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整,忙着应付各种事,无意中瞅到电脑360日历整点报时时带着的一行字:努力经营当下,直到未来明朗。未来明朗是愿景,努力经营当下是实景,用一个应景点的说法,世界的底层逻辑就是:看不见的决定看得见的。

在这里,“决定”是动词,是导向,这个逻辑从根本上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看不见”的过程决定“看得见”的结果,所以我们的落脚点有二:一个是可见的“结果”,另一个是不可见的“过程”。只不过,更多人在意的是你最终的结果飞得高不高,比如你是学生,大家关心的是你考了多少分,上了什么学校等等,却没有多少人会关心你为了这个分数和学生,这个过程飞得快不快乐。在这个人心汲汲于功利的环境,君可见,多少人希望有车有房有钱有权最好来个“五子登科”(昨天上课刚好提到)看得见的“结果”;殊不知,无病无灾无忧无虑等等这些“无”才是幸福之本,也是我们希冀的“过程”。最为重要的是,“有”多半是做给别人看的,“无”才是真正留给自己的。在“有”和“无”的相融相杀中,总有人用进废退,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又喊着“生活在别处”,在各种似非而是的现实中硬生生把日子过得风声鹤唳。

于此,思考有二。

一是要有清晰的“看得见”的目标。Busying to live or busying to die,记得这是《肖申克的救赎》里一句很经典的台词,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活得有意义。标签时代,多少人在一味地做加法、蹭流量,乱花渐欲迷人眼,欲无止境,到最后作茧自缚,在所谓的欲望“目标”中迷失自我。从这个维度看,我们的“看得见”首先必须有个清晰的自我界定,或者说要有符合自己角色自己能力的“人设”。听说有个人曾写信给白宫,和当时的总统林肯抱怨自己长得不好看,林肯总统的回复充满智慧:一个人到40岁的时候就要为自己的长相负责!这个在我们《论语》里也有类似的论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意思是一个人到四十岁的时候还是被人嫌弃,也就无可救药了。所以我们总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此言非虚!“看得见”的目标是基于自我认知的适切的有操作性可落地的定位,所谓知识储备、经济基础,还有持续的情绪稳定、可控的生活节奏、打不败的自己……全然源于目标的“撑腰”。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目标是我们的铠甲,是我们的灯塔,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肝,是我们的四分之三。

二是要有恒定的“看不见”的过程。定力决定了自己可以走多远,新东方董宇辉的一些演讲其实蛮接地气,值得一看。据地理老师说,黎明前最黑暗。换而言之,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最近之时。所以很多人会和你说要“慎终如始”,要“但行好事,不问前程”,说到底就是要在那些“看不见”的日子里沉住气,坚持下去。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见不着后天的太阳。来到这个世界,焉能不见见太阳?在和煦而明朗的未来到来之前,在一群不见路或者见路不愿意行路的人中笃志前行,这正是“过程”的意义。

目标重要,过程更甚,看不见的决定看得见的。因此,如果你想被大家看见,你应该先要进行自我定位,选准目标,再把能量花在“看不见”上,投资大脑,扩大边界,提升认知。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个海里,玫瑰花和紫罗兰也无法散发一样的清香,一样米还养百样人,于三万丈红尘中抽身自省,从功利中抬头,才能“赢得生前身后名”,从书本中抬头,才能悟到有温度的思想——大道至简,一身明亮。

跑步让自己发际线继续往后靠,皮肤越来越差,憔悴损,心戚戚。然回望过往这些年,至少有些目标还在坚定,有些“看不见”还在坚持。若然世俗是一路扬起的灰尘,那么且以此文,写给每一个为梦想在路上坚持的你。

是的,如果你有梦想,你就要去捍卫它,这个“看不见”的过程难免幽幽暗暗反反复复。

那么,当你棱角渐去,当你指甲间有尘垢,当你眉宇间有皱纹,你是否还能处之淡然?

busying什么意思_busying_busying中文解释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