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检科院大湾区研究院、长理工中山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落地开花,中山留创园等高端人才载体建设不断加速,火炬高新区锚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全市创新发展“主引擎”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人才聚、科技兴、产业强,让更多“新质生产力”喷涌而出。在此过程中,火炬高新区有哪些新质生产力的先行探索和显著成效,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家企业……

优名教育骗局_小呎优名_名优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截至2024年3月底,拥有授权专利118项。”走进中山德华芯片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德华芯片),一整面的专利墙格外引人注目,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专利意味着技术的突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德华芯片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致力于高端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业务聚集于空间太阳能电池领域,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同时具备GaAs、InP等化合物半导体相关材料及器件的研制生产能力,主要涉及空间电池、探测器、激光器及微波器件等。

·

在企业研发实验室,产品总设计师刘建庆展示了德华芯片的半导体外延片产品。“从外观上看它平平无奇,实际上它的表面由六十多层材料组成,最薄的一层材料的厚度大概只有十个纳米。”采用大失配材料逆向外延生长技术,经高精度金属有机化合物沉积(MOCVD)生长设备约三个小时的生长过程,外延片产品具备了光电转换的作用,可以将太阳光变成电能,从而为卫星等飞行器提供电能支持。

空间太阳能电池产品研发困难重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芯片的根基——材料,经过多年研发攻关,德华芯片将目光瞄准在砷化镓这个材料上。目前,市场上的空间太阳电池芯片主流产品的光电转化效率为30%,而德华芯片批量生产的砷化镓空间太阳电池芯片最高光电转化效率可达32%,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整个生产工艺都是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刘建庆说。

小呎优名_名优_优名教育骗局

除了光电转化效率高,德华芯片的产品还具备耐辐照性能好、柔性可弯曲、体积小、可实现定制化开发等优势。以关键核心技术助力国家航天和军工事业发展,德华芯片参与火星探测、嫦娥计划等国家重点项目,30%效率空间外延片产品已在十多颗立方星、微小卫星、国际星在轨应用,32%效率产品应用于巴基斯坦科学实验星,截至目前已发射在轨6年多,其性能表现良好,实现全球首款在轨卫星32%效率空间外延片“广东造”。

名优_优名教育骗局_小呎优名

掌握核心技术的过程很艰难,但这条道路必须坚定地走下去。为支持产品研发创新,德华芯片持续加大专业人才和团队的招引力度,2022年公司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同时公司基于现有柔性太阳电池的研制生产基础,引进新型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及电源系统创新团队,推动业务向系统端延伸。

·

该团队成员由985、211等高等院校的博士、硕士以及中、高级工程师组成,其专业涵盖半导体材料、器件设计、晶圆生长、封测制程等领域,于同年获得中山市创新科研团队项目立项。两年多来,该团队人员已申请相关核心技术专利28项和相关论文10篇,其中1项为国际授权专利。项目执行期间,累计新增产品销售收入超16500万元。“通过博士、博士后开展科研工作,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022年4月,德华芯片完成第一轮融资,融资金额2亿元,资金用于产线扩建及企业运营。2023年公司呈现出技术不断创新、市场效应提升、盈利能力增强的高速成长态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超100%。2024年德华芯片将完成第二轮股权融资,资金用于产线扩建,计划打造全国最大的空间砷化镓太阳电池制造基地。

在全球卫星星座快速组网的背景和需求下,德华芯片坚守初心,致力做“太空耕耘者”,在做好芯片、材料上持续发力,让产品走向世界,扛起民族工业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国内唯一具备从外延片到芯片再到电源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全产业链的民营空间能源高科技企业,未来三年,德华芯片将努力抢占先发优势,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战略“护城河”,为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优名教育骗局_小呎优名_名优

中山火炬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明锋

美编:杨淑雯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