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奖项,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然而在2000年以来的得主经常被人指责名不副实,这也无怪诺奖不公正,而是随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热潮的没落,我们不再生活在一个文豪辈出的时代,以至于村上春树之流都能被人戏称“陪跑”,这确实是当下的悲哀。福.J.M库切就是一个例外,作为2003年的诺奖得主,他的代表作《福》让人耳目一新,不仅在于其质量之高,更在于其与《鲁滨逊漂流记》这部文坛的经典之作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defoe_defoe是什么意思_defoe球员

带来西方文明的鲁滨逊与背后的自然风景“自然地融为一体”

库切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际,向他人讲述了他小时候对《鲁滨孙飘流记》的着迷。儿时的他和我们一样相信鲁滨逊是现实中真正存在的人物,这本书就是鲁滨逊的作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流动,他知道这是英国作家笛福虚构的一个故事,这时的他第一次意识到英国对于南非在语言上的殖民。

在笛福的小说里,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生存故事,但如果把这部作品放在十八世纪看,实际上并不简单。十八世纪是欧洲的启蒙时代,卢梭,伏尔泰,狄德罗等思想家风起云涌,也是欧洲殖民帝国急剧扩张的时代。

笛福在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鲁滨逊代表的就是给殖民地带来“启蒙思想”——左手圣经,右手枪炮的殖民者:鲁滨逊在小说中既是征服大自然(殖民地)的殖民者,也是为星期五(殖民地人民)带来启蒙思想的教育者。这就是这篇小说背后暗含的思想——西方殖民者一方面成为统治者,也会将启蒙思想洒向世界各地,改变整个世界。

库切也是在成年意识到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作为殖民符号的运作,生长在南非,作为西方殖民者受害者的他因此对笛福这篇小说产生了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深深地厌恶西方殖民者给殖民地带来的沉重灾难,在另一方面又对西方文化给自身“带来的”启蒙感激不已。所以才有了《福》的问世。

defoe是什么意思_defoe球员_defoe

小小岛屿是一个巨大的共时性结构

在写作前,库切巧妙地把笛福(defoe)的名字去掉de,de是笛福获得贵族爵位后获得的前缀,而《foe》(《福》)暗示了库切的野心:Deconstruction(解构)笛福所编织的白色神话。

库切在小说中加入了一个笛福小说中从未登场的女性人物:苏珊。苏珊是漂流到鲁滨逊岛屿的拉美契约奴,库切在她的身世上寄托了双重的意蕴:她一方面象征着殖民过程中受害者(事实上殖民过程中第一批参与者正是苏珊这类出身西方社会底层的契约奴,而不是黑奴),一方面象征着殖民过程中为西方征服运动牺牲的女性。库切之所以让她作为小说的叙述者,暗示着在西方的殖民神话里,为此牺牲的主体(殖民运动下层社会参与者,女性)彻底被抹杀了,只剩下鲁滨逊这类“历史创造者”(殖民英雄与领导者:哥伦布等人)无比闪耀的身影。

那么鲁滨逊与他宏伟的殖民事业在神话背后究竟怎样的?

在苏珊,这个鲁滨逊事业第一目击者眼中,鲁滨逊只是个稀疏平常的漂流者,他既不关心文明事业,也对于带着荣耀归来成为历史这种事情没什么热情,这也是西方殖民者的现实状况。他唯一关注的只有如何度日,而他每天生活也都是乏味平庸且千篇一律,小岛生活隐喻真实的过去,其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共时性结构,而历史(神话)则是在这个过去的基础上被建构出来的。

苏珊的到来,打破鲁滨逊原来的生活,随着她(主体)的积极呼救(介入),历史性也随之产生:鲁滨逊和她以及星期五被一艘船队救下。而鲁滨逊也恰巧死于最后一次热疫——只有死去的人才能成为英雄,因为在他死去的那一刻,他变得可以被言说(意义最大的敌人就是在场本身)。

defoe球员_defoe_defoe是什么意思

鲁滨逊神话

最后要提一提的便是鲁滨逊的黑奴星期五,星期五在笛福原文里和《福》里都是唯一一个只能被言说的他者。在《福》中,苏珊想尽办法想让星期五回到他原本的故乡,并试图弄明白他的舌头究竟是被谁割掉的——是鲁滨逊还是阿拉伯人?然而这一切都石沉大海,星期五无法言说他的历史,就像饱经摧残的非洲一样。非洲的历史与文化都被摧毁了,连毁灭他的入侵者是谁都无法上溯,他只有像文中的星期五一样,纵然也会趁苏珊不在家翩然起舞,但平时却只能战战兢兢地去讨好,去适应西方的“文明社会”。

于是我试着说:“星期五,这是艘什么船?”但是,这里不是一个依赖文字的地方。每一个音节一说出来就被水侵蚀和消融了。在这里,身体本身就是符号,这是星期五的家。

语言也被殖民的非洲人,他们的情感,悲伤也只能在西方话语下实现,这是非洲人的悲哀之处,也是我们的幸运之处。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