、爆款,很多时候和神秘感一词都是相斥的。
爆,意味着个人生活和工作的更多曝光;
爆,意味着个人自由度的降低;
爆,意味着大把超级IP、真人秀和活动不请而来。
影院内,舞台上,商场里,都有数不清的粉丝等候尖叫。
▲当然也有的演员现身活动,是保安比粉丝多
放在日韩,这是明星爱豆的职责,而非演员。
他们的国际惯例,就是明星爱豆负责输出出镜率。
而演员则保持神秘感。
就如韩国忠武路那一挂的电影演员,对上综艺、赶通告就毫无热情,甚至反感。
精英主义的心态,让他们大都只接受自己的形象出现在大银幕上。
作为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热门《寄生虫》的男主,宋康昊就明确表示过:
我不会让观众在电影外看到我。
所以这些人,平时也看不见、听不见声响。
但他们一旦有作品出现,观众还是会纷纷主动买单。
不光如此,前不久韩国票选2019最佳男演员,宋康昊再“高冷”也照样高举榜首。
而在国内,演、艺的壁垒明显是先天不足。
如此大环境下,干好本职工作,偶尔参加综艺,出席活动刷刷脸都还好。
访谈类、文化类的节目,也不妨碍他们隐藏自己。
只是一旦和真人秀锁住,就变味了。
演员上太多表达自己的节目,实际上也是对观众的不公平。
观众在镜头里看到的他是搞笑的,直率的。
再要他去塑造一个不搞笑的,有层次、有深度的角色,还想让人相信。
这其实是对观众的一种折磨。
邓超在《奔跑吧兄弟》里,就特别热衷“we are伐木累”这句口头禅。
那阵子去看《烈日灼心》《影》,拢共100多分钟的电影,都要先花十几二十分钟才能说服自己忘记“超哥的伐木累”。
而孙红雷,现在看他演什么都是《极限挑战》里的“帅雷雷”。
这是观众的问题吗?
最后,还是要看对出名的定义。
用粉圈思维贯彻下去,出名便一定要和爆红捆绑。
那黄轩、胡歌这类平时挺安静,只活跃在作品里的演员都不能算真正的出名。
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人说他们是资源咖。
其实,正儿八经的演员,演技不错,也有灵性。
最关键的是,大导认可、喜欢。
尽管他们的演技、作品还称不上炉火纯青,但有想要保持神秘感的态度在。
这对眼下他们自己,对角色,对观众来说,已足够。
因为很认真,很专注,也很专业,就注定了他们不会被影视寒冬淘汰。
也注定了他们还有向上的空间和可能。
换句话说,有这么大的市场在,这场寒冬淘汰的究竟是谁?
是不专业,是不茁壮,是没有生命力的。
它最终留给我们的,只会是一个更好的未来。
而对不想被淘汰的演员来说,表演学习里有一门课叫“当众孤独”。
这是剧场中,“应当有”却“很难有”的存在。
“在成千观众面前表演的时候,你可以一直索居在自己的孤独里,像蜗牛躲在壳里一样”。
在观众看不到的地方,维持住自己的孤独;
在观众看得到的地方,留下属于自己的神秘感。
这是演员的天赋,也是无论爆红与否,后天都需要努力的。
但说到底,还是要回到一个根本的问题上——
演员为什么拍戏?
就像《中国女排》中,巩俐饰演的郎平也问她的队员:
“你为什么打球?”
朱婷一开始回答的是为父母,为成为你。
为别人?为名利?
郎平摇摇头,“这样你永远打不出来”。
而另一边,《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里,廖凡饰演的男主角王耀则表示:
“出来混,我和你不一样的地方是,你是为生活所迫,而我是喜欢干这一行。”
这句台词,廖凡在后来的从影路上也一再提起。
热爱演员这份事业,不在意知名度,守好自己的神秘感。
廖影帝告诉你:
大器,晚成也可以。
– END –
互动话题
你觉得演艺圈最具神秘感的演员是谁?
如何投稿
↑上下滑动查看如何投稿↓
投稿通道
wangxiaowo929@163.com
1.不白拿,有稿费。对脾气我们就将约稿进行到底。
2.稿件要求:以你的聪明才智,看几篇我们的推送,心里指定有数。
实习通道
wangxiaowo929@163.com
1.会写,能写,热爱写写写。
2.满足第一点万事好商量。
凡是来稿来信,小十君都会第一时间回复哦!
后台发送“投稿”可查看投稿细则。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