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水面易因风起浪,人浮在表面易躁。要深入认知,确实还需要多读点书。

刀郎的一曲《罗刹海市》火出圈,让我又有理由,拜读蒲松龄,拜读他的《聊斋志异》。我估计这一段时间,新华书店、网络上,卖的最好,流量最多的,应该是《聊斋志异》吧!蒲松龄也应该非常开心:三百年后,又碰到一位知音。

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聊斋志异》为“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也曾盛赞《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要理解蒲松龄的创作,首先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他的作品,一方面是在写人生,写社会,同时也是在写他自己。蒲松龄博闻强记,学问通达,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绝不是夸张。他的科举之路刚开始非常顺畅,县、府、道考试,连夺三个第一,高中秀才,但接下来就很不顺利了。那么大的学问,那么好的文章,就是考不中个举人。原因有考官的昏庸,也有他自己的运气。他怀才不遇,科场失意,满腹牢骚无处发泄,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正因为这样,才使他与下层百姓有了更多的联系。他的痛苦、他的梦想、他的牢骚、他的抱负,都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蒲松龄一辈子生活在两个世界,第一个世界是真实龌龊的现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该得到的和想得到的他都没有得到,不用说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娇妻美妾,就连最基本的安定的生活、团圆的家庭、贫穷的天伦之乐也都远离了他。这个世界分配给他的角色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穷困潦倒、疲于奔命的倒霉者。然而,他还有一个优美迷离的虚幻世界,因此他又是幸运的,在他把肉体留在第一世界受苦受难的同时,他的灵魂却飞升到了第二世界享受在第一世界觊觎的得意和美满。

蒲松龄的知己,王士祯写给蒲松龄的《戏书蒲生聊斋志异》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就是对蒲松龄莫大的精神支持和肯定。

其实,正如莫言先生所说:读书就是读自己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