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16家新创汽车公司中,远在福建莆田的云度造车很少像乐视和蔚来一样受到很多关注,但是,它却是造车进度推进得更快、特点更鲜明的初创企业。它不仅已经自建了工厂,2款新车产品已经几乎完成全部研发,而且,清晰的营销策略也已经出炉。

豪言壮语 直指行业痛点

日前,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葆旭东接受[映车坊间]专访时表示:云度汽车将突破传统汽车销售的4s店模式,采用“店厂分离”模式,将在成本上大大领先于竞争对手—北汽和江淮新能源。

“我们不搞先赔两年,三年以后井喷时再挣回来”的做法。云度认为:新能源并不仅仅是产品层面的再创造,同时也是营销层面的脱胎换骨变化。由于在整个研发、制造、营销等环节都应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让经营者、使用者、主机厂等多方受益,云度将是一个有生命力、能够踏实落地的新创汽车企业。这些创新有望使云度的每个专营店都能在初创期就能良好的盈利并扎实地活下来。

“其实,我自己也很感兴趣,现在有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是传统新能源汽车企业)还在搞4s店的销售模式 ,我一直很感兴趣:它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它们的收支怎么平衡?”

葆旭东说:云度汽车将来卖车的地方全是展厅 ,最大面积可能也就300平米,最小也就100平米,它只要卖车就行了,维修等功能全部切割掉。我们会在每个地区固定一个地方比如北京五环或者六环统一弄一个售后维修中心,由它来维修在北京销售的所有车辆。

这对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全行业只顾拼命圈地、不讲利润的现状,的确是个尖锐的挑战。

也许你会奇怪:云度汽车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怎么能在准生证都还没拿到,车型啥时候上市都还不知道 的情况下,就能出此豪言壮语、直指行业痛点?

当你了解了本期出场人物--葆旭东的职场背景之后,疑云就能尽散。

葆旭东:三十余岁时任房产销售总监,曾创下销售额近十五亿元的纪录。当然,汽车圈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在央视《绝对挑战》节目中,一边狂妄地冲CEO评委们和观众坏笑,一边从五千多名竞争者中杀出重围,并在《巅峰对决》中,过关斩将,最终赢得“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中国区营销总监职位和百万年薪。

此后,他转战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即腾势纯电动汽车公司),然后追随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密加盟云度新能源汽车公司,分别担任营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而前奇瑞新能源总经理刘心文则现任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这个喜欢坏笑的光头明星在新浪网上有“粉丝”无数———葆旭东头脑冷静,善于处理棘手事物,对新生事物适应能力强。

请看以下对话实录。

1.云度定位国民车 直指北汽和江淮

2. 高管团队持股的混合所有制 是最大竞争力

3.店厂分离等互联网模式将挑战江淮/北汽传统4s店模式

4.营销层面脱胎换骨,保证每个专营店都能在第一年盈利活下来

定位国民车 直指北汽/江淮淮

问:云度与其他互联网造车新创公司相比,有些什么不同?

葆旭东:云度并不是完全传统的汽车公司,也不是完全互联网方式的汽车公司,而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交集的一个新能源汽车公司。

(与众多ppt造车企业相比)我们具有成熟的汽车制造经验和团队,同时,(与传统汽车相比 )我们又带有浓厚的互联网思维。我们一直在互联网思维和传统造车之间寻找对我们的发展更有可行性的方式。

(编辑备注:云度汽车成立于2015年上半年,福建汽车工业集团、莆田市国投有限公司分别是它的最大两股东,政府背书、福汽的支撑,混合所有制的经营管理优势,使它整合各方资源迅速铺开摊子)

云度目前状态还没有拿到资质时,已经大量研发出新车产品,一款产品已经100%研发完成,4-5台样车在做各方面检测,另一款新产品已经完成70%研发,我们并不是靠ppt造车,而是在理念上/在实际行动上,同步前进的新创汽车企业。

问:网传云度应该是拿到第四张牌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现在,已经发到第六张牌照了,你们怎么看?估计什么时候才能拿到牌照?

葆旭东:现在拿到牌照的公司都是在云度之前就提交申请资料了,所以他们通过并不会影响云度的节奏,我们一直希望尽快完成整个审批的流程,对是第几名并不在意。

理论上,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通过了整个审批流程,因为大家只是拿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工信部的批复还没有任何人拿到,这些全部通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过。

由于准生证还没有,我们就先尽本职把新产品研发出来。国家认为我们有这个资格了,我们再去讲上市计划。

问:新车型是什么样的产品定位?

葆旭东:我们认为,目前处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让大多数的消费者能用上新能源车型,是云度的开发目标。我们的新产品更多是以广大基层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倾向于国民车(A0级)。比如现在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北汽、江淮,云度的纯电动汽车在某些参数上会跟它们很接近。

2017年将上市两款纯电动SUV,A101和A301。2018年9月,A201智能小车上市,这将是一个完全轻量化的底盘、轻量化的车架,复合材料及碳纤维车身的跨界车型。

问:这么快的节奏,在制造方面会考虑代工吗?

葆旭东:云度是研发、制造全面启动,完全靠自己完成的汽车企业,不会选择让别人代工。

我们的整个工厂已经建成,设备已经安装好了。在莆田,产能6-8万。欢迎你来参观。

混合所有制是最大竞争力

问:前几天,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接受车舆传媒采访时表示,目前的16家新创汽车公司未来能有 2-3家活下来就不错了。你觉得,在这16家之中,云度的胜算在哪里?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葆旭东:我觉得在几方面吧。首先,云度的产品定位更务实。互联网初创汽车公司有16家,其实,它们每家各自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我认为)不是每家公司的目的都是纯粹造车的,各有各的诉求。而云度不一样,我们是心无旁骛地造车,只靠造车生存下来。把每款车制造好,卖好,服务好,有优良的性价比,这就是我们的生存之道。(难道葆总是在隐约指出:16家新创公司里有不少是为了圈钱,而不是为了造车的吗?)

第二,我们的团队组成更务实。以传统汽车专业人士为主,副总以上高管8人,其中6人都是主流汽车平台的技术骨干,都是原来北汽、上汽 、福汽等的项目担当。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以技术立本。

在生产、制造、研发各个方面都有专长的骨干人员,他们名气可能不一定很大,但是,的确都是原来企业的技术骨干。由他们做出一个车来,还是比较靠谱的。

第三、云度与更多新创汽车公司不同的是:它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福汽、莆田国资委是我们的大股东之外,更主要的,我们还是管理层持股。我们都是股东,在现今这个资金密集的汽车行业里这个模式并不多见,很少有自然人能成为股东 ,大多都是资本说了算。而在云度,team 里总监以上都是股份持有者,每个人股份有所不同。

(编辑备注:云度新能源总投资约20亿元,由福建省福汽集团、莆田市国投有限公司、海源机械、自然人四方合资组建,所占股比分别为39%、34.44%、11%、15.56%。自然人包括刘心文和林密、葆旭东等8位高管)

这种混合所有制的好处是,大家(指核心高管层)不再只是在打一份工,大家是在一起做一份自己的事业。

我相信,我们所有的高管人员如果现在从云度汽车公司出去,他们的年薪都会有一个很大幅度的提升,找到offer更高的工作,但是,为什么大家要到这里来?

因为,这份事业不是空的,是和大家的利益直接挂钩的,将来如果公司上市了,每个人都是富翁。所以,大家都必须 好好干。所以每个人都是不用扬鞭自奋型。

这样的组织结构和氛围,让我们公司里每个人的沟通成本都很低,大家都知道:这里没有过去的本位主义了,大家都知道,只有这个企业做好了,将来大家才有钱赚,才能成为富翁,所以,也不会局限于你那句话说得我心情不好,没有人会计较这些。

我们整个团队有个愿景:希望有一天我们做的足够好的话,我们希望能做成中国新能源企业里的华为。因为华为也是全民参与,大家都有企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

这个愿景可能我们暂时还做不到,但是,可以往那个方向努力。

营销层面脱胎换骨 盈利活下来来

问:说到对比优势,我觉得像云度这样背靠福汽集团的初创汽车公司,与其它横空出世的互联网汽车公司相比,找供应商时的信任感和配合程度,应该会更好些吧?

葆旭东:云度汽车的供应商大会已经开过两次了,供应链是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和互联网汽车企业(在理解上)完全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传统企业走出来的人都很理解供应链的重要性,而且,他们都知道:供应链关系并不简单是生意上的关系,还有业务对口人的长时间人脉的积累和信赖的关系。

这里是水很深的业务,不是随便一个外行进去3-5天就能搞清楚。需要在这个行业里浸淫很长时间。供应链也分三六九等,不同的成本、 不同的未来的产能销量预期,其实对整个车的制造成本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是个门外汉,即使你挥舞着支票本也不一定能拿到你想要的效果。而,这点上,云度汽车没有任何障碍。我们这里很多人都是和供应商长期打交道的。第一次供应商大会时,即使那时云度汽车品牌刚刚推出,没有一点知名度,只有一些图纸,只有一台手工敲的样车,也大约来了120家供应商。包括给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做模具的广州最大的外资供应商,现场为云度汽车站台。只有在行业里长时间的积累才可能有这些资源。这也算是我们的利好吧。

问:这是云度在传统制造方面的优势,你刚才也一直强调互联网思维上的优势,主要是哪些?

葆旭东:首先,什么叫互联网思维?我认为,现在大家把它概念化了,虚幻了,落不了地了。

我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对资源的重新整合和重新梳理,并不是把所有东西弄到天上,落不了地,就像大学毕业时戴个博士帽一样。真正要把互联网思维落地才有价值。

比如,我启动的第一个互联网思维的营销概念就是“店厂分离”。因为传统燃油车销量很大,一月一个店通常平均要卖200台车,所以,需要前店后厂,前面卖车,后面修车。但是,这个模式在新能源上是不合适的。大家都知道,新能源车型的构造很简单,整体售后维修周期很长,维修 产值相对较低。选择如果还用一店一厂,如此高的成本,这个行业基本上就活不下来的。

其实,我自己也很感兴趣,现在有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是传统新能源汽车企业了)还在搞4s店的新能源车型销售模式 ,我一直很感兴趣:它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它们的收支怎么平衡?

云度汽车创新的店厂分离模式就是:将来卖车的地方全是展厅 ,最大面积可能也就300平,最小也就100平,它只要卖车就行了,维修等功能全部切割掉。我们会在北京五环或者六环统一弄一个售后维修中心,由它来维修在北京销售的所有车辆。

问:以后卖车就像卖手机一样了?

葆旭东:对,资源整合使用。维修中心可以一对多,保证足够的业务量。它可以养足够好的人,上足够好的设备,它的收支是平衡的。

每个专营店,它只有展厅部分,成本降低,人员、土地、设备成本都降低,更容易在销售量不是 很大的程度时(与传统燃油车相比)保证收支平衡。

所以,这样才能保证专营店活下来。而不是,我们先赔两年,等三年以后井喷时再挣回来。这个概念就是我们的一种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它能保证每个专营店都能在第一年盈利活下来。这是我们对资源重组的一种互联网+创新。类似的创新思维我们还有很多,但我不能全讲,我们毕竟还没有开卖呢!

这些都是云度汽车将来的杀手锏。我们作为一个后进的品牌,没有知名度,没有口碑,要在北京市场, 跟前面的前辈们比拼,凭什么?一定要有些差异化的东西。这些差异化的东西,不是坐在屋里拍脑门想出来的,必须与实际情况结合。

让经营者、使用者、主机厂的所有者多方收益,这才是个有生命力的可以落地的企业。我认为:新能源创新企业并不仅仅是产品层面的再创造,而在营销层面也要脱胎换骨的变化。只有这样,这个行业才能持续发展。如果copy传统燃油车的做法,这个行业将没有前途。

(完)

[映璇车坊间]点评:

采访结束了,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CCTV《绝对挑战———巅峰营销》成就了葆旭东人生历程里最初几步的成功,当然,我相信也同时造就了他挑战传统的信心和勇气。正如今天他给我们展示的一个初创新能源汽车公司的信心和勇气。

这个在东风日产担任营销总监时能1天提出7个创意方案的人,你能说他仅仅是自负吗?我觉得,这种挑战意识、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很好的市场领悟能力,能深刻理解体察到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正是一个初创汽车公司需要的珍贵能力。当然,要想从16家(未来还更多)中最后存活下来,仅仅靠这些能力也是不够的,或许还甚至需要些好运气。你同意吗?

车舆传媒,汽车业领先新媒体集群:[车与與]汽车行业及车型辣评、[新能源观察]、[车市营销分析]、[镜面autolife]汽车生活方式、汽车行业高层专访。

总编:陈映璇,汽车传媒资深人士,曾任搜狐汽车新闻中心总监、腾讯汽车副主编,网上车市主编。代表作品[映璇车坊间]。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