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关系是否可以“回暖”,这不仅取决于中美博弈的态势,更取决于莫里森政府的立场。但从澳方近期的表现来看,中方不可能对其手下留情,轻微的惩戒动作已经提上了工作日程,只希望莫里森政府能够“回头是岸”,避免两国关系进一步的波动。
彭博社援引一位不具名的人士话说,北京正考虑对澳大利亚的多种农产品实施更严格的质量检查、反倾销调查、关税或海关延误,所涉及的农产品包括葡萄酒、乳制品。除了在官方层面予以制约外,中方正在考虑发动民间力量对这些农产品实施集体抵制。
当然,这一切建立在中澳关系可控的范围内,如果莫里森政府再度升级针对中方的“索赔”力度,那么上述措施将马上实施。
目前这则消息并没有被中方证实。事实上,中方一直对美澳的攻击保持克制,并释放了极大的善意。然而被民粹主义裹挟的美澳似乎已经丧失了判断力和底线,在他们眼中中方的动作或是一种“补偿措施”。即中方一直在政治层面和自身对怼,但鲜有反制措施出台,这让美澳少了几分忌惮,多了几分狂妄。
正是这种对形势误判的自信心理,让澳大利亚错失了与中方修补关系的机会,并间接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已知的是中方已经关闭了部分进口澳产牛肉的渠道,并对后者所产大麦征收80%的反倾销税。澳方认为中方的反制动作是对自身出格言行的回应,北京施展了“廉价的政治手段”。无论澳方作何感想,中方的板子确实已经落下,且打准了澳方的要害。
截至目前,澳大利亚的龙虾商户以及大麦农场主已经多日未曾接到订单,其对自身构成了上亿美元的损失,并导致了大批工人失业。维州的矿业主对此忧心忡忡,其担心随着中澳对垒的力度的升级,下一个受影响的行业必是澳方赖以为重的矿产业。国际交易平台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趋势,据悉担忧全球铁矿石出现断货,新加坡交易所的矿石合约价格一再突破上限,达到了90美元/吨,为3月以来首次。
毫不夸张的说,中澳的交锋从对于澳大利亚这个躺在矿产和牧场上数钱的国家而言,绝对是得不偿失的。如同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伯明翰所言,澳政府将继续与中方合作,兑现两国在自由贸易协定中做出的承诺。
莫里森政府一方面希望中方对自己“高抬贵手”,一方面和美国暗自媾和,对中方无底线的挑衅,这种类似强盗的动作,岂能取得中方的信任,博得他国的尊重。以中方立场分析,其绝不能容忍莫里森成为第二个特朗普,澳大利亚成为美国围堵自身的急先锋。
中方要么不出手,要么一出手就要打痛对手,尤其是莫里森政府的基本盘。殊不知,教育、天然气、煤炭等领域都是澳大利亚实体经济的命门,中方完全可以视势头的发展,采取进一步的动作。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选择和中国死磕,对自身的影响更大。其不仅将丧失中方的市场,也将从“马背”和“矿山”上跌落下来。澳大利亚这个资源型国家需要反思自己的立场了,一再的唯美国马首是瞻,只能落个自取其辱的下场,还是好好的跟中方拉近关系,赚中方的钱何不乐哉?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