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在后台私信我,问我怎么看「上交复试被质疑黑幕」的事:
这位同学初试拿了第一,却在复试被一个本校生逆袭,最终落榜,于是在各平台发声讨求公道,质疑上海交通大学存在“黑幕”。
老规矩,我的看法在文末,大家先做题,今天的题目和「记者」有关。
「每日一句第61句」
However jarring it is to compare this with the rosy picture in “Beyond Catastrophe,” Wallace-Wells is hardly the only journalist whose framing of the climate crisis has transformed in recent years. Where once the climate corps provided weary summations of daunting research, now they offer assurances th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and the future may be just fine. Given how quickly the tone has shifted, the average news consumer might assume that something fundamental has changed.
思考题:
Based on the text, Wallace-Wells __.
A.is a celebrated painter on air pollution
B.altered his attitude on climate change
C.transformed mainstream journalism
D.has undertaken daunting researches
公众号后台回复「打卡」两个字,加入每日一句打卡,完成今日词汇及语音测试
「视频讲解」
「句子解析」
第一句:
However jarring it is to compare this with the rosy picture in “Beyond Catastrophe,” Wallace-Wells is hardly the only journalist whose framing of the climate crisis has transformed in recent years.
参考译文:虽然与《超越灾难》中的美好画面相比,反差令人震惊,但华莱士-威尔斯并不是近年来唯一一个对气候危机的描述发生了变化的记者。
第二句:
Where once the climate corps provided weary summations of daunting research, now they offer assurances th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and the future may be just fine.
参考译文:报导气候的媒体团曾对那些令人生畏的研究作出了不少让人疲惫的总结,而现在他们却保证说已经取得了进展,未来也许可期。
第三句:
Given how quickly the tone has shifted,the average news consumer might assume that something fundamental has changed.
参考译文:考虑到基调转变的速度很快,普通的新闻读者可能会认为某些基本面发生了变化。
「答案解析」
Based on the text, Wallace-Wells __.
A. is a celebrated painter on air pollution
(是一名画空气污染的知名画家)
B. altered his attitude on climate change
(改变了他关于气候变化的态度)
C. transformed mainstream journalism
(变革了新闻主流)
D. has undertaken daunting researches
(曾经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
答案选B。
这个选项很容易找到,定位到第一句话,然后在第一句话的定语从句当中就能得到,他对于气候的描述转变过,就是这个“has transformed in recent years”。
A选项,这个人是记者,不是画家;
C选项,他可能是新闻主流中的一员,但不是他改变的;
D选项,这个daunting researches是climate corps去做的,不是这个记者,只是说这个记者的转变,和这些climate corps的转变是一样的。
「词汇总结」
jarring adj. 不和谐的
compare v. 相比
rosy picture 美好的画面
Catastrophe n. 灾难
hardly adv. 几乎没有
journalist n. 记者
framing n. 框架
transformed v. 转变
climate corps 气候小组
weary adj. 厌倦
summations n. 总结
daunting adj. 令人望而生畏
assurances n. 保证
tone n. 调
shifted v. 改变
average adj. 平均的
assume v. 认为
fundamental adj. 根本性的
「文章背景」
媒体对全球变暖一事的情绪正转向积极的最初迹象始于2021年。当年的8月,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莎拉·卡普兰写道,“气候变化的路径不是及格制,我们不可能避免全球变暖的影响—我们现在正在经历它们,但也不存在某个令我们必然毁灭的时点。”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多家主流媒体开始采用这种审慎乐观的语调评论气候变化问题,一反先前长期悲观的末日腔调,一种新的环境报导模式开始兴起:气候乐观主义的时代似乎已然来临。现在,报导文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危言和否认让位于冷静的思量——即气候变化中的世界需要怎样的调整和适应;虽然我们仍需努力应对,但并不会真正陷于万劫不复的气候灾难。人们很容易从媒体的这种情感转向推断出,是否发生了什么事实性的变化,但真相是事实和数据都和以前一样不容乐观,只不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已经悄然转变。
背景关键词拓展:
气候变化是指温度和天气模式的长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由自然原因造成,如太阳周期的变化。但自19世纪以来,人类活动一直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是迄今为止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75%以上,占所有二氧化碳排放的近90%。
原文标题:The Incredible Disappearing Doomsday(世界末日论调正在不可思议地消失)
Source:
「今日预习」
Changes to the pension system have been a political flashpoint for every French president, because they are seen as the cornerstone of France’s cherished model of social protection. But Macron’s changes were seen as unfair in part because of a muddled communications drive to explain them to the public. Trade unions said lower-income, manual workers would suffer the most from the pension age rising from 62 to 64, because they begin their working life earlier; higher earners, who start paying into the system later because of university studies, will feel less of an impact as many retire at 67 on a full pension.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上墙」,提交做题笔记,就有机会在公众号文章中上墙展示。
「KK有话说」
华师这个学生的几篇帖子我都看了,内容过长,我稍微给大家总结一下他所质疑的几个方面:
1、本科学校歧视
因为逆袭他的同学本科来自上交,所以他认为学校存在歧视,故意保护本校生。
2、复试提问超纲,导师故意刁难。
3、校方复试团队本就不合格。
先说第一件事,校方是否存在歧视行为?我个人认为可能性较小。
虽然上交的名气更大,但华东师范大学本身也是985高校,且同在上海地区,两校之间仅是一路之隔,不至于瞧不上华师的学生。
且该学生本科专业是金融,报考的是会计专硕,虽然不完全一致,但也不至于会被“歧视”。
如果他来自双非,本科又是毫不相干的专业,倒是还有被“歧视”的可能,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双非考名校还是要慎重。
再说说复试提问是否超纲。
华师这位同学认为不该提问《高级财务会计》中的内容,因为这是研究生才需要学习的课程,我也特意去查了一下。
事实上,在上交《高级财务会计》其实是本科核心课程,所以考官可能会默认这是报考考生应该掌握的内容。
如果本校考生都已经学过,但是你却完全不懂,那这不是学校歧视,而是导师会优先选择专业性更强的学生。
所以大家在跨考时,要查清楚在目标院校中,该专业在本科阶段会学习哪些课程,参考这些去弥补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
这名考生在初试时,只考了英语(100分)和管理综合(200分),所以复试阶段,老师必然会侧重考察会计专业课的知识,我觉得这不算是“超纲”。
话说回来,复试超纲这件事,本身就很难界定,有时连教授的研究方向都需要提前准备,这样算不算超纲?
至于这位学生对「考官是否合格」的质疑:
哎,我只能说对这些并无量化标准的规范,这位同学有些钻牛角尖,如果带着这样的心态进入研究生院或者进入职场,可能要吃的苦就更多……
年轻人敢于提出质疑是好事,敢于抗争也是好事,但我不会鼓励我的任何一位学生,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这样做,因为这背后有着更加沉重的代价,我更希望你们走平稳的道路。
初试考到第一真的不容易,一定要珍惜这个分数,趁早去找调剂,这么有竞争力的分数肯定有书读,有书读才是考研人最重要的事。
真心希望这位同学不要被这次的事件影响,能够顺利调剂。
复试除了考成绩,其实也是在考为人处事。
在读研的过程里,导师甚至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你的科研也只是学习内容的一部分,还有如何和导师相处、如何干活儿、如何报销、如何扛住不公和压力……
就像比尔·盖茨说的那样:生活是不公平的,但你要去适应它。
24考研每日一句已经更新了61句,每一个句子都是精心挑选,长难句也用图片的形式进行语法划分,还附加了视频讲解,不知道大家对于这样的改变是什么看法,有没有问题需要优化?
欢迎扫码提出你的意见
凯旋门课程现在立减300元,如果你:
1. 基础薄弱,想要夯实英语功底;
2. 想要全方位提升单词、语法、做题技巧;
3. 需要全年督促伴学,免费领取全套教辅。
那么何老师建议你,现在就扫描下方的二维码,英语复习不怕早,赶紧上车:
点赞吸欧气,在看蹭好运!
你一定会成为研究生!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