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是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稀有密码子重编码体系的原理示意图
6月,浙江大学相关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多个研究团队相继在重要学刊发布成果。
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林世贤研究员团队在《科学》发文,探究了一条让生物体能够自主编码非天然氨基酸的全新路径,为在实验室创造编码非天然氨基酸的人造生命体的可能性研究按下了启动键;
浙大生命科学学院蒋明凯研究员在《自然》发文,在全面构建了第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磷循环核算的基础上,揭示了生态系统磷循环限制森林碳汇响应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关键机制;
浙大物理学院/关联物质研究中心袁辉球团队在《自然-物理》发文,利用自己发展的金刚石对顶砧准静水压技术,成功观测到了超导体的零电阻,确认了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揭示了超导与奇异金属行为之间的联系,发现载流子浓度在进入超导相区时大幅增加;
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沈星星课题组、黄健华课题组等在《自然-衰老》发文,精准识别出一个在动物中全新的长寿基因,该基因不仅能够显著延长昆虫和线虫的寿命,还对人细胞具有显著的抗衰老能力。
详情点击>>
井喷!浙大四项重磅科研成果发表,发现全新长寿基因,抗衰老能力显著
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看到浙江大学的这则重磅消息,在高兴的同时,想到了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一句名言,叫“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从科技迅猛发展和整体经济状况看,当今世界确实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加持下,生命科学不断有新的发现和进步,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已经宣布,现代医疗技术可以消灭长期威胁人类的癌症疾病,甚至病毒和其他重要疾病都或将被攻克。这是令人期待的喜讯。如果没有战争等人为的灾难,没有饥饿,以及科学预防来自自然界的灾害,从大概率上说,人类生命的不断延长是完全可能的。根据一些科学家的预测,人类的平均寿命有可能延长至120岁,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但现在这个梦想好像不再遥远。
然而,尽管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在逐渐深入,但生命本身仍然像一个盲盒,充满了未知和变数。即使有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抑或其它新的技术发明,人类能不能彻底解开生命的奥秘,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至少不甚乐观。此外,生命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极大,使得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普遍适用的长寿法则。因此,尽管科技进步和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善有助于延长生命,但对于永生之类的说法,我是不太相信。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生命体的孕育、成长到衰老、直到死亡,这样的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规律。依我现在对世界和生命的认知,还难以被动摇。除非有新的颠覆性的重大发现。
这不是要否定生命科学的意义。在这个问题上,中外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为人类健康所做所有工作和奉献,都值得被称赞和褒奖。但是,从我内心来说,更倾向和认同中西医结合的理念,通过医养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健康长寿。目前,一些机构正在尝试通过治未病和老化病防治的方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意外和人为伤害,从而实现颐养天年的目标。五一节期间,我还专门到天目山下的“敏健居家养”,作为一个志愿者,沉浸式的体验了防治老化病科普之旅。这是浙江大学医学院创设的老化病防治中心的基地,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是浙江大学教授、邵逸夫医院主任医生姒健敏。其间五天四晚的体验,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老化病防治的知识,而且改变了生活、饮食和运动上的不少观念和行为,相信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旅程中宝贵的财富。他们汲取中医辨证施治和治未病理念,强调在疾病发生之前就采取干预措施,从而避免疾病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注重个体差异,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养生方案。这样的理念和方法,我是相信的。
虽然我们无法预测生命的全部奥秘,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仍然有可能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中西医结合和医养结合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当然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饮食、运动、心理等多方面健康,以真正实现长寿的梦想。
医疗突破而取得的生命掌控,是未来科技的十大预测之一。其中恐怕最重要的场景是老化病防治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人类的医疗领域将迎来跨越式的进步,人类的寿命将大大延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个我信。
详情请点击:跟评送礼、积分抢兑!《观潮——社长朋友圈的潮新闻》重磅来袭,快来赢取惊喜好礼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