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滨州的一处施工地上,出土了一座清朝嘉庆年间的贞洁牌坊,上书“大清嘉庆十二年旌表节孝侯廷对妻赵氏坊”,顾名思义,那是清朝嘉庆皇帝颁发给一名叫赵氏的节妇的。
《烟锁重楼》剧照
有关贞洁牌坊,小编最初的印象是童年看过的一部琼瑶剧——《烟锁重楼》,讲的是民国一小镇上的大户人家,以世代出贞烈女子为荣,为捍卫“七道牌坊”的荣誉,不惜棒打鸳鸯,险些酿成悲剧的故事。
古代节妇
细究贞节牌坊的来历,无疑是封建社会对女子的思想束缚。简单来说,古代皇帝推崇封建礼教,在这种制度之下,那些丈夫死了坚守半生不再改嫁,含辛茹苦把儿子培养成材的女人是值得表彰的。
青年寡妇
在今天,人们听到贞节牌坊这个词,看到象征“贞节”的建筑物时,多半会联想到古时女子那段凄艳的岁月,没有人知道在那贞节牌坊下面埋葬了多少女子的青春年华,写满了多少女子的血与泪!古代人将拥有一座贞节牌坊视为无上荣耀,这是今人难以想象的,而那时,获得这份荣耀,就是以女子孤独守节为代价。
一般说来,守节女子分为节妇、烈妇、烈女三种。
贞洁牌坊
节妇就是指夫死不再改嫁,终生守寡,以半生孤独换取虚幻的荣耀,这类女子在古代数不胜数!而烈妇,则是起源于古代皇宫,因为统治者提倡守节,还要求宫人殉葬,以此,历朝历代,皇帝死后宫人殉葬之事皆为常见,上行下效,民间的殉节之风也盛极一时。至于烈女,是指封建礼教提倡出嫁的姑娘以生命维护贞洁,一旦失节,会令整个家族蒙羞,这类封建流毒,直到今天尚未完全根除!由此可见,所谓的贞节牌坊,看似能为家族带来无上荣耀,实则不过是埋葬女子青春的坟冢,也只有鲁迅笔下“吃人的旧礼教”才能衍生出如此畸形的贞洁文化和压抑人性的牌坊建筑!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