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纳农业部门面临的挑战
尽管加纳的农业部门对该国的经济发展和增长都十分重要,该部门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
2.1经济作物产量低
由于高成本和小农信息缺乏,加纳改良种子的使用率仍然很低,从而导致作物产量低。小农化肥使用率低也加剧了这一问题。同时,水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问题都导致了农业部门的低产量。另一个主要困境是加纳农业机械化缓慢,最终导致化肥使用有限。同样,这也导致作物产量低。
2.2农场和市场之间的连接不稳定
在作物产量好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连接农场和市场是一个挑战。由于不发达的交通设施和物流网络所导致的低效的运输系统和存储设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基础设施不足以运输和储存农产品和原材料。因此,加纳农业部门的潜力是有限的,该国并没有从中获得充分的利益。它造成了大量的收获后损失,并且使工业部门难以利用该部门的农产品作为原材料。
2.3出口困境
加纳的农业产品被限制进入市场,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在运输过程中也会造成损失。由于没有仓库来处理供应过剩的农产品,农业生产者也面临储存方面的困境。此外,生产次级农产品的工厂缺乏可持续的优质原材料。该国的出口也普遍受到低产量的限制,且农民面临着在其产品上达到欧盟和国际标准的挑战。渔业部门也受到非法、无管制和未报告的捕捞活动等因素的制约。
2.4资金缺乏
农业部门的工人面临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获得融资对于加纳农业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获得运营资本尤为重要,比如获得农业生产投入资金(种苗、农场肥料)、雇佣工人的资金和机械设备等固定资金。加纳农业的资金缺乏限制了平均耕地面积,抑制了农业增长,并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了影响。在加纳,银行、农村银行、储蓄和贷款公司以及小额信贷组织活跃于农业融资中。但由于农业部门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气候条件不稳定、非结构化的市场和不可靠的供应链等,使这些融资参与者将农业视为高风险的产业,并以高利率向农业参与者放贷,从而使农业成本高昂。
2.5缺乏可靠的信息
在加纳,没有集中且有组织的数据可供使用。由于农业部门的数据支离破碎且难以获取,因此该行业的许多人犯下了本可以避免的错误。这也对私营部门在该部门的投资产生了不良影响。可靠信息的缺乏也对该部门的市场结构产生了影响。农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获得的产品报酬也不公平。
2.6农民无法适应现代技术
由于加纳农民没有处于新技术环境中,或者不相信新技术对他们的产品有多大的影响,因此他们通常不愿接受新技术。农民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接受新技术,比如弹性种子和其他机械化农业设备,但一旦看到效益,他们就会坚持采用新技术。加纳农民无法适应现代技术,造成了农民们过度依赖雨水来维持植物生长,以及由于他们仍然使用锄头和弯刀等传统农具而不能耕种更大面积的土地等情况。同时,该部门受到新技术推广、教育和服务差的制约。这意味着大多数农民没有及时了解当前的农业趋势,如果他们的农场受到虫害或疾病侵袭,他们也不会及时干预。这种情况导致了农产品产量低,因为农民会使用他们的粗放的耕作方式,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寿命。
2.7不合理的土地保有结构
在农业方面,加纳的土地保有结构不鼓励商业性农业。这是因为土地保有制度不是由政府管理的,而是由酋长、家庭和其他社区机构管理。这使得获得土地变得困难,并且阻碍了个人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因此加纳人民普遍坚持小农的农业方法。
3.加纳农业部门的发展
随着增长和发展,该国正逐步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过渡,但农业仍然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减少贫穷和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提高农业产量是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目标,可以通过三大机制来实现: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和尽量减少收获后损失,所有这些都有改进的空间。加纳总农业用地面积中只有大约64%是耕地,30%的农业用地是机械化的,且改良种子和肥料的使用量很少。对用于玉米生产的改良种子进行补贴可以提高其使用量,并对产量产生重大影响。
3.1改善存储设施和实用技术
意识到储存问题后,政府启动了“一个地区,一个仓库”计划,以提高农产品存储能力。然而,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在主要产业区,一个仓库远远不能满足存储要求。此外,还需要新的谷物筒仓,这将有助于减少由昆虫和疾病造成的收获后损失。同时,更好的洗涤、干燥、分级和装袋技术将有助于农产品的适当加工和储存。这不仅可以减少浪费,而且可以确保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
3.2政策支持
加纳政府的“农业现代化计划”旨在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实现粮食安全和营利,并提高农业生产力作为工业化、就业发展和出口的基础。政府提高了对种子、肥料和其他农用化学品零售价格的补贴,并将重点放在灌溉项目上,特别是加纳北部社区,通过“一村一坝政策”支持全国社区拥有和运营的小规模灌溉设施,提高推广官农比。
3.3财政支持
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增长及创造就业的需要,定期分配资金,用于投入大型农业加工和住房等重要经济领域。预计银行将为重要的农业和工业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成本较低的长期融资。
3.4促进工业化发展
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工业化来解决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使社区能够利用其自然资源制造当地和全球需求量巨大的产品,例如,增加农业和制造业产出,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增加消费品生产和粮食供应。
4.结论
通过政策制定和现代化技术改进,加纳的农业部门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总之,现有措施如果得到有效推动,将会改善粮食安全、减少贫困并增加农业出口,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非传统出口子部门的业绩似乎正在改善,来自全国的加工和半加工产品的数量在增加,除了加工品和半加工品外,非传统出口子部门中其他部分的份额一直在下降。为了进一步促进非传统出口子部门的发展,各机构应批准和实施所述政策,解除相关限制。
参考文献:
[1]Chapoto, A., Mabiso, A., &Bonsu, A. (2013). Agricultural commercialization, land expansion, andhomegrown large-scale farmers: Insights from Ghana (Vol. 1286). IntlFood Policy Res Inst.
[2]Enu, P. (2014). Analysis of theagricultural sector of Ghana and its economic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AcademicResearch International, 5(4), 267-277.
[3]Krausova, M., & Banful, A.B. (2010). Overview of the agricultural input sector in Ghana (No.1024).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
中心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4月,是由电子科技大学与加纳大学、加纳海岸角大学、加纳行政管理学院、加纳温尼巴教育大学、加纳发展大学共同筹建的特色研究中心。2021年3月,西非研究中心成功入选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中心依托公共管理学院,由赵蜀蓉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西非研究中心的成立,是电子科技大学践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电子科技大学构建国际化跨学科研究体系、打造新型高端“智库”的有益探索。中心将立足于电子科技大学学科与国际交流优势,着眼于西非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和需求,以留学生人才培养为基础,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发布研究课题,开展联合研究,为我国及西非国家提供高水平智库服务。
中心的目标和任务:
西非研究中心将联合加纳5所高校成员单位、电子科技大学西非校友会和加纳中华工商总会,着力于打造集留学生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平台、西非研究智库为一体的“1+1+1”中非合作新模式,即:
1. 构建一个人才培养基地。中心将协助拓展来华留学生的西非生源,丰富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博士、硕士多层次留学生培养体系;开展西非海外干部培训、师资培训、定制化ICT与工程培训、学生暑期实践项目等,致力于构建集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实训实践为一体的多元化、特色化的海外人才培训基地。
2. 搭建一个学术、文化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西非论坛”等国际性学术会议、中非友谊·学术文化交流月,推广文化资源3D平台海外落地展项目、中国-西非国际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心将致力于搭建集学术、人文、科技等多领域的中非交流和合作平台,提高我国高校、企业在非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3. 建立一个西非研究智库。中心将结合成员单位的学科优势、研究特色,加强与加纳“伊曼尼政策教育中心”(全球智库排名113)、“统计、社会和经济研究院”(全球智库排名164)等西非智库组织合作,加强联合研究,发布、承接研究课题,为我国政府及西非国家提供政策咨询,并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西非智库研究中心。
中心网址: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