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刚刚过去,春天的脚步已经悄然而至。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认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黄帝内经》从头到尾就贯穿了一个思想,叫做“天人合一”。“天”指的是自然界(大宇宙、宏观整体),“人”指的是人体(小宇宙、微观个体)。二者之间是互相感通、互为反应的。大自然的变化,必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我们应当顺应春季大自然的变化来养生,才能阴阳平衡,身体才能健康。下面我们逐一讲解《黄帝内经》中的春季养生法。

推陈出新意思_推陈出新的意思_意思推陈出新的成语

1 春捂

《黄帝内经》中的“春三月”,春季的农历正月、二月和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所谓的“发陈”指的是推陈出新的意思。什么是“陈”?就是旧。我们看到春天的时候小草破土而出,所有的树也冒出了嫩芽儿,这就是发陈的意思。人体也有一个这样的发陈的过程,经过一整个冬天的闭藏,到了春天之后身体开始疏泄腠理。春天的时候我们的汗毛孔已经张开了,这就是所谓的“发陈”的意思。汗毛孔张开,气血腠理都打开了,流通了,这个时候要是风一进入身体,很容易导致身体得病。所以说春天要捂,捂住身体不让阳气外泄。因为春季的气候很容易有“倒春寒”,一旦有了倒春寒的话,如果腠理张开就很容易生病,尤其是老年体弱的人,所以说老百姓有谚语“春捂秋冻”。

《黄帝内经》这段话提醒我们对应到日常生活中就是:早晚温差变动大时,出门可以带件外衣备用;晚上睡觉时搭条小薄棉被,避免夜晚寒凉伤阳气。有肺气肿、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的老年人应遵减衣“上薄下厚”的古训,先减少上衣,晚一些减裤子,因为“寒从足底生”,所以下身宜保持温暖,以保养全身之阳气。

2 作息

《黄帝内经》认为春天应当“夜卧早起”,晚上睡眠的时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超过十一点。也就是说,在子时(23:00-1:00)前入睡,早晨可以早一点起床,大概6点左右就可以起床了,以顺应春季万物生发的自然规律。

意思推陈出新的成语_推陈出新意思_推陈出新的意思

3 运动

《黄帝内经》认为运动应当“广步于庭”,意思就是在庭院中舒缓的散步。“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这里的“被”是通假字,通披星戴月的“披”,在这里指的是把头发散开。因为古人无论是男还是女,头发都是盘起来的。到了春天的时候,应该让头发披散开,让身体的毛发腠理经络打开。“以使志生”,是指精神意志充满着生机。《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春季舒缓的运动是疏通气血的好方法。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选择散步、爬山、健步走、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要做拉伸运动,先充分热身,然后再循序渐进,运动不要过快过猛,剧烈运动会导致汗出过多,气随汗泄,反而耗伤身体。

4心态

《黄帝内经》认为春季我们的心态应当“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段话讲的是,要使精神随着春天万物生发而舒展,“以使志生”。“生而勿杀”,舒展而且要充满着生机,对待事物也要符合春天的特点,让它发生的就得让它发生,不要去伤害它。“予而勿夺”,就是适当的给予,而不要剥夺,“赏而勿罚”,意思是让万事万物都去生长舒展,而不要去抑制处罚他。“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就是适应自然环境春天的特点来调节人体的生机,让人体生机勃勃起来,这就是顺应自然界春天的养生方法的基本思路。春天对应五行属木,对应五脏为肝。《黄帝内经》这段话提示我们春季应当保持心情平和舒畅,不要生气或者压抑,这都会影响肝气的疏导。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肝火易旺,易致高血压、眩晕、目赤、口苦、皮肤瘙痒等肝火上炎疾病。而如果整日心情郁闷,所谓“肝郁气滞”,肝木克土,就会引发脾胃问题,如腹痛、胀气、腹泻等问题。

【实用小建议】中医讲究怡情养性,我们可以养花种草、下棋、写书法、听轻音乐以陶冶性情,舒畅肝气。假如偶尔遇到烦心事,可以通过喝菊花茶、按摩足底等以保持心情愉快,当按捺不住想发火时,先做十个深呼吸,可以让情绪得到缓解,再去处理问题。

推陈出新意思_意思推陈出新的成语_推陈出新的意思

总之,《黄帝内经》认为春天大自然万物复苏,这个时候对应到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复苏,开始升腾而往外疏泄。这个时候我们要顺应春季的自然规律,谨慎地调养身心。祝您春季身心和谐,健康愉快!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