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喜马拉雅APP精品课《名家开讲·中国历史大变局》编辑|云间
龙和凤,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我们经常在婚礼现场看到这两个代表吉祥的图案,被称为龙凤呈祥。如果是讲究一点的婚礼,女孩子还会戴凤冠霞帔。所以龙和凤代表男女。
但有趣的是,在考古中,人们很早就发现:现在我们喜爱的龙凤呈祥图案,其实是水鸟叼鱼。
龙凤本是鱼和鸟
仰韶文化较早的时期,在今天的宝鸡北首岭一带发现了一件陶器,上面的图案是一只鸟叼着一条鱼,这个鱼仔细看像一条泥鳅,尾巴已经让鸟吞着,有点残。。
再过几百年,在今天河南省临汝发现了仰韶文化略晚时期的,被学者称之为“鹳鱼石斧图”的一幅情景。也是一只像白鹭似的鸟叼着一条鱼,这条鱼直挺挺的,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了。
“鹳鱼石斧图”的场景和北首岭文化出现的图,十分相似,都是鱼被鸟叼着,这是一种鱼和鸟的关系。
有学者研究这个现象,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他说这是一种物候现象:人类观察大自然,发现春天的时候就会出现鸟捕鱼这样一个现象,这意味着春天来了。我们读《诗经》时,“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指的是鸟在水边一直叫,这其实也是意味着春天到来了。
龙凤为什么能代表吉祥如意
这种物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和后来代表中国文化符号的龙凤又有什么关系呢?所谓“云从龙,风从虎”,那么这个龙是怎样从泥鳅变成龙上了天的呢?
实际上水鸟叼起泥鳅,代表着一种春天到来的时候,鸟叼起鱼来上天的现象。这在今天我们也在一些纪录片中经常看到:大洋里有一些水鸟,专门叼一些鱼上天。古人观察到这种现象,而这个现象在一年当中最初被发现,往往就是在春天。
春天,代表着希望,所以鱼和鸟实际上就是后来的龙和凤,也就代表着春天和希望。
追求时令就是崇尚自然
我们读《山海经》的时候,里面偶尔会出现这样的话:日从哪个山入,日从哪个山出,月从哪个山入等等。
这是古人为了寻找时令,所以观察太阳从哪个山头出来,以它做标记意味着时令不同,所以这种东西在《山海经》里留下了记录。
中华文明诞生在一个四季非常分明的地区。诞生在这样一个自然气候区,是影响一个民族的长期因素,所以我们精神与文化活动的很大部分,就是寻找大自然的节律,而反应在文化传统中,就是鱼鸟变成了龙凤。
但是无论鱼鸟还是龙凤,都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期望,是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关于主播:
主持人姜鹏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曾出版《北宋经筵与宋学的兴起》、《德政之要——中的智慧》,参与编校《利玛窦中文著译集》。
来自复旦、南大、社科院等名校的10位史学大家,用180集课程为你解析中国历史大变局,探查其中的成败原因,理清中国3500年发展的根本脉络。
关于喜马拉雅:
有声图书馆,中国知名音频平台,5.3亿用户的共同选择。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