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没法想象出自己没见过的东西

而第一的外星生物直接颠覆了这个观点

它关乎想象力,更关乎,科幻的世界到底会有多么美丽。

01

故事的设定很简单。

在人类已经进入太空的未来,某次星际航行中,一艘飞船偏离航线,发生了事故,来到一个未知星球上。

幸运的是,这是一个有氧气有生命的星球,人类可以迅速适应。

不幸的是,这个星球上的生物,有着人类无法理解的生物科技与生态系统,需要不断摸索,开发。

而这几位求生的幸存者,也因此有了一个别称:

拾荒者。

——需要通过与生物的互动,解决衣食住行的人类。

但。

越是这样简单的设定,越能展现得出创作者惊人的想象力。

这个设定的想象力有多强呢?

开场只用了五十秒就让人叹为观止——

一个夜晚,幸存者之一的山姆来到了一只身形和大象类似的巨型生物身边,他找准机会,划开了巨兽的腹部。

猎杀?

不,他钻了进去。

与此同时,另一个幸存者则站在巨兽面前,安抚它的情绪。

只见腹中的山姆拉扯了几下器官,收集到了目标,然后熟练地踩动腹中的某一部位。

随着巨兽的一声干呕,山姆从巨兽的嘴中被吐出。

黏糊糊,湿哒哒,看着恶心?

别急。

很快,一群像蚂蚁一样的小动物钻了出来,迅速吃掉了山姆身边的黏液。

只剩下两颗透明的蛋。

什么珍奇异宝?

不。

只见山姆捡起这两颗蛋,稍微一碰撞,就在黑夜中瞬间发出耀眼的光芒,拿着它们可以穿越林间的黑夜……

原来,上面这一整套取卵操作,只是幸存的人们在这个星球上获取照明设备的过程。

至于衣食住行。

更神奇。

利用触手怪当防毒面具,借着飞虫飞行,食用怪兽的分泌物,再到靠着水下生物清洗伤口,绕过珊瑚类生物的迷障,以及跟随会膨胀腮部的野牛群横穿野牛蜂巢……

全程没有多余台词,只靠着画面呈现——

丰富多样的外星生物,无法理解的生物科技,逻辑自洽且自我运转的生态系统。

每一处都让观众看得“卧槽”。

举个例子。

第六集出现了这种发光卵状植物。

它的尾梢带有尖刺,随机埋伏路过的生物。

吸取血液同时注入毒物。

被咬的生物会在不久后倒地不起,但更可怕的是,同一时间,这个发光卵鞘中会模拟生成克隆体。

它会把正主埋进地里,然后再混入种群中,爆炸,释放的毒物能杀光一个种群,然后在一堆尸块上,再长出这种发光卵状植物。

由此,完成传播与繁衍。

可能有人会说看着有点邪乎,但还能接受啊。

可是,如果被扎的生物是人呢?

当厄休拉从土里刨出被埋的山姆时,山姆的克隆体就在不远处快乐的吃东西。

一个东西,坐着像人,站着像人,走路像人,甚至还会打招呼、吃东西……可明明不是人的时候。

那种恐怖谷效应是惊人的。

而这种设计,还只不过是整部动画故事中,拾荒者冒险经历里很小的一段插曲。

似乎,作为外来者的人类,也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了:

我们所认知的一切

都失去了意义

02

这么牛的想象力,自然也不是凭空出现的。

这部剧的设定出自2016年的短篇动画《拾荒者》。

在那部不到8分钟的短片里。

两个人类依靠摸索出的知识,完成了一套非常熟练的“拾荒操作”。

从用蓝色饵料引诱野生怪兽出笼,到收集它的体液产生的植物真菌,再到利用不同生物之间的互存与互助,最后从隐形的巨型浮游生物的体内获取蓝色饵料。

完成了一整个循环。

而循环的目的?

获得包裹饵料的液体——一种能够让人产生幻觉的信息素。

当拾荒者把头沉浸在液体里,能够看到记忆中的地球生活,让他们在这个遥远而陌生的星球上,有一瞬间体验回家的快感。

不论是想象力,情感,还是哲学思考,这个短片都可以拉满。

喜欢的可以先看看——

而这一回的《拾荒者统治》就是在这个设定上拓展的作品。

不仅仅是补全了世界观。

更是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飞船失事前后因果,通过三组完全不同的拾荒者,逐渐揭开这个星球的秘密。

第一组。

主打的是传统的“幸存者”风格。

比如前边获取照明灯的山姆和厄休拉,他们住在没有摔坏的返回舱内,已经花了几个月掌握了很强的生活技能。

试图恢复与停留在轨道上的飞船残部的联系。

他俩这一路。

不仅带观众看各种奇珍异兽。

更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路打怪冒险前进。

而第二组。

画风不一样,走的是意识和幻觉的路子。

比如,困在返回舱多日的卡门在濒死之际,遇上了一种能通过分泌物控制对方意识的大头蛙生物。

卡门改变了其中一只大头蛙的命运,与它结伴同行,但也在吸食对方分泌物产生的幻觉中无法自拔。

随着剧集的发展,飞船失事的责任人也指向了这个卡门。

他和大头蛙的互动,可能会影响所有拾荒者的结局。

第三组呢。

设定更是令人熟悉,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觉醒的故事。

已经开始在星球垦荒种地的阿矢与机器人力瓦。

阿矢突然发现力瓦似乎不太听使唤,于是打开后盖一看,已经遭到了某种未知生命体的污染。

但这个“不听使唤”并不是失能,而是力瓦似乎有了自己的想法——

感知美的能力。

是的。

这三组拾荒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类型设定。

通过他们,我们得以见到这个星球的奇异与诡谲,可以感受到创作者无穷的想象力。

但就像上面提到的蓝色液体一样。

回不了家去的人努力沉迷于自己制造出来的幻觉中,假装还与那个世界存有联系。

骨子里。

其实,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悲伤。

03

虽然目前只播了6集,但Sir可以这么说——

靠着对外星生命的样貌,对外星生态系统的设计,《拾荒者统治》绝对是今年最炸裂的科幻作品之一。

而且。

越往后看,越来越多的生物形象呈现,越觉得创作者的脑洞令人叫绝。

更重要的是。

当累积的新奇感足够丰富的时候。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会发现,相比较那些宏大的哲学命题,它可能更接近科幻的一处本质——

好奇心。

有一个设计。

不论是短片还是这回的剧集,都有这一幕。

墙上的刻字。

这表明他们已经来到这个星球很长时间了,与此同时,也相信硬科幻的爱好者都会思考:

幸存者是如何活下来的?能源从哪来?饭怎么吃?

太阳能?有机农业?还是救生舱里的携带了足够分量的食物?

老实讲。

这在过去的科幻故事里,观众在这方面的好奇心,得到的答案往往都不是很让人满足。

好一点的,可能就是《火星救援》里的种菜。

最常见的,可能就是《独行月球》里的吃补给包。

基本上,都是用两句话就可以解决的设定。

但人类的经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真的会那么有效吗?

过于相信自己,是不是也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呢?

在《拾荒者统治》里。

我们会发现,它几乎就是为了解决这种好奇心而设的。

一个显著的变化。

就是熟悉的人类科技的比重被大大降低了。

那些人类赖以生存的高科技,抵不过一次气候变化,一场怪兽入侵。

也因此。

创作者尝试在构建的是一个自我运转的世界。

而所谓拾荒者,或者说人类。

都只是这个世界的旁观者。

是的。

“去人化”是《拾荒者》最突出的点。

无数没有见过的生物,生命体,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着,其中不少脑洞对应着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

甚至有一两个设计,已经出现了鲜明的宗教、哲学色彩。

比如那只被厄休拉看到的,如蜉蝣一般朝生暮死的小生命。

不论是短片还是剧集,都做了呈现。

它的一呼一吸,与人类的无声交流,都让这个故事在单纯的“猎奇”之外,加上了一层对这个异星世界大自然的敬畏。

或许你会问:

这样有意义吗?不是说科幻的意义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排列组合吗?靠想象力而非现实基础构建出来的世界,有价值吗?

但Sir觉得。

科幻世界的魅力可能也就在此。

不仅是基础源自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更是在于好奇心和想象力——

似乎从来,也不应该有边界可言。

那。

这二者为什么之于科幻会如此重要?

大刘《朝闻道》中,对地球人类让外星人感到威胁的时间点,做了精妙的设计和解释。

这个原始人仰望星空的时间超过了预警阀值,已对宇宙表现出了充分的好奇,到此为止,已在不同的地点观察到了十例这样的超限事件,符合报警条件。

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距它最终解开这个奥秘只有一步之遥了。

比如地球生命,用了四十多亿年时间才第一次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但那一时刻距你们建成爱因斯坦赤道只有不到四十万年时间,而这一进程最关键的加速期只有不到五百年时间。如果说那个原始人对宇宙的几分钟凝视是看到了一颗宝石,其后你们所谓的整个人类文明,不过是弯腰去拾它罢了。

说到底。

我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其初衷,可能只是为了让自己相信,我们这平凡的生活里,也会出现些不平凡的事。

但与此同时。

可能,人类抬头望向天空的每一瞬。

都是在为我们想象中的美好未来。

添一份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