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者|江苏新闻广播主持人苇泱
作者|泊南
音响编辑|李康
马上就是七夕节了,为了心目中的那个“她”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恐怕是每个男士都有过的心路历程。但你是否知道,“她”这个字的创造者是谁呢?这个人便是写下著名情诗“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北大教授刘半农,他一生的经历,当真是有趣至极。
1891年,刘半农出生于江苏江阴县一个教师家庭,自幼聪明绝顶,聪慧过人。6岁就能作对联、咏诗,上了中学后几乎每次考生都是年级第一,在学校里名声大噪。
青年刘半农
刘半农的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经常带着刘半农到庵堂里烧香。一次,相熟的朱家人也带着两个女儿来庵里玩,看到刘半农相貌端正,聪明灵活,朱家人便萌生了将长女朱惠许配给他为妻的念头。
朱惠比刘半农大三岁,此时已经出落成—个亭亭玉立的美丽少女。刘半农的母亲是对她是很满意的,但她的丈夫却比较迂腐,认为两家不够门当户对,便以朱惠比自家儿子大三岁为由回绝了。朱家一听,便说要改将二女儿嫁给刘半农,谁成想,不久之后朱家二女儿竟患病去世了,刘家十分惋惜。本来这门亲事算黄了,但朱家又再次提出把老大许配给刘家,刘半农的父亲被对方的诚意感动了,最终同意了这门亲事。
刘半农一家的合影
那个时代的习俗,男女双方订婚后很少见面。刘半农却不管这个规矩,一有机会就悄悄地往朱家跑。—次,朱惠在井台上打水,无意中露出长裙下的一双用红布裹着的三寸金莲,看着她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刘半农很是心痛。回家后坚决反对未婚妻缠脚,经不住他的软磨硬缠,后来两家达成一个折中的协议,白天朱惠继续缠脚,晚上就悄悄放开。
二人结婚之后,朱惠吃苦耐劳,由于过度劳累,先后两次流产,父亲极为不满,为了刘家香火,父亲决定为儿子纳妾。此刻接受新思潮影响的刘半农,对父亲的决定十分反感,再加上他对旧式教育的失望,便辍学把妻子带到上海。
江阴赫赫有名的学霸居然辍学了,这在刘半农的家乡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不仅父亲大为震惊,家乡人也议论纷纷。来到上海后刘半农在杂志社做了编辑,写了一些艳情和消遣的小说养家糊口,渐渐声名鹊起,为自己挣了一个“江阴才子”的名号。
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对他大为欣赏,便聘请他担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授。—个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人,居然翻身成了北大的教授,顿时和胡适、周作人等知名的北大教授并列,这在刘半农的家乡再次引起了轩然大波。
民国初年的北大校门
鲁迅曾评价刘半农,说他愣头愣脑,让人亲近,这话其实没错。刘半农对各地方言很有研究,一次他突发奇想,打算编一本“骂人精粹”,录入各地方的骂人话。语言学家赵元任听说后,立即赶往刘半农住处,用湖南、四川和安徽等地的方言把刘半农“痛骂”一顿。 后来周作人闻讯而来,用绍兴话对他大骂几分钟后扬长而去。章太炎知道刘半农正在收集骂人话,就在他去拜会时,用汉代和唐代的话“骂他”,一边骂,一边告诉他这些骂人话的出处和典故。
刘半农找骂的事情传开后,学生们也不放过这“占便宜”的机会,上课时他还被宁波、广东的学生用方言骂的热闹。后来刘半农谈起此事时表示,立志做学问要想做到专和精,没有一点吃苦精神怎么行?
1920年春,刘半农带着夫人和女儿去欧洲深造,五年后,他获得了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以外国国家名义授予最高学位的中国人。
1925年,刘半农获博士学位时的毕业照
在回国的轮船上,他创造性的用女字旁的“她”,来特指女性,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诗作《教我如何不想她》,后来,旅居美国的赵元任对这首诗做了谱曲,歌曲顿时风靡全国。
当时的白话文中,用单人旁的“他”代指男性、女性及一切事物。鉴於这种混乱,刘半农创造了女字旁的“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一开始,他的行为遭到一些守旧者的攻击,但很快流传开来,广泛使用。这在当时的文化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刘半农这人十分的乌鸦嘴,他和徐志摩在英国伦敦时关系很好,听徐志摩说喜欢坐飞机,便打趣道:“飞空之戏,君自好之,我则不敢尝。”徐志摩回应到:“危险在所难免,我自甘之。我苟飞死,君当为我作挽联。”刘半农笑着答应下来,没想到没多久,徐志摩就遭遇了空难。
徐志摩
最后,这乌鸦嘴也报应到了他自己身上,1934年,为了调查蒙古族牧区民俗,刘半农来到塞外调研,一晚住在一间草屋里,别人都睡土炕,他却睡行军床,还故意装作浑身僵硬的样子玩笑说:“我这样像不像灵堂棺材里的尸体啊。”
没想到,他在考察途中被虱子叮咬,染上了回归热病,回京后耽误治疗,一个月后就去世了。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lzxmw777